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拓“惊异感”的新资源
惊异感(sense of wonder)是理解科幻的关键密码。
-
科幻写作中暴露的问题
我们与科幻的缘分,始于策划、承办“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
关键词: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科普少儿写作2020-01-20
-
关于月亮的三重中国想象:神话、文学及科幻
主持语 在中外文学史上,“自然”从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书写对象。
-
中国科幻文学走向大众的现状与展望
2019岁末将至,21世纪即将走过第二个10年。
-
“孪生智能”加速人与技术共生共振
近日,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军平受邀参加2019传神者大会“驱动与赋能·孪生智能”分论坛,与在场嘉宾共同探讨语言与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趋势。
-
《三体》解读:认为生存唾手可得,是人类失败的根源
《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2020-01-08
-
神话与科学的圆融
在少儿幻想文学创作领域中,马传思是入行较晚、起点较高、创作正盛的一位作家。
-
追寻文学审美——人工智能对文学的影响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助手在我们的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诚如美国人工智能研究专家卢克·多梅尔在其《人工智能》一书中所列举的。
-
科幻写作中的新人形象:迥乎常人,本乎常情
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如何借助对于科技的理解,对未来的推演,来塑造新人形象,又如何通过共情共感的艺术表现力来呼应时代精神,召唤出现实中的新人,这将是横亘在每一个科幻写作者面前的巨大挑战。
-
美丽的祭献
在电视上做科学节目,在书刊上写科学文章,一般多是就科学论科学,就技术说技术,像大型图文册《播火录》这样真正从人类文化之思和渐入科学哲理的角度回视科学史的通俗读本,还不多见。
-
1978 年:科普创作之春
题 记 1978年5月,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在上海浦江饭店召开,会议对如何繁荣科普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
-
郭伟:少儿幻想文学之荒诞派
19世纪的英国牛津,一位名叫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的数学家,“玩票”般地写了两部类似于童话的作品。
-
这是科幻小说曾经的模样
《达尔文之惑》三部曲 作者:韦火 广州出版社 2019年8月 当1859年达尔文完成《物种起源》时,他认为自己几乎已经解释了有关进化的所有问题,只有一个问题一直觉得很费解,那就是5.4至5.3亿年前,古生代之初的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许多动物突然出现在化石记录中,而在早期的岩层中却没有找到明显的祖先。
-
传统文化,让“科幻”更有生命力
提起“科幻”二字,你首先想到的是《头号玩家》中的虚拟现实还是《终结者》系列中的人工智能?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幻产业的繁荣和科幻作品受众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
科幻不止一种打开方式,刷新“定势”才能成功“出圈”
近日,“《庆余年》居然是科幻片”的讨论冲上热搜。
-
营造少儿科幻文学阅读环境的思考
原标题:星辰与大海——营造少儿科幻文学阅读环境的思考 研究少儿科幻文学,不可忽视“谁来读”“为什么读”和“怎样读”的问题,笔者将其称为“少儿科幻阅读3W问题”(WHO、WHY、HOW)。
-
把科学的震撼力转化为文学的感染力
“科幻作品,就是要用通俗的语言,把科学的震撼力,转化为文学的感染力。
-
《开心机器人》系列的叙事创新
《开心机器人》系列 作者:凌晨 希望出版社 2019年8月 《开心机器人》系列是少儿科幻作家凌晨2019年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神秘机器人》《黑暗大冒险》《重返旧时光》三部小说。
-
科幻“软硬之分”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和局限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幻作家渴求一种与苏联科学文艺,以及当时中国科普话语所不同的科幻理论与历史叙述。
-
《科幻立方》2019年9月刊评论
本期特别企划的主题是中国科幻——“我的梦想,我的家园:新中国科幻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