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法好的头像

杜法好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 03/05
分享
《东莱英雄传》 连载

第四十八章 乘胜反击

1941年春末的一天,裘中华以独一旅独立团副团长兼特务营营长的身份,和独一旅全体营以上干部,以及其他兄弟部队官兵一起,在东黄县参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作战动员大会。

自从上次跟随旅部机关离开东莱山区,他们已经有半年时间没有回东莱山了。那些日子里,裘中华依旧和特务营待在一起,主要任务就是整训,再就是伺机拔掉敌人几个据点。部队在一些村子里驻扎时,继续保持着开荒种地的老习惯。部队的纪律很严,从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也有个别违纪的,都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因此,他们的存在还是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那次大会开始后,在用木头扎起的主席台上,主持人正式宣布:“下面,请军区许司令员给大家讲话。”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只见正中间一个浓眉大眼炯炯有神,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干部,“腾”地站起身来,朝着主席台下的数千人掷地有声道:“同志们,我来胶东就是要打仗的。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那个蒋老西儿,刚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边的投降派一门心思想要配合日本鬼子消灭咱们,咱要不打就没出路,不打就不能坚持抗日到底。从昨天开始,军区反投降指挥部已经正式成立。下一步,咱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击所有跟我们搞摩擦的顽军,同时也不要放过那些一心想要消灭我们的日军……”

“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当硬骨头,一定要打出去,打垮所有反动派的进攻,打出胶东抗战的新局面,缴它一万支枪……”

他的声音激越洪亮,所有听他作报告的指战员,包括裘中华都是热血沸腾。做为一名军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战斗意志?不就像这位八路军的高级干部所言,打仗凭的是一股子顽强毅力,凭的是敢打敢拼的硬骨头精神。有这样的司令,还有什么打不垮的敌人?

独一旅领受的战斗任务,是消灭驻守莱东县的李道云部。前些日子里,李道云屡屡向八路军根据地发动袭击,一连围攻数个村子,并打死打伤农村党员干部数百人。他们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军区领导的怒火。

此时的独一旅在原有三个团的基础上,已经将特务一营扩编为独立团,外加裘中华领导的特务营和一个警卫营,全旅兵力超过四千人。之前旅领导本来有意让裘中华担任独立团的团长,可是裘中华坚辞不受,说愿意继续在特务营从事着他心爱的战斗任务。旅领导无可奈何,只好任命他为独立团副团长,同时兼着特务二营营长,特别说明等时机成熟后请他到独立团任职。另从一团调了一个叫宋立臣的副团长任独立团团长,裘英自此成为独立团一营的营长。

此时,驻守县城的坂田信义因为日伪军扫荡力量不足,只是龟缩于县城之内轻易不敢出城。不过,他们前期所发展的情报网络仍然将国共两军相争的情报源源不断送进县城之内。当然,他们在此时也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国共两军互相消耗势力之后再突然发动扫荡。坂田信义却也明白,此举无非是中国的一个成语,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围攻李道云部的战斗,在春末时节的一个黑夜里突然打响。独一旅这次在第一线一口气出动了三个主攻团,分别围打李道云手下的三个团。高旅长另外留下独立团作战役总预备队。目前裘中华的特务营现在已经扩编到五百多人,这倒是他的长处,对于动员群众参军他几乎从来不犯愁。这次他和特务营被安排在头一天深夜潜入到东莱县与莱东县交界的麻姑河,准备阻击溃败逃跑的敌人。

麻姑河宽足有两百多米,由登州府通往南海及西南山区省政府驻地的一条公路正好穿河而过。李道云部想要向西南方向撤退,必须要越过一道宽大的漫水石板桥,这是他们逃跑的必经之路。

深夜一时许,裘中华率特务营进入阻击阵地。黎明前的几个小时,让他们获得了短暂的休息时间。春天的夜里,气温回升有些时日,但徐徐的风儿依然透着寒意,战士们基本只穿薄薄的军衣,不一时就沁透到心窝里。

