搜索
杜法好的头像

杜法好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 02/01
分享
《东莱英雄传》 连载

第三十五章 锄奸复仇

青阳山一战的战果相对辉煌,根据三支队的战后统计,共杀敌两百余,而且缴获颇多,战果颇为可观,这一仗也是正式组建三支队之后在东莱县境内正面阻击日军的第一仗,因此大振了抗日军民士气。在打扫战场时,裘中华的六大队又从战场上缴获机枪两挺,包括三八大盖和汉阳造共两百余支,另有马步枪三十余支。这些马步枪比标准的三八大盖要短不少,携带轻快便捷。裘英一见马步枪容易携带,当场就眼红,立刻跟裘中华申请要了二十支给侦察队。

但是裘中华并不满意这个结果,因为敌人的火力实在凶悍,部队战士的伤亡还是较大。此一役,一大队和六大队共牺牲近百人,伤一百余人。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那些牺牲的战士于当天下午全部埋葬于青阳村山脚小树林的坟地里,裘中华其时率领一部分战士,郑重地列队于坟头之前为牺牲的战友送行。

自从青阳山一战,中村和大岛茂的部队竟再未向东莱山方向发起进攻。或许他们是被驻守东莱山的八路军给打怕了,感觉那是一股子不可忽视的力量。或许他们是在积蓄力量,试图寻找新的战机。

经此一战,倒也出现一个意外情况,李道云发现中共八路部队势力如此强劲,一仗被打得吓破了胆。他本来就是一个投机分子,心说,想不到这日本人都经不起八路打,自己前些日子居然投了日本人,这步棋分明是走错了。他一咬牙,跟中村说自己要回原来防地清剿八路军游击队,迅速拉起队伍直奔莱东县而去,后又派人寻找新组建的胶东区委商讨共同抗日,重新站回到抗战阵营。

中村事后闻知李道云的情况,只能望洋兴叹。在他心里,这些中国人根本就是些没有骨气的懦夫。

胶东的冬天终于来到了。冬日的天气清冷而又凛冽。清冷的天空中,一轮懒洋洋的太阳远远斜挂在东南方向,漠视着这片广袤的黄土地。

1939年元旦新年之后,受新成立的胶东区委安排,第三支队由高司令亲自带队,率领第一、二、四大队奔赴胶东腹地帮助开展抗日活动。剩下的三个大队,由支队政委叶宗耀带领,于新历年后的中旬,再次承受了大岛茂两千余兵力发动的又一次进攻。这一次,大岛茂率军走的是西线埠子据点路线,目标依旧是临海县城。

虽然此次裘英的侦察队提前获得一些情报,但由于驻东莱山的留守部队力量分散,并且准备仓促,甚至大岛茂在此次进攻中还得到了胶水县日军机场起飞的战斗机临空支援,此次战斗比起青阳山自然更加惨烈。那些嗡嗡怪叫的空中巨鸟,携带着一颗颗能发出哨音的钢铁炸弹凌空投下,只听“轰”地一声,数十步开外一切毫无遮拦之物几乎全部被毁。

这一次,裘中华和他的第六大队,包括第三大队一部,在埠子据点以北的丘陵上,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拒敌三个多小时,再次给敌寇以重大杀伤。但因敌人此次火力太猛,打阻击的部队伤亡很大,只能无奈地后撤到临海县南官庄附近,并再次阻敌四个多小时,终因部队减员过大,裘中华不得不率领部队脱离战场撤回到东莱山区内。

大岛茂的进攻目标倒也明确,他并不打算与裘中华的阻击部队纠缠。一旦阻击部队失利,他立即率领日伪军主力直接进攻临海县城。而奉命在临海县守城的第三大队主力,在城南外围阵地予敌以重大杀伤之后,鉴于严峻的形势,亦不得不撤出战斗实施转移。临海县城于一年之前曾失陷在日本人手里,后被三支队解放。仅仅一年之后,县城再次落入日寇之手。

