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首页

  继“农民三部曲”和“宗教文化姐妹篇”之后,赵德发一边挖掘传统文化,一边将目光投向更深邃的“人类世”。长篇小说《人类世》在地球46亿年大背景下俯瞰人间,勾勒时代变革,呈现精神的矛盾与蜕变,勘察人性的复杂,思考人类的未来,寻求救赎之道。如何在生命高处反观自身?遥望未来,我们的肉身和精神安放何处?这是个人的焦虑,也是时代的命题——《人类世》能够在"大自然"与“大文化”的求索中给出什么样的解答?

刘传霞:家园今安在 乡魂何处归?

《人类世》试图从宗教中找寻力量。小说中有大量的宗教元素,书写了宗教的止恶扬善、道德自律、悲悯情怀等对遏制人们日益膨胀的物欲情欲的作用,叙述了宗教净化心灵、安抚人心的文化功能,小说最终向人们显示了宗教救赎地球、救赎人类的有限性。小说一开始借用《圣经》“立虹为记”的宗教故事展开孙参商业帝国的文学叙述……[详细]

赵振杰:“末法时代”中的喧哗与骚动

小说叙事话语具有鲜明的互文性特征。由于小说的叙事视点变动不居,人物身份又差别各异,从而使得小说文本中呈现出多重话语并置的奇特现象,其中包括宗教语言、科学术语、网络话语、书信用语、新闻报道等等,这种跨领域、多声部的“杂语共生、混合共鸣”……[详细]

李亚祺:当神话和信仰作为另一种阐释——《人类世》之中的“人类事”

如果说底层的逆袭,基于生存本能和树立自尊的竞争感,天生的资本占有者,因为在父辈的资本积累中已获得巨大的利益快感,则以不断扩大资本占有为理所应当,而裹挟在历史潮流中的人,在道德感和自我认知中纠结痛苦,构成了这个“人类世”,一瞬间,真实信仰在部分人的逻辑中呈现为个体自我审判的角色,但现实之路依然会在侥幸之中继续。毕竟,书生意气,无法挥斥方遒,但资本和权利可以。然而,我们看到,每一重资本界的“英雄主义”,伴随着对资源的攫取,都会种下恶果……[详细]

张艳梅:《人类世》,关乎人类存在的警醒之书

长篇小说《人类世》是赵德发近年来文学视野及思想建构的拓展和推进。人类是一个整体,诞生之初,为自我保存和发展,不断向自然界索取,改造和斗争,成为对抗自然的主要力量。正是这种对抗,带来了更多的破坏、敌意和报复。小说依旧是现实主义笔法,众生百态、世间万象绘成卷轴,人物纷繁、情节芜杂而又线索清晰。生态危机、信仰危机、诚信危机、情感危机,甚至种族繁衍危机,此起彼伏交错缠绕,为人类存在敲响了惊心动魄的警钟……[详细]

刘荣林: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碰撞和现实生活的悖逆

作家赵德发的《人类世》是小说,他当然不会去玩弄这些概念的东西,他是借助于文学的手法,在“在多维视野中尖锐的文化碰撞和现实生活的悖逆”表现中,深深寄寓着作家强烈的忧患意识,忧以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时我们不禁想起《红楼梦》中的两句话:一句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另一句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类是最聪明的,造出了那么多枪炮子弹,开采石油,研究出暗物质等等,然而这样下去,人、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将向何处去?难道真的是“灭绝”和“终结”,这正是作家赵德发千思万虑,所要寄寓的忧患意识……[详细]

孙大坤:生年不满百,却怀千世忧

虽然文学作品的生成机制是复杂的,但毕竟落笔而成的作品总能反映作者在创作时期的趣味与眼光。当今时代,随着传媒技术的无限发展与创作门槛的无限降低,文学早已日常化与通俗化,而长篇小说由于其篇幅形式的规定,相对更多地保留了严肃性而成为了文学的担当。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具有文学史意识的严肃作家而言,长篇小说就成为最好的施展方式,来显示自己思想的深度与文字的技巧。正是因此,对于《人类世》这部小说,首先引起我注意的,便是赵德发所意图展现出的世界眼光下的人类情怀。正如后记在言语之间体现出的宏大意气,小说的正文同样体现出作者这样的关切。都市-农村、异域-本土、宗教-世俗、欲望-理想等等对立性的元素被作者杂糅进小说的结构之中,在这一系列形而上的概念里,作者截取其中的典型剖面,完成情节的描绘与叙述……[详细]

姚凤霄:《人类世》,解剖时代精神,拓展文学维度

人类世是地史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改变在以加速度进行,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焦石的地史学研究与孙参为代表的人类活动,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三个方面在《人类世》中都有极其生动的展现。整部小说技术娴熟,结构精密,多种线索巧妙编织,圆融妥帖。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独特,他们在各自的时空节点上站起来,活起来。一连串的众生相与读者同在,仿佛呼吸在侧,声音在侧,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代入感。小说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十分广阔,社会现实、科学发展、宗教信仰,都在不同层面触及到,这是读者能够读到的较为全面反映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状态的小说了……[详细]