所有战士都带有一床被子。可是,因为不知战斗何时打响,大多数战士根本不敢打开被子,只是两三个人凑成一团,互相依靠着取暖,或在阵地上打着瞌睡。

裘中华安排好一切之后,便在河堤边坐下来。他又向着四周扫视一眼,朝向那沉睡了一冬刚刚苏醒过来的土地,仰面躺上去,仰望着天空,满天只有点点的繁星,横贯南北的天河却在偏东北位置。现在,天河这边仅可见到织女星,可能牵牛星正挑着担子在地平线以上赶路呢!农历的三月三快到了吧?这天是汉族人民传统的节日。古时候传说,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生日。还有一个说法,农历的三月三还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不知道今年孙猴子有否受到邀请参加蟠桃大会?当地老百姓向来对这一天看得很重。自古有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钱月娥和儿子旺国现在在家还好吗?不知道她现在在村里咋样了。眼看着独一旅越来越壮大,大概离胜利也就不远了。还是那句话,要是有一天战争结束,他肯定哪儿也不会去,只要回家弄几亩地种上,跟着老婆孩子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才好。还有,不知道老罗是否有这样的想法,他可是一个大文人,当年北京大学毕业,未来有可能担负起建设新中国的责任。但是裘中华估计,多数战友都是有平安回家种地的想法吧?到那时候,农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真像是那本书说的?地主资本家都该被消灭,人人均有土地,大家自食其力,只要年成好,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吃上饱饭,而且不受任何人的剥削和压迫。那种生活,肯定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所欢迎。这一天想来不远了吧?

裘中华半卧在地上眯着眼睛,一时陷入无限暇想。不知不觉,他也小睡了过去。

当东方出现第一束鱼肚似的白光,又是一个清新的早晨来到。其时阵地上的战士们大多还在熟睡,突然,静谧中的天空中一连响起三声枪响。继尔,三发明亮的信号弹在空中划出三道白亮的弧线,数十里外清晰可见。

沉寂的胶东中腹的几十平方公里土地,瞬时被密集的枪炮声给惊醒。仗打起来不到一个小时,李道云败退的兵就朝着麻姑河退过来了。他现在的三个团几乎全部被包围,而他所依靠打头阵逃跑的一个团,是周步云的暂三师第三团。周步云率第三团一直驻守在东店镇以东的青云山,是一个加强团,共有五个营近两千多人。自从投靠李道云之后,他首先控制了东店镇以东位于青云山附近的一座金矿,自此让他拥有了招兵买马的本钱。后来他又兼并了几股土匪,从而势力大增。其时,他也想抛开李道云单干,可是他深知自己的出身只是一个农村土财主的儿子。在国民政府,没有背景的人很难受到重用,包括像李道云那顶“暂编第三师少将师长”的帽子,恐怕也是无法得到。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依靠着李道云,接受了他的“暂三师第三团上校团长”的名号,即使将全团势力扩大,他也从来不张扬。

因为他一直隐瞒势力,在决定攻打李道云部时,独一旅的情报自然出了问题,只把他的团当成一个普通团来打,没想到会越打对方越多。而且到最后,周步云亲自抱一挺机枪,和手下十几挺机枪组成一个机枪冲锋队,硬是从独一旅三团的包围圈中撕开一道口子,将李道云和他的司令部人员给营救出来,然后带领溃败的部队直朝麻姑河大桥涌来。

麻姑河石桥的战斗,并不逊于以前在青阳山和太平岭上跟日本人的战斗。周步云的作战方式,完全借鉴了日本军队的作战方式,在发起进攻时,首先进行火力准备,以密集的火力掩护整整一个营的突击部队过河。

正值春季,胶东的河流大多是季节河,河水却只是刚刚淹到腿肚子。等周步云一部冲到离特务营的阵地仅有四五十步时,他们却也知道利用大批的手榴弹做掩护,一顿猛炸,然后整排整连的兵直冲上阵地。他们根本想不到,对面的特务营却也是火力超猛,而且也有大批的手榴弹直朝着冲锋的队伍砸过来。刹那间被特务营猛烈的火力给打倒一片,剩余的,只能狼狈地撤退回来。

战斗仅仅开始半个多小时,周步云已经指挥部队发起了三波冲击,平均密度达到十多分钟一次。不过,尽管他指挥部队进攻凶猛,却也接连地遭受失败。他最终明白,对方的防守部队,根本就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于是,他只能选择一种新的作战方式,在指挥手下三营向着麻姑河对岸发起新一轮冲击之后,他却率领大部队,在对面河堤的掩护下,直向正南方向逃去……

