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关键词阐释
最近十多年以来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也存在诸多的问题。
2017-10-23
-
不能忘却的“后现代”
网络论战像一个灼热的天堂或地狱,而网络文学则像黑洞一样,把知识群体的批判和现实生活中的挫败都转化为“吐槽”销售出去,但它们始终无法真正介入它们所谈论的任何现实。
2017-10-23
-
人民日报:“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
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大家手笔) 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美学?如果有,其形态又是什么?这是我国美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
2017-10-20
-
开辟新时代文艺之路
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017-10-20
-
史诗与中国文学的“再出发”
“小说作为西方社会的理想文体,把内在有深度的个人确立为了现代文学的核心精神,而内含着共同体诉求的史诗则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超越西方文学,并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的重要途径。
2017-10-20
-
文学批评的底气、地气和锐气
李长之曾经批评巴金的小说《憩园》“内容犹如它的笔调,太轻易,太流畅,有些滑过的光景。
2017-10-19
-
照耀时代前进与人民需求的深刻理论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2017-10-18
-
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文化建设讨论中一个高频词。
2017-10-18
-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7-10-18
-
郑雁雄:从文化自信、人民情怀到创新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艺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文献,形成了立意高远、论述系统、内容丰富的文艺思想,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文艺事业发展影响巨大、贡献杰出,尤其是创造性地摆正文化自信、人民情怀与创新创造三者的辩证关系,这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一个划时代贡献。
2017-10-16
-
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7·26”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2017-10-16
-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7-10-16
-
文学理论能够关注什么?
文学理论通常显现为一批命题和一套观点的集合。
2017-10-16
-
探寻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独特视角
在由明末凌濛初创作、苏州安少云尚友堂崇祯年间刊刻的 《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两篇署名为“即空观主人”的序言非常引人注意。
2017-10-12
-
新时期文艺理论界四“癖”之反思
作者简介:张冠华(1949— ),曾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文艺学学术带头人,兼任河南省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
2017-10-12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西文论之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批评界对西方理论的接受态度进行了重新审视。
2017-10-12
-
从最真实的生活中淘一口新史诗的世相之井
论坛·史诗般的时代与创造时代新史诗 从最真实的生活中淘一口新史诗的世相之井 “新史诗写作不是技巧、不缺语言,甚至不缺生活和想象。
2017-10-11
-
时代写作需要真实而确切的生活
能称得上史诗性的作品无不具有时代的高度,有深刻的思想穿透力,有深透的人文情怀,有堪称经典的文学表达,有高尚的审美信仰,有恢弘的历史气象,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充分凝聚一个时代的生活、情感与精神。
2017-10-11
-
“少数民族文学”构造史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虽然一直伴随着各个民族的历史,但直到1949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之前,“少数民族文学”并未因其历史的客观存在而生成一种知识,或者作为表述国家文学历史及现象的核心概念被命名和建构。
2017-10-10
-
作为“知识”和“文学”的批评
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认为文学有三大特征,“虚构性”、“想象性”、“创造性”,“文学是艺术,而文学研究则是一种知识或学问,前者是艺术,而后者接近科学”。
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