攻陷临海县城之后,大岛茂欣喜若狂,立即向岛城守备司令岗本弥太郎邀功。他并在进城之后,立刻实施了清城计划。他早就了解到,这座县城曾经驻有东莱抗日重要的领导机关,而且根据情报,这儿还曾驻有省委的机关报社,另外还有抗日部队的后勤医院。

大岛茂在东北参加侵华战争已经多年,不单会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还非常熟悉中国县城内的社会情况。在临海县城内,他亲自出面请出所谓“黄道会”的头子冯至平帮他清除共产党的机关人员。冯至平原是临海县的地痞流氓,手下纠集四五百会徒。而所谓的黄道会,原是冯至平前些年去大连鬼混时,拜了潜逃此地的上海青帮“通”字辈头目常玉清为师,常玉清明面上是黄道会鼻祖,但黄道会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却是一些日本浪人武士。冯至平在大连跟常玉清学些帮会规矩,回到临海县后依样画葫芦,也成立一个黄道会,入会的人基本都是“三番子”,意思是入在帮会之内的人。

大岛茂特别请冯至平,包括他手下那些乌合之众,在县城中学内整整开了三天大会,天天大吃大喝,并许诺请冯至平当县维持会长,要他务必配合皇军捕捉本地共党。而冯至平因为前期共产党的部队占据县城,却也受到过严厉的打击挤压。他手下那些弟兄平时鱼肉百姓惯了,对于八路军的严厉打击早已怨声载道,此时一见日本人撑腰,大喜过望,几顿吃喝完毕之后,甘愿做日本人的帮凶,领着日伪军到处捕人捉人,先后捕捉了因受重伤而未撤出县城的三大队第二中队长李长山,省报社驻胶东站保卫干部侯少文,为报社印过报纸的印刷所老板靳子洪,包括抗日第一支队司令部秘书常玉开小饭馆的父亲常开泰。甚至常玉的媳妇孙桂莲已经怀孕八个月,并躲藏于城外孙家营村娘家,也被黄道会徒跟踪而至,带领日军士兵破门而入,将其绑进城里。

另有一件啼笑皆非之事,县城内有一个乡民,大清早到东城关门附近市场卖柴草,因对方给他的是日伪币,他不肯要,说这种钱不好使,身后立刻窜上来一个黄道会徒,指着他的鼻子说:“皇军的钱不好使,你肯定是八路,把他抓起来!”他身后数名日伪便衣特务一拥而上,当场把青年给捆起来。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幸,裘英所派出的侦察队员李玉朗在进入临海县城侦察敌情时,意外落入敌手。

李玉朗自从跟了裘中华,一直是他重点培养的情报员。他不但是裘中华最喜欢的战士之一,还是裘英手下的爱将。这次他根据裘中华的要求打扮成农民模样装作进城卖柴火,本来进城还算顺利,没想到在市场卖柴之时,被那些助纣为虐的黄道会徒在城门口认出来,乱哄哄就要捕他。李玉朗反应挺迅速,立刻丢下柴火担并掏枪还击,当场击倒三个把守城门的伪军,看看向城外跑地势太开阔,索性连窜数步,一头扎进城门之内的民居胡同。数名城楼上把守的日军士兵见状迅速下城楼追击。李玉朗在城内胡同中再三与敌人周旋,终因子弹耗尽寡不敌众,又腿部中了一枪,被疯狂追来的日军团团围住……

据新中国成立后所修的《临海县志》记载,1939年元月,日寇第二次占领临海县城之后,在当地黄道会及三番子(地痞流氓势力)的帮助下,他们疯狂逮捕摧残和折磨抗日对象及其家属,共有数百人遭其杀害,包括一部分资助抗日队伍或与抗日队伍有生意贩卖的商贩,被害者总计达五百余人。其中,叛国投敌者亦有数十众……

