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主流媒体要善打“意见组合拳”

      无论媒介平台有多新,不管媒体怎样融合,“内容为王”永不过时,如果内容本身质量不高,分发渠道再多也不会产生影响力。

    关键词:主流媒体2022-05-11

  • 紧紧抓住推出“文学精品”这个关键

      编者按: 在当下,好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写出来的,也是出版社推出来的。

    关键词:文学出版2022-05-11

  • 范玉刚:《讲话》的话语表达逻辑与方法论启示

      摘要:202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作为一部“活着的历史文献”,《讲话》对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深刻影响,是任何一篇政治文献或一部文艺理论著作难以望其项背的,其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也是任何一部中国文艺理论著作所难以相提并论的。

    2022-05-10

  • 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2022-05-09

  • 增强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文化艺术向来是最能感染人、引导人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引导直接关系到个体思想价值观的塑造,对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恒久的影响。

    关键词:红色经典2022-05-09

  • 汪政:作为素养的文艺评论与文艺评论的素养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在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江苏省委宣传部等五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江苏加快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江苏文艺评论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关键词:文艺评论2022-05-07

  • 从文明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路径

      “两个结合”正式提出和表述的时间并不长,但很快就被不断完善、深化、提升,赋予其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22-05-07

  • 论中国文艺批评价值体系的思想文化根基

      价值观问题始终是文艺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中国文艺肩负着助力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的今天。

    关键词:文艺批评价值根基2022-05-06

  • 艾平散文集《隐于辽阔的时光》:面对大自然的深情倾诉

      作为一个作家,艾平当然愿意也可以写作更广泛更多样的题材,但是可以说,经历几十年,她最执着、最集中、也是成就最高的创作,是她对最熟悉的自己家乡呼伦贝尔的抒写,这本身就是她作为一个作家责任感的体现,因为我相信对她来说,她一定会有这样执着的想法,那就是呼伦贝尔之大、之美、之大美,是外面的很多人所不知道的。

    关键词:艾平2022-05-06

  • 身份位阶下沉、社群认同吁求和多元情感缓释

      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此开启互联网时代。

    关键词:网路空间亚文化2022-05-06

  • 从文明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路径

      1 “两个结合”正式提出和表述的时间并不长,但很快就被不断完善、深化、提升,赋予其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2022-05-06

  • 国家与革命: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观照

      非常感谢贺老师、何浩兄的邀请。

    关键词:历史观照2022-05-05

  • 吴晓东:在社会史语境和文本情境中理解“文学”

      这次的“20 世纪中国革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会议的核心方法论,我认为仍然是社会史的研究视野;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这次大会表现出了足够的开放性,表现出照田兄想更多吸收革命的同路人的总体设计。

    关键词:社会史语境文本情境2022-05-05

  • 塑造青年形象 勾勒时代面庞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2022-05-04

  • 看!这满眼的青春景象

      屏幕中、舞台上、文字里,青春力量涌动:《长津湖》《奇迹·笨小孩》《人世间》等产生轰动效应的影视剧中,青年演员担纲主角,他们扮演英勇战斗者、时代弄潮儿、都市追梦人,为“青春”一词增添了更有分量的注脚;《2022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展播季》《中国》等节目和作品中,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创作团队使历史“活”起来;《永不消逝的电波》《运河谣》的舞台上,年轻的歌者、舞者挑大梁,用美妙歌喉、灵动舞姿诉说对人生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行动实施半年多来,行业生态日益清明,为新一代文艺工作者营造了正气充盈的成长空间。

    2022-05-02

  • 出版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做好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2-05-01

  • 《讲话》的话语表达逻辑与方法论启示

      202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作为一部“活着的历史文献”,《讲话》对中国新文艺发展的深刻影响,是任何一部文艺理论著作难以望其项背的,其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也是任何一部中国文艺理论著作难以相提并论的。

    2022-04-29

  • 吴晓东:在社会史语境和文本情境中理解“文学”

      这次的“20 世纪中国革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会议的核心方法论,我认为仍然是社会史的研究视野;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这次大会表现出了足够的开放性,表现出照田兄想更多吸收革命的同路人的总体设计。

    关键词:社会史文本情境2022-04-29

  • 可能与限度——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史学化

      从1980年代形成的知识场域出发,当代文学批评步入了两个不同的经验空间。

    关键词:文学批评2022-04-29

  • 文学教育重在培养健康人格

      【文学教育纵横谈】 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学教育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情感共鸣与创造能力,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知识传递。

    关键词:文学教育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