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6/30
分享
《强者之歌》连载

第五章 厄运降临

小学一年级,孙炳良一直保持着全年级第一名,并以语文和数学双百分的成绩顺利升入二年级(70年代的农村小学还是五年制教学,所学文化课程也只有语文和数学)。

孙炳良从学校领回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这是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刻苦换来的人生第一份激动而又喜悦的收获,不成想这张奖状却成了日后他心中最美好、最纯真也最难忘的回忆。

就在孙炳良满怀憧憬信心百倍地准备新的一轮冲锋的时候,无情的病魔却缠上了这个纯真得没有一丝杂念的孩子,不公的命运跟一心只想着好好上学刻苦读书,长大后就能当上科学家的孙炳良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

8岁那年,孙炳良突然觉得自己的双腿特别疼,疼得痛彻心扉无法走路,父母带着他到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结果是他得了骨髓炎,医生的建议是孩子需要截肢,而且是把两条腿都锯掉,不然病情继续发展恶化就极有可能会危及到孩子的生命。

这样的诊断结果对孙炳良的父母来说无疑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当时因为年幼不谙世事的孙炳良还无法理解父母痛苦纠结的心情,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自己的病情对日后生活的巨大影响。

起初,父母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们不甘心更不希望儿子从小就失去双腿,他们认为一定是医生搞错了。

于是,父母带着孙炳良又到权威的省会医院检查,结果仍是确诊为骨髓炎,由于受当时的医疗技术限制,若要有效遏制病情的恶化蔓延,主治医生的建议依然是截去双腿!

父母背着儿子,经过无数次揪心的商量之后终于做出了抉择,说啥也不能锯掉儿子的双腿,他们最终选择了让儿子服用中药保守治疗的方案。

按照医生的说法,选择保守治疗是有很大风险的,一旦用药物控制不住病情恶化,很可能会危及到孩子的生命。

而且,省会医院的主治医生也给孙炳良下了一个非常残忍的结论,这个孩子已经完全失去了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就算不做截肢手术,他这辈子是再也离不开双拐了!

从那时起,小小年纪的孙炳良不得不成了个“小药罐子”,成年累月的药物治疗,在当时的农村不是一笔小数目。上世纪70年代,一个农村小学教师每月的工资二三十元,孙炳良的父亲在新镇乡粮管所上班,每月工资也不过几十块钱,孙炳良兄弟姐妹五个,父母除了给他治病,还要养活一家老小,经济上并不宽裕。

几年下来,父母为了给他治病,不但花掉了多年的积蓄,还借了亲戚朋友不少钱。后来,他的父亲说,为了给俺家炳良治病,花掉了家里一万多块钱,那个时候的一万多块钱,足够在村子里盖上一座漂亮的楼房了!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孙炳良服用的中药起了作用,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他的病情没有继续恶化,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正如医生所说的那样,孙炳良的两条腿还在自己身上,可是双腿软弱无力根本不听使唤,完全支撑不了自身的体重,他不得不借助双拐才能勉强走路!

不知是“年少不识愁滋味”,还是梦想的力量起了作用,小小年纪就被病魔夺走健康的孙炳良一心扑在学习上,一心想当科学家,好像忘却了自己身上的病痛。

由于当时孙炳良年纪太小拄拐困难,父亲又在乡粮管所上班,村子里的小伙伴儿们每天用小推车拉着他上学,可以说,从小学二年级到毕业的四年时间,孙炳良是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完成小学学业的。

在孙炳良的心里,孩童时小伙伴儿之间的友谊是异常珍贵的,更何况身体残疾的他得到了儿时同学们长达四年之久的帮扶,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同学们从没落下他不管,这份持久的友爱给他温暖给他力量,也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感恩的种子!

父母工作之余,得空的时候就会接送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孙炳良瞅着眼前一个个欢蹦乱跳嬉戏打闹的同伴,不知多少次地问爹妈:“爹,我的腿还能好吗?还能像他们一样走路吗?”“妈,我天天喝那么多的苦药,是不是以后就能走路了?要是我的腿好了,肯定比他们跑得快!”

听了儿子天真的话,不怎么爱说话的父亲觉得心里揪得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妈妈总是面带微笑扭过头说:“我们家炳良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又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长大以后不但会跑,还能跑到他们前面咧!”

扭过头,妈妈心酸的泪水马上就从僵硬的笑脸上流了下来,她不敢让儿子看见,一边加快脚步走路,一边偷偷腾出一只手擦掉模糊双眼的泪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