在东莱山上,裘中华是从裘英那儿得到了李玉朗的落入敌手的消息。历经一年多的抗战生活,让裘中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已经转变成为一名冷静、睿智的八路军指挥员。每逢战斗,他总会临时想出出奇不意的点子,总是能够收获较大的战果。他一直挺关心战士,所以深为李玉朗陷入敌手而担心,却又深知不可莽撞营救。他经过慎重思考,决定亲自进城做一番侦察,以便寻找时机争取早日救出李玉朗。

未等他详细谋划行动方案,裘英突然来到大队部找裘中华。裘英看上去心情无比沉重,他坚决要求带人进入临海县城直接营救李玉朗。裘中华非常理解他内心的焦灼,连忙劝他道:“先不要轻举妄动,一定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酿成新的错误。”

“可是,我真是担心会出意外。大队长,如果您不能批准我的行动,那我请示由我自己进城救人。”裘英态度异常坚决地道。包括他也是特别喜欢李玉朗,所以才在每次派出侦察任务时首先想到他,李玉朗有一个特点是扮啥像啥,比唱大戏的那些演员扮得还像。

“裘英同志,你在说什么?你以为我现在的心情好受吗?李玉朗被抓,不光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我现在明确告诉你,我们的行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救一个战友。”

“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攻打临海县城?”裘英的瞳孔一下子放大了。

“以咱们现在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攻打县城。我现在正在考虑,对于那些出卖抗日军民的汉奸走狗,能不能借此机会彻底地打击他们?自从日军进城之后,目前临海县城里的黄道门非常猖獗,尤其黄道门的头子冯至平带领他手下几百个会徒简直无恶不作,几乎成了日伪军的特务。所以,如果想要救李玉朗,可以同步把冯至平给除掉。这样,你抓紧挑选几个人,今天晚上我们一起进城行动。”

“不行,这太危险了,包括叶政委也不会同意你参加营救活动。大队长,不管是救李玉朗,还是除掉冯至平,现在我是侦察队长,这件事情还是我来处理。”

裘中华却也知道,高司令带三支队分兵时,特意商定由叶政委临时负责三支队留守部队的工作,叶政委为人心很细,毕竟自己担负着六大队的大队长,若自己要求进城参加夜袭,叶政委肯定不会同意,因此他决定先不向叶政委报告,等行动结束之后再说。

“你就听我的吧,叶政委那边等回来之后我再向他汇报。你可别忘了,李玉朗也是我的战友。”

“大队长!”裘英再也无语。不错,大家一年多来生死与共,早就成为感情笃深的兄弟,他怎能不理解裘中华现在的心情?

于是裘英立即找侦察队员筹划安排进城营救和锄奸之事。但在天快傍黑时,裘英突然情绪激动地跑来找裘中华,一脸痛苦且哽咽着道:“大队长,李玉朗他,他……”未等说完,裘英一个粗大的汉子竟失声哭泣:“他和其他十来个同志,还有两个女同志,已经在下午时候被鬼子拉到县城东关门内给打死了,并且鬼子还下令不准任何人收尸,他们还在城墙之上架起机枪看守。”

“你说什么?”裘中华大吃一惊。李玉朗已经牺牲了?这个消息来的实在太突然,他甚至立刻就埋怨自己,为何不早一点想办法将李玉朗救出来?非得打算今天晚上去救?谁想到小鬼子竟会抢先下手?

“该死的小日本,该死的黄道会。”裘中华紧握的右拳不由重重地擂到桌子上。不过,他于极度悲痛中忽然想到什么,又问裘英:“现在敌人刚刚行完凶,一定会有疏忽,我想今天晚上把李玉朗同志给抢回来。还有那个冯至平,能不能想办法打听到他的行踪?”

“今天下午我安排李兴武和何长乐进城了解情况,他俩在城里德胜酒楼门口从一个说书人嘴里得知,前些日子黄道会因为立了功,冯至平今天晚上要在德胜楼设宴庆功,还说要请他晚上过去说书。”

“还有说书的?那个说书人是睁眼还是瞎子?”

