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歌的精神
中国诗歌精神的源头就是“诗言志”。
-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
摘要:新时代有必要深入探讨经典艺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境界的人文价值。
-
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表达
对于现代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现实命题,更是一个永远处在实践中的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命题。
-
解构与重构:新时期文学与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依托于个体的审美活动,并形成一定的文化趣味,进而建构起社会性的文化形态。
-
展现山乡巨变 彰显奋斗创造
核心阅读 无论聚焦新农村变化还是挖掘乡土传统,新时代乡土文学不断丰富内容构成,提升主题厚重感,蕴含着丰富的故事资源和思想能量。
-
以苍劲笔力书写壮阔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2022-06-17
-
陈亚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文学创作的新时代视野
看历史、读社会、品人生,文学作品始终能够给予读者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民族文学2022-06-16
-
深度融合推动数字阅读向纵深发展
中宣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全媒体运营推广,提高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这一首次出现的提法备受业界人士关注。
关键词:  数字阅读2022-06-15
-
文学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哪里
文学作品负载着作家深沉的生命意识,汇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在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塑造美好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
2022-06-15
-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新进展及启示
新时代以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海外传播2022-06-15
-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历史演绎及其中国影响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继承与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理论的批判反思精神,秉承美学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在对西方社会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批判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2022-06-15
-
新时代诗歌:构建与读者的“和谐共生”关系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 ,指出了检验文艺作品水平的根本原则,强调了人民不仅是各种文艺作品的“主人公”,也是文艺作品的“鉴赏家”。
关键词:  新时代诗歌2022-06-14
-
拓宽文学道路 展现文学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
关键词:  文学2022-06-14
-
生态兴则文明兴
自然孕育了所有生命和物种,人类来源于大自然,所以,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基。
-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的中国道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将“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纳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框架之中。
2022-06-13
-
新时代文学仍需柳青的“愚人”精神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并引用了作家柳青的话,“一个写作者,当他完全摆脱模仿的时候,他才开始成为真正的作家”,“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
2022-06-13
-
文艺创作应坚守为人民的初心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随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2022-06-10
-
《讲话》精神与陕西经验
陕西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诞生地,因而与《讲话》精神从形成到传承发展等各个环节都有着内在的联系。
2022-06-10
-
擦亮军事文艺的战斗底色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8年前,习主席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又多次就文艺工作作出了重要论述。
2022-06-09
-
坚定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增强民族复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