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勤耕耘的头像

辛勤耕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6/07
分享
《希望从这小地方升起》连载

第二章 命运多舛

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日,张三、许靖华的儿子小顺子出生了。这孩子是村级助产士接生的。在他出生之前,他的母亲折腾两个多小时、见了红的之后;小顺子才出生的。接生婆说:“这孩子出生前、母亲先‘见红的’是‘红砖铺地’,这孩子会有福气。”

虽然小顺子父母是年龄大喜得贵子,但他们实在是没有育儿经验。父亲用一块白面袋子大小的木板,在上面铺上了一床小褥子;把小顺子放在上面。三天过去了,他不会哭,右脚丫子肿得锃亮;仅仅裹几口同伴母亲喂的奶。这个给小顺子开奶的奶妈在背地里跟小顺子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得了‘先天性硬皮症’,你得去找河东的赤脚医生李凤琴给他治一治。”

小顺子的父亲马不停蹄地去找了女赤脚医生李凤琴。李医生四十多岁,她背个印有红十字的棕色药箱,亲自到现场指导小顺子的父亲熬七颗大葱+竹叶的偏方水。

李医生亲自微笑着用棉签擦小顺子肿胀的患处。并且说:“像这种疾病,医学名词是;‘先天性硬皮症,’俗称:‘板风’。另外,我们家庭没有像医院里有的先进设备,你们把炕烧热,把孩子放在炕头上、只要不烙破肉皮就行;孩子的肉皮一加热、再擦上偏方-七颗大葱+竹叶熬出的水就会康复。”小顺子的父亲嘴上答应说:“好的。”他的心里却想:“命运多舛的小顺子,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许靖华怀上了他;还生了这样的病;死马当活马医吧……”

从此,小顺子白天在热炕头躺着被“土偏方”治疗,晚间在爸爸胸前待着,一个月过去了;他竟然逃过了死亡的一劫。然而,病魔似乎跟小顺子过不去,三岁时,他得了“小肠换气”,村里有个邻居M男士介绍一种自制的“仪器”可以减轻小患者发病频率。他刚得病时,张三和妻子许靖华成宿看着不睡觉,后来经过自制的“仪器”治疗才算好利索了。

如今小顺子已经长到五虚岁。这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一双顺风的大耳朵,又加上在冬天里冻出了个大红脸蛋子,人送外号——小关羽。这不是,妈妈一忙就把他带到丁香家里,跟她的女儿小静玩儿。小静的爸爸叫刘保国;在部队的时候是一个炊事班长、共产党员。复员后当了农民。有时会被战友请去做一阵子临时工。丁香家的房子也是新盖的,虽然没有像张三家的质量好,可也很宽敞。有老、少屋加一个厨房,院落也特别的大。并且跟张三家是隔一条马路的相望,两家孩子相差一岁,小静比小顺子大一岁,今年六岁了。

这天,小顺子来找小静玩儿时,带来了一个小汽车玩具,再加上小静自家就有的布娃娃和飞机玩具,可以说足够他们俩老老实实地玩儿上一阵子了。小静说:“小顺子,你跟我去我家帐子边采野花、野草,回来用瓶子插上,然后你当我布娃娃的爸爸,我当我布娃娃的妈妈;好不好?”小顺子说:“好吧,我听你的。”这样,他们俩也不离开院落地玩儿起了过家家。小顺子从小不但有一双顺风耳,而且还手大脚大地比同龄人高一截,再加上小静是个女孩子,长得娇小玲珑,所以,小一岁的小顺子倒像个哥哥一样地憨厚、听话。只要他们俩在一起玩儿,大人就不担心他们会打架,不是夸张,这两个小孩子连一句骂人的话都不会说。可以说,小静是小顺子出生后,交往的第一个女朋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