赵赤勇:佛心道骨儒为表,悲天悯人《人类世》

《人类世》全书具有两大主线。其一是孙参披着基督教成功神学外衣下的极端利己的行为。孙参的一生完成了一个从土鳖(捡垃圾)到土匪(抢垃圾、盗采河沙)最后成为土豪(成为“垃圾”)的一生。他生于垃圾堆,在垃圾中找到发财之路,最后成为垃圾一般被人嫌弃的人。表面上他以基督徒为伪装,实际上他骨子里从未皈依和信仰过神,身上只有贪婪的狼性,他信奉的是丛林法则的优胜劣汰。对其自身而言这有其合理的因素,在他出身的那种环境,不努力不抗争就是死路一条,不成为土匪就只能被别的强势消灭……[详细]

赵路平:莫做“垃圾人”——读《人类世》

《人类世》这部小说的理念超前,构思也比较巧妙。美中不足的是,作者似乎想通过《人类世》这部小说向世人传达太多的知识和信息,使得一些情节安排过于突兀和不合情理,也让人物形象的刻画流于表面而缺少立体感,难免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作品的文学性。例如,孙参的老同学和商业对手郭小莲有一个做木材生意表姐,叫做姚雪雁。她只在书中《血檀》与《关关雎鸠》两个章节出现。《血檀》里的姚雪雁在赞比亚拥有一片森林,做着木材生意,是一个只顾赚钱而不在乎生态环境的富商;当她在《关关雎鸠》中再次出现时,是陪着郭小莲去和“小三”谈判……[详细]

高天瑶:是谁在“遁天倍情”?——《人类世》读记

在现实主义的双线叙事中,也时有富有灵性的闲笔。錾磨的行当以及錾磨人孙巧锤年轻时的风流韵事,可以说是一种风情叙事;校园里的师生和同学之间温馨的情谊,也提供了当代校园叙事的一个书写;关亚静和蒋发达的“如同揿动了心中的开关一般”、“胃突然一动”的小儿女爱情,常常使人会心一笑,冲淡一些主题的沉重。而焦石教授的讲课内容的嵌入,阿姆斯特朗的推特内容和田思萱《沙粒的诉说》的QQ空间日志文本都有着网络时代的特色,也丰富了文本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详细]

周广花:宗教视域下的现实思考

赵德发是一个颇具忧患意识的作家,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令他深感忧虑。《人类世》集中了经济、海洋、宗教、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可见作家一定翻阅了很多相关书籍,做了大量研究。作家不光具有国际观照视野,还具有一颗普世的博爱之心。小说中对孙参家乡垃圾村的生活状态的底层描写,并没有深化苦难也没有进行夸张和变形,而是以写实的手法写出处于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窘境,孙参一家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垃圾相伴,靠争捡垃圾得以生存,孙参姐姐也因为抢假冒伪劣化妆品葬身鱼腹。孙参同学在游船上举行的奢华宴饮,而垃圾村的村民仍旧在垃圾堆中捡垃圾,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与讽刺……[详细]

刘玉栋:《人类世》,一部警世之书

故事的引人入胜只是一个方面,最让我感到震撼的,还是它对现实的思考和呈现,以及那种深刻的忧患意识。与他以往的作品不同的是,这一次,作家的视野极其宽阔,他是站在人类的角度,放眼整个世界,关注的是地球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思考的是宗教信仰和精神救赎,以及“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大问题。对于小说创作来说,直面这样的大问题,是特别艰难的一件事情,处理不得当,就会变得费力不讨好。所以,这既需要勇气和胆识,又需要大量的采访、调查、查阅资料和阅读相关的知识,可能更重要的是,还得需要一颗敏锐的、滚烫的,充满着忧患和悲悯的心……[详细]

郑连根: 《人类世》的“金钉子”

熟悉当代文学的读者都知道,赵德发最初是以写农村题材的小说而享誉文坛的。就在人们快要将他归入新时期的乡土作家行列当中时,他突然“转型”,连续写出了宗教“三部曲”,即《君子梦》《双手合十》《乾道与坤道》。这已然给了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因为在中国的作家中,善于调用宗教的文化资源来进行小说创作的人少之又少。更让人感到惊艳的是,他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人类世》又把关注视角转移到了地质学和人类学之上。与他以前的小说相比,这部长篇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详细]

众人评谈《人类世》

这部新作,既有中年人的深沉与厚重,也有年轻人的朝气和灵动,甚至那些科普知识让小孩子读了也会得到教益。他的读者群涵盖老中青三代,旨在让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引起重视。他借由这部小说提醒人们珍视环境,关注事关全人类自身生死存亡的问题,进而对照和修正自己的行为,莫因短视而自掘坟墓。赵老师“振臂一呼”,直指人心。他用对人类、对社会的使命和担当,用文学特有的力量试图推动社会向好的方向而去……[详细]

  中国作家网“新作·锐见”专题致力于推荐当代作家重要新作,发现培养文学评论人才,倾听读者对作家作品的真实评价,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如果您对赵德发长篇小说《人类世》有独到见解,请于10月25日前投稿。
  下期我们将推出对范小青《桂香街》的评鉴。如果您感兴趣,请于11月8日前投稿。
  稿件字数在1000—5000字之间,中国作家网将择优发布,优秀稿件提供稿酬。投稿邮箱:zgzjw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