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勤耕耘的头像

辛勤耕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01
分享
《希望从这小地方升起》连载

第一十六章 充满盼望

渔场村的地理位置虽然偏僻,可也算得上是鱼米之乡。然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许靖华却翻来覆去地想:“顺应父母的旨意嫁到了这里,整个人跟这片土地算是溶为一体了;尤其是小顺子出生以后,自己更是这里的农妇了。而自己的这个称谓,就是在不久以前,还感觉有冤屈的怨气呢!现在,才真正任命了。咬定自己真是在家庭、事业和生活上,全盘输给了同学。即便如此,却也没有必要一蹶不振啊!再说,万一自己坚持学习英语到底,兴许凭着学成的冷门学科,会重新当上老师呢!”想到这里,她看了看熟睡的小顺子,倍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借着丈夫去娘家办事的机会,一直学习到深夜;遇到不会的英语生词,她会查尚艳荣从杭州给她邮寄回来的《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也是由于她过去在学习俄语时积累的一点听、说、读、写、译的经验,便很快地会根据老师给留的课堂作业,用英语翻译出介绍自己的短文:“My name isXujinghua. I ama farmer. I am awoman .Iam Tirty-three yearsold. We area familyour three. Ilearn English myspeartime .”

因为,她是初学者,不会变有关英语时态的格式,只用一般时态完成作业的。其实,许靖华也真的不容易,她的丈夫一出门,就撇下她跟小顺子一起煎熬黑夜的日子,哪怕是一夜,也像是等于个八月似的漫长。由于她住的位置比较犄角旮旯,所以,在天一擦黑的时候,她就会跟小顺子一起,把桌子、椅子、米袋子、大缸之类的物件堆积起来,像小山一样的把里屋门给挤上,以防止不三不四的坏人闯入。另外,她还要把扇扇窗子关得严严实实的,即使在夏日里,也是如此。可以说,当时若不是小顺子跟她相依为命,她也许就不会把生命活在勇气与追求之中了。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个会打牌、走东家串西家、爱吹牛皮的泼妇了。不过,她没有。如果说,这女人是为了培养小孩子而学习英语的话,莫不如说是她幼小的儿子-小顺子的诞生,激活了她当母亲的良知—做一个基本称职的有文化的母亲。幸好她没有破罐子破摔。也就是说,现在隐身在渔场村子里的“农妇”,曾经也有过不错的追求者,只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她,错误地报高了第一次的高考志愿,扼杀了举手可得的上学深造的机会之后;也主动退到了“农妇”的位置。也难怪当初她嫁到这里的时候,邻居丁香挖苦她说:“你嫁了农民,跟土地打交道,白瞎了。”然而,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至少她现在脱掉了原来仅有一点文化的“戎装”,披上了家庭妇女-女主角的外衣,也许重新开始才是她追求生活的乐观态度。在天刚刚发亮的时候,她首先搬开了筑在里屋门脚下的“堡垒”之后,走到窗子底下一看,稻糠少了一大麻袋,她纳闷是什么人胆子那么大?不劳而获地越过大铁门、跳出院墙地盗走了猪饲料?最后,她想:“不管怎么样,孩子和大人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硬道理,还是别为贼的猖狂而饮泣吞声了。”于是,她回到了屋子里,洗了手,开始给小顺子和她自己做早餐了。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小村子里早就实现了大米是主食,粗粮是偶尔吃一顿的“格局”了。这天,她从地窖(盖房子的时候,仓房里用砖和水泥砌的储备食物和蔬菜用的,相当于当时城里人使用的冰箱。)里拿出了两个鸡蛋和干豆腐,又去门前的小园儿摘了一根黄瓜。之后,便焖了大米饭,煮了鸡蛋,还洗了切了黄瓜干豆腐拌了。很快,娘俩吃上了。在许靖华带小顺子去找表哥柏宇航上学之前,小顺子说:“妈妈,你天天给我带的面包,被大哥哄去吃了,我都吃不着。。”

许靖华问:“你没有自己留点,垫巴垫巴?哥哥常常带你上学,吃点吃点吧!我今天多带一个送给他,好吧?”小顺子说:“好。

许靖华打发走了小顺子之后,开始打扫房间、喂猪、把驴牵到坝塄子用铁棍擟上。接着,她开始侍弄菜园子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