“是个睁眼,你认识他?”

“要是瞎子,我还真没话说。这样,你马上挑几个人准备一下,每个人配两支盒子枪,再带上一把大刀,另外每人再带四个手榴弹。一旦准备好,把他们全部带过来一起再商议下。”

“是!”裘英立即前去准备。

裘中华现在从墙上拔出自己的盒子枪,他拉开枪栓,看到里面已经压满子弹,他爱惜地抚摸着,眼前不觉又出现李玉朗欢快的笑脸……他似乎又想起什么,进到里屋,打开一口小木箱,从里面取出四把匕首,这是他在屡次战斗中特意收集的。他拿起其中一把,朝着外间门框瞄了瞄,一抬手,只见一道寒光脱手而出,准确命中门框。

却在此时,门口人影一闪,分明是有人要进来,却被飞刀吓得倒退一步,然后门外有人大喊:“裘中华,你搞什么名堂?想害死我啊?”

裘中华闻听吓了一跳,连忙将箱子盖上,只数步来到门口,只见叶政委戴一副宽边眼镜正站在门口,裘中华急忙上前赔笑道:“是叶政委过来了,对不起对不起。”他一边赔着礼,一边回头顺手拔下匕首。

“你搞啥名堂嘛,这个很危险的。中华,屋里就你一个人?”叶政委探了头向屋里张望一眼,毫不客气地埋怨他道。裘中华上前一步挡在他前面,似乎不欢迎他,只是问:“叶政委,您找我有事?”

“刚才裘英来过这儿?我看他神神秘秘上你这儿,后来又匆匆忙忙走了。你们俩是不是在搞什么秘密活动?”叶政委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进屋内,他四下打量着,一眼看到了放在桌上的盒子枪。

“中华,你们到底在搞什么?难道连我也要瞒着?”叶政委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两眼紧盯着裘中华。

“真是没啥事,我们只是在商量一点小事。”裘中华一边回答着,两眼直向外瞅着,生怕裘英此时带人赶过来。他越是心里害怕,裘英却偏偏带着三个侦察队员过来了,只见他们四人每人腰里插着两把盒子枪,后腰上别着四颗手榴弹,背上还各背一把大砍刀。裘英兴冲冲带头跑进来,才要跟裘中华说话,一抬头,看见叶政委站在屋里,当场愣了一下,连忙主动打招呼:“叶政委也在这儿呢!”

“裘英,你们鬼鬼祟祟的干什么?”叶政委似乎甚为不满。

“报告叶政委,我们正准备执行侦察任务。”

“你们要外出侦察?我现在是这儿的负责人,你们侦察队直属司令部,你们有任务,我咋不知道呢?”

叶政委虽然从军时间不长,说话却句句抓理。裘英当场无语,只拿眼瞟裘中华。裘中华只好解释道:“叶政委,临海县城的鬼子最近挺猖狂,我想让裘英带人进城了解一下情况。”

“现在日伪军势力太强,咱的队伍刚打完仗,损失又这么大,再有损失,我可承担不起。所以,你们还是先不要轻举妄动,还是等高司令回来再说。”

裘中华心想,叶政委的建议完全在理。可是,李玉朗的尸体现在正被日本人扔在临海东关城门内呢!这件心事他可放不下。

“叶政委,就跟您说实话吧!我们现在正式向您请求,我们是想去救一个侦察队员。侦察队李玉朗同志在城里被敌人抓住了,他知道的情况很多,我们怕出意外,想把他给救回来。”

“李玉朗被抓了?谁让他进的城?”

“是我,我让裘英安排他进城侦察。”

“胡闹,裘中华,高司令在外出之前不是已经交待过,让我们暂时不要到敌占区活动吗?你居然会犯这样的错误?”

