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勤耕耘的头像

辛勤耕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8/07
分享
《希望从这小地方升起》连载

第二十八章 压力与希望

张顺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龙涤小学五年四班后,他凭着在黑龙江纺织子弟小学积累起来的雄厚的学习基础,开始爆发了。他的数学任课老师J是学校女副校长,语文李钊老师是学年语文学科带头人。班主任李钊老师对他非常欣赏,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同时,依然是大姨给他取订阅的杂志或者报纸。张顺子比以前学习更加努力了。因为,他明确知道他是农民子弟,若是升入中学时考试分数高,按照学校政策可以酌情少缴学费。张顺子学习好,自然也会给父母亲减少经济压力和带来希望;感觉他们的家没有白搬。

张顺子在入新学校的第一天,他就认识了一位“龙涤”子弟——徐大卫。从此,他俩一起走过了(包括小学一年半)一共7年半的学习里程。徐大卫的父母是从宾县转到黑龙江龙涤厂的干部,家庭生活条件相当地优越,他们也把张顺子当成了自己家的孩子,经常请小家伙到家里吃饭、聊天,并让儿子徐大卫给他带水果、饼干吃。

徐大卫是学校大榜第一名的学霸,他当然喜欢刚来的学习对手,盼来了志同道合的学弟。准确地说,张顺子是这个班级的前五名学生。这年,表姐榛榛也转到龙涤中学来读书了。他们虽然不在一个校区,可两所学校之间却距离得很近;学校挨着学校。这时候,张顺子午休回家吃饭就方便多了;妈妈教的小朋友也都接回家吃饭了。可以说,这是张顺子成长的一个最佳时期。五年四班仅仅有30名学生,其中一位也是从黑龙江纺织印染厂子弟小学转来的女学霸崔静。这样,张顺子如鱼得水般地在竞争中进步。他最擅长的学科就是数学。他的数学老师J经常帮他解开他在数学杂志上面遇到的难题。家里给他间壁一个小道闸,他每天学习到子夜11点钟以后才上床睡觉。有时候,他还会用午间回家吃饭的机会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扫地、擦桌子、盛饭菜的话儿。使许靖华没有想到的是,张顺子团结同学的性格随他的父亲张三。他不仅跟徐大卫亲如弟兄,就是跟榛榛姐也是和和气气地相处往来。榛榛姐像个小男孩一样地仗义执言,她的语文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作文总会成为班级的范文被反复阅读。张顺子四岁在家乡时就会给榛榛姐捉蜻蜓、然后放飞。现在,榛榛姐14岁,张顺子11岁;他们又在一个阿城地区的两个学校就读。张顺子从小就喜欢读《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和《十万个为什么》……这是提高他学习兴趣的营养品。

张顺子的懂事,使许靖华完全把精力投入到创办和发展幼儿园事业上面了。随着流动人口的涌入阿城城乡结合处,平岗村子里这时候已经有三家开设幼儿园了。另外两家招收的小孩都是没有年龄界限,价格相当低廉。许靖华教的一个班长鲁婧的奶奶说:“许老师,你是自己家的房子开幼儿园,他们都是租赁的;一定不如你。而且你已经有了规模;不要灰心、我支持你。”她是两位大学生的母亲,又是我教学生的奶奶;因此她到处为我招生。但是,由于我不招收5岁以下的小龄幼儿、也执行不管孩子们午饭的办园宗旨;后来还是流动了数名在册的幼儿。

为了迎接挑战,许靖华跟姐姐一商量,办了个《卫生许可证》(农村园所没有厨师也通过了)开始做一顿午饭,有愿意中午吃饭的;另外交伙食费。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