作为打阻击的指挥员,裘中华今天算是拼了命。那位叱咤风云的许大司令不是说过?我们跟敌人打仗,就是要人人当硬骨头,就是要以顽强的勇气,彻底打垮一切反动派的进攻。

敌人一个营规模的第四次进攻又开始了。战事残酷而又激烈,特务营目前已经有数百人伤亡。但是,战士们依旧以顽强的战斗意志,用枪紧紧瞄准着所有冲上来的敌人,准备随时击发,将敌人准确地打倒在地上……

当裘中华他们打退敌人的最后一次进攻之后,意外发现,对面河堤上的数十挺机枪早已停止狂嚣。

裘中华立刻命令司号员吹起了冲锋号。数百名战士,似离弦之箭跃上河堤,朝着对面的李道云部冲杀过去。那些败退的敌人还想做最后的顽抗,但是,他们的败局已定,他们拼死逃上河堤,又回头拼命抵抗了一阵,被冲杀上来的八路军战士一顿火力急袭,打得溃不成军……

从投降敌人的嘴里,裘中华终于了解到刚才的对手是谁,除了团长周步云,里面还有一个王立训。他真是追悔莫及,十分惋惜与这些故人失之交臂。现在狡猾的周步云已经带着大股部队,伙同李道云一起逃离战场有十数里外。穷寇莫追,再说,数十里外另有国民党胶东暂二师的大股部队,只好由着他们去了。

至此,驻守在胶东腹地的两大顽军队伍,全部被独一旅给消灭。李道云所属部队,仅有周步云一部逃走。

周步云带着李道云越过胶济铁路到达密城地界之后,除了派人将李道云和王立训送到密城境外,自己率战败仅存的千余人固守莲花山一带。再后来,他连续吞并当地几伙土顽,将自己的部队又发展成两三千人马,并占据密城,算是暂时扎稳了脚根。

而李道云经此一战之后,从此一蹶不起。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西南山区的省政府居住地,想要面见省政府沈主席陈述战败原由,以备东山再起。不想沈主席正与苏鲁战区司令不合,已经被调离山东。李道云难掩失落之情,只得反过来再投周步云。周步云只给他一个密城县参事职责,让他总领县政府事务,实则是让他为周步云的部队筹粮筹款,气得李道云跺脚一顿大骂。到某一天,终带了几个亲信挂冠而去,不知所踪,周步云也不以为意。

时光进入1942年8月,当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亲率一万五千余日军,朝密城以西的苏鲁战区发起大规模进攻之时,久经风雨的周步云因为吃过国民党军的苦头,更惊闻日本数万人马前来进攻,最终结束了摇摆,再次主动投向日军,并协助日军部队,首先向国民党所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一年前围剿李道云的战役,让独一旅也付出了一些伤亡。但是,现在从部队到地方,已经形成一整套新的战争动员和支持机制。一旦部队出现严重损失,地方县委很快就会动员起一批身体强壮的青年人加入队伍。也有来不及动员的,各县委索性把他们领导和发展起来的县大队直接送到部队,从而确保了部队满编满员。

此时,胶东抗战成果颇为令人欣喜。虽然还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比如,现在驻守在东莱县城当着治安军一团团长的冷国荣,之前一直跟随日军扫荡,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五个营的兵力,跟随日军秋山联队一阵扫荡,最后只剩下不到两个营,只得趁一个黑夜拉了部队偷偷跑回东莱县,连县城也未敢进,直接移师莱水镇驻守。坂田信义自去年起就对莱水镇据点所发生的战事头痛,早把那儿的日本兵撤了个净光。现在看冷国荣手下有四五百人到达那儿驻守,好像成不了啥大气候,索性由他去了。

冷国荣久经战争风云,却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回到莱水镇上,立刻像吸了鸦片烟一样来了精神。他先把莱水镇附近沽河镇、东庄镇等数十个镇子的乡民,逐一登记造册,除了按人口派粮派款,还把所有村庄的年轻壮丁也单列一册,言明凡家有三子者,必出一年轻者为兵,一个百户以下的村子,最少征集三名。而百户以上的村子,至少五名。

他的方法却也很有效,不出三个月时间,不但部队的吃喝问题解决了,手下的部队却也很快扩编成三个整营,每营足有小四百人,由此他重新恢复了团长的架子,并成为莱水镇上的一霸。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