“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误,我,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裘中华心说,高司令的确交待过,但侦察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把敌占区的情报给摸上来?但是他现在不想反驳叶政委,宁愿把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

“你不用一个人扛。裘英,李玉朗被抓你也有责任,要是他投了敌,你们俩都要接受组织的严肃处理。”

叶政委看上去文质彬彬,但是发起火来声势不小。至此,裘中华心知再无法隐瞒任何情况,否则李玉朗就要暴尸野外。他只得低头难过地坦白:“叶政委,对不起,刚才我们还想……其实李玉朗他,已经牺牲了,现在正被敌人扔在东关城门内空地上……”

“你说什么……”叶政委震惊地睁大眼睛。

“对不起,我们确实不应该私自行动。可是他,他毕竟是我们的战友,所以我们才计划今天晚上把他给抢回来。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需要向您汇报,自从鬼子进城之后,日军依托城里的黄道会抓捕了不少抗日群众,连一些无辜百姓也遭到他们迫害。我和裘英刚才有个想法,我们已经掌握黄道会会首冯至平今天晚上的活动踪迹,想要把他一并除掉杀一儆百,以震慑其他的汉奸流氓。”

叶政委再次追问:“你们的行动方案是什么?是派一个大队还是派一支小分队?具体都有谁参加?”

裘中华犹豫一下,老老实实回答:“我想和裘英一块儿进城,队员不要太多,就是他们四个。人多了可能有所不便。”

“你要亲自带队?”叶政委惊愕地瞪他一眼。

“嗯,所以我们刚才……”

“行,我明白了,怪不得怕我知道。”

叶政委默默地走到桌子边,他的目光落到盒子枪上,他沉思良久,奋力一拳捣在桌子上,然后沉痛地道:“我完全理解你们现在的心情,可能你们的想法是对的。好吧!我支持你们。为了保证你们的安全,我可以再安排两个中队,一个到南关城门肆机骚扰,另外一个中队由我亲自带领到东关城门外负责接应,以确保你们的安全。还有,大刀你们就不要带了,黑夜里作战行动不太方便,还有可能伤了自己人。”

“是!”裘中华和裘英一齐激动地立正。

冬日的黑夜很快降临。步入冷凄的黑夜中,裘中华内心颇不平静。他们曾有无数次黑夜里的行动,这其实是一种无奈,他们的武器没有日本人精良,弹药永远也不够使用,包括战士们的枪法似乎也没有日本兵精准,因为这些原因,他们当然只能选择黑夜来掩护自己实现意图。

裘中华一行从临海县城东南一处空旷的位置悄悄进了县城。临海县城原先有老城墙,因为共产党的部队作战并不拘泥于一土一地,在上次占领县城之后,索性发动数万百姓,只用数天时间就将临海县城墙扒掉。现在南北东西四关,仅剩四座孤零零的城门楼,另外还有一些残存的夯土。那些被拆掉的墙砖,多数被群众拉回家盖了房子。

不过,自从上次日军进城之后,凡是用城墙砖盖起房子的群众,都成为日军袭扰的对象。大岛茂在冯至平的蛊惑下,进城之后即强征民伕重新修筑城墙,缺少墙砖,就派兵强逼民伕扒那些用城砖建起的房子。仅仅数日,在老城墙的位置上已经筑起半米高的城墙基础,似乎还挡不住什么人,要是再过些日子,恐怕进出县城就没那么容易。

裘中华带着裘英等四个人进城之后,一路小心前行。其中在一个街口,他们差点与鬼子的巡逻队遭遇,大家只好钻进一条胡同内,又向着东关城门穿插过去。其时,天空中正挂着大半个月亮,隐隐能看出百十步距离。他们眼看来到城楼之下,听闻城楼上有嘈杂的猜拳行令声,似乎是中国人陪日本人喝酒。而在城门往东一片空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数十具遗体,应该就是下午被鬼子打死的抗日志士。

