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勤耕耘的头像

辛勤耕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6/13
分享
《希望从这小地方升起》连载

第七章 入学前班

渔场小学校位于六个自然屯子的当间儿,如果小顺子要到这里求学的话,得行走壹华里多路。途径南四家子和北四家子两个村庄,然后,再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够到达具有三十年历史的渔场小学。这所学校的贺校长是一个近四十岁的“老”教育工作者。他带领的学校,年年被评为乡、县先进单位,就是暑期要接小顺子他们这个班的一年级老师易硕就是县“劳模”。在渔场学前班开学的日子里,小顺子穿着妈妈给编织的杏黄色的毛衣,灰色的长腿裤子和兰色胶鞋;背着装有文具盒和本子及小铁杯子等物品的军用帆布小书包,跟着妈妈第一次踏上了求学路。他虽然穿得很干净,个头儿也很高,大约有1.19米的个头。可就是动作不太灵活,被小吴老师分配座位的时候,显得慢腾腾地入坐。对于小顺子的举动,妈妈看在眼睛里,她心想:“这么小,同班中还有比他大四岁的班长周昌明,当然也有比他小两个月的柏淳;看来要适应集体生活环境,还真的任重而道远。”许静华想着想着,就发现小吴老师已经站在她跟前了。小吴老师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便说:“我们班级一共有三十多名学生,其中除了柏淳是旁听生以外,其他的都是在册学生,尤其是张顺子是年纪最小的一个。他们都要在暑期后升入一年级的。”

“吴老师,你是说这些孩子仅仅接受一学期的启蒙教育后,就会升一年级喽。”许静华问。

“是的,农村的现状就是这样,在去年的九月份,北方的天气已经凉了,80%的适龄孩子就会猫冬了。所以,要想规矩一下这群小孩子的行为习惯,收回一下他们在家里的散漫;再使他们的心归向学习的话;就得靠这百十来天的学习机会了。”小吴老师不无认真地说。小顺子的妈妈许静华点了一下头,她心里想:“难怪说农村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比蹬喜马拉雅山还难啊!输就输在‘穷’字上,还是先进学校哩;比起城里的学校却有天壤之别呢。”想归想,她振作了一下情绪后说:“不好意思,吴老师,张顺子的年龄比较小,得你多操心了;以后带他上学的就是他的表哥—柏宇航了。”吴老师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们渔场小学的校风纯正;我会教好每一个孩子的。”

在小顺子刚刚上学的日子里,也意味着妈妈注定成为了他的左膀和右臂。他七点钟起床,衣裤、袜子、鞋和书包,样样都被妈妈给摆放在他的手边,甚至妈妈为了让他赶时间,还把袜子给他穿好;书包给他背上,就差饭没有替他吃了。而当她再查看一下小顺子带着小跑上学的背影时,也会心疼。但是,一想到她自己“恨铁成钢”的计划,心就硬了起来。很明显,在小顺子五虚岁上学的背后,却暴露了妈妈当时不懂教育的苍白。她只想让孩子早上学,快成材;根本忽略了孩子心理、身体健康的发展。事实上,妈妈只伺候了他在家里的衣食住行。可一到了学校,他丢东落西的毛病却暴露无疑。包括,所用的文具,自己不会收拾,任凭它们都自由地滚落在桌子上面,到头来,等回到家里之后;被妈妈重新给换一茬新文具。另外,他的大围脖、文具盒、书包都丢过。即便是失去了很多物品,还是暂时换来了一些安慰——小顺子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些好成绩。

有一天,小顺子忽然比往日提前到家了,妈妈瞅见他红扑扑的笑脸问道:“你怎么回来这么早啊?”小顺子回答说:“这次,是吴老师挨个测试学生拼音字母,包括声母、韵母和相拼的音节。我先举了手,都念对了,吴老师就让我在校园里等表哥一起回家。”

“那你今天怎么自己回来的?没有见到表哥宇航?”妈妈突然问。“我先放的学,自己在学校大门口等表哥的时候,恰巧,遇见一个骑自行车的大哥哥。他从车子上面跳下来,问:‘你怎么一个人站在这里呢?’我说:‘因为我先回答对了拼音,所以,老师让我先走的。’

‘你现在还学习英语吗?’大哥哥又问我。‘嗯。’我回答。

‘I for youhelp.’这位大哥哥一边说着,一边把我抱到了车子的货架上。然后,他一抬腿、屁股就飞到了自行车的座子上,把我带回了家。”妈妈心平气和地平和地说:“小顺子,以后放学后,一定要跟表哥结伴同行、一起回家;可不要自己跟陌生人回家啦。”

“他不是陌生人,他是我认识的隋秋成哥哥。”小顺子说。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