看到眼前情景,裘中华的心情很是压抑。他微微沉思一下,决定先将李玉朗给送出去。便悄声对裘英道:“不如这样,德胜楼那边我带两个人过去就行,这边现在没有城墙,你带两个人找到李玉朗,先把他给送回去。”

裘英急道:“不行,你一个人太危险了,我觉得大家还是一起行动。”

裘中华严厉地制止他:“别争了,叶政委还在城外等着呢!你们碰头之后赶紧走,我们这边办完事情就出城。”

裘英见他坚持,只得退了一步,道:“那我跟你一块儿去,让他们带李玉朗回去就行。”

裘中华这次同意了。于是,裘英立即安排三名战士负责找到李玉朗并将他送回,他和何长乐跟随裘中华再次向德胜楼方向摸去。大概过了有一支烟功夫,他们便到达德胜楼前,并隐在对面一条胡同内。只见德胜楼门前挂着两个昏黄的灯笼,门口另有两个黄道会徒,各斜背了一支盒子枪,正抄着两手在冷风里打哆嗦,应该是站岗的哨兵。

裘中华回头同裘英点头示意准备战斗,又嘱咐河长乐负责警戒,然后他将手里的盒子枪交到左手,右手从后腰拔出一把匕首。裘英后腰里也插着一把匕首,同时也拔出来。二人一同从胡同出来,干脆大摇大摆往前走。才走到离哨兵有十来步远,两个哨兵,一见对面来人手里提着枪,当场就疑惑,不知是自己人还是八路,连忙慌张着拔枪,嘴里喊道:“哎,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裘中华朝裘英使个眼色,未等他们手中的枪完全拔出来,他俩几乎同时逼上前一步,一手用枪逼住对方,一手握住匕首分别将两名哨兵刺倒。裘中华和裘英一见得手,疾步冲上前去,先拣起对手的盒子枪握在手中,双手各握一枪,大摇大摆进了酒楼。一进门,只见酒楼掌柜的正站在柜台后打算盘,柜台旁侧另有一条胡同通往炊灶间。掌柜的一抬头看见他俩进来,又向门外一张望,未见到两个站岗的哨兵,愣了一下,未等发话,裘英手里的枪早顶到他的脑门上。

“冯至平在哪里?快说!”

“他,他在楼上吃饭。”掌柜的知道此二人来者不善,顿时吓得两腿瑟瑟发抖。

“在哪个房间?有多少人?有多少枪?”裘中华继续逼问他。

“上面有,有三个房间,全是他,他们的人,每间大概有,有七、八个,枪不多,就冯会长和两三个人有。冯会长是在最外一间,一上去就能看见!”掌柜说起话来彻底结结巴巴,已经联不成句。

猛听得楼上传来敲钹敲鼓说书的声音,叮咚连声,裘中华闻声暗暗点头,听这声音,不是季连宝还能是谁?连忙问掌柜的:“楼上说书的可是季连宝?”掌柜的慌忙回道:“是,是,就是他,季连宝是前些日子才到咱临海县城,一连在此唱了有十来天,还没等离开日本人大军就到了。冯会长喜欢听段子书,一见是他在我这儿说书,当时就把他留住了,每天晚上都要过来听一段儿,现在正在上面唱着呢!”

“是这样?倒不要伤了他才好。”裘中华心里嘀咕一句,早飞身上楼梯。裘英另外拿枪指了掌柜的,示意他也跟着上楼。他们拐过楼梯慢慢走到二楼,早听见各个房间内猜拳行令声音嘈杂。裘中华冲裘英使个眼色,示意他盯住另外两个房间。耳听着季连宝在第一个房间口齿清楚地正唱得起劲:“那寇准,倒背了官靴往里走,进灵堂,看见那棺材打哆嗦,心说那杨延昭,你装模作样往棺材里躺,让我这老倌儿今晚出洋相,若不是为了大宋江山万万年,我寇准定请了圣旨将你葬……”

他现在说的正是《杨家将》中“寇准访帅”一段书。他在屋里连敲带打,正说的带劲儿,不提防裘中华站在房门外,突然铆足了劲一膀子扛开门,只见房间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前坐了一圈人,为首的一个胖子正盯着靠门一侧的季连宝说书,两眼几乎眯成了一条缝儿。而季连宝其时站在房间内最外侧靠门位置,他的年纪约五十多岁,长着青白的面皮,五官倒也端正,一见房间门被人撞开,当即吃了一惊,手中的“咣咣”也僵住,两个眼珠子瞪得像牛眼大。其时坐在八仙桌正中间的胖子正听得起劲,一见裘中华闯进来且双手各提一把盒子枪,自然也是大吃一惊,两眼不停地在裘中华脸上和他手中的枪上来回扫描,惊得瞠目结舌。

“你,赶紧走!”裘中华右手握枪冲着季连宝一晃。季连宝心里明白,慌忙丢了器械闪身从裘中华身后跑掉。

“你就是冯至平?”裘中华也不拐弯抹脚,两眼直盯着胖子。周围坐着的一圈人也都一齐看他。胖子愣怔一下,却反问他:“你是什么人?你找错人了吧?他不在这儿。”

“不在?”裘中华正疑惑着,只见胖子的手悄悄伸向后腰,裘中华哪里容他掏枪?手只是一抬便扣动了扳机,只听“叭”地一声枪响,正打在他的脑门上。至此时,裘中华才大喊一声:“冯至平,你投靠日本人杀我无辜群众,你的死期到了。”

击毙冯至平后,裘中华又将枪口转向其他人,只见这帮黄道会徒一个个早吓得灵魂出窍六神无主,只怕裘中华再一扣动扳机,自己的性命也将不保。只听裘中华冷冷地道:“都看到了吧?这就是当汉奸特务替日本人卖力的下场,谁要再敢替日本人卖命,保准他活不过三天。”

裘中华却也知道,这些黄道会会徒并非全部得到日本人武装,多数人都是赤手空拳,并且日常他们跟在冯至平身后无非仗势欺人,因此打定主意只是教训他们几句完事。他现在慢慢退出房间,正要顺手关门,其中一名离他挺近的小首领,突然起身拾起一个凳子欲朝裘中华砸过来,裘中华眼疾手快,挥手一枪将他打倒。

其时,另外两个房间的会徒听到枪声,惊慌地打开门跑出来察看,其中一个手里还握着一支手枪。裘英早发现异常,抬手也是一枪,举枪之人瞬间扑倒地上。

裘中华和裘英完成任务之后立即后撤,他们才走下楼梯,只见门外人影一闪,跟着门外“砰,砰”射来数枪,原来是几个喝完酒路过的会徒听到楼上响枪,立即拔枪冲到德胜楼门前支援。不料何长乐其时正躲在对面胡同里,一见他们向楼内开枪,当即举起双枪从背后一枪一个将其他们打倒。

趁此间隙,裘中华和裘英已经闯出德胜楼外跟何长乐会合,三个人一起沿着通往城外的胡同一直向南跑去。他们顺着胡同跑出能有几百步时,县城上空已经响起凄厉的警报声,包括大街上也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以及县城内盲目的枪声……

十几分钟后,裘中华和裘英他们已经安全脱离县城外围,踏上了通往东莱山的小路。

当天夜里,裘中华和裘英赶回留守驻地之后,一起亲手为李玉朗换上崭新军服,并在他身边摆上酒和两碗炒菜,整整守护他一夜。等到第二天上午,众多侦察队战士从老乡家中购来一口薄木棺材,眼含热泪将战友的遗体装殓入棺材中。

山中疾风吹动松涛,一阵化为低沉的呜咽,似在沉痛地悼念因保家卫国而付出生命的战士……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