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风华景泰蓝,凭什么“破圈”

      近日,“皇家非遗景泰蓝·千年瓷都行”活动启幕,现场展出的作品既有大师精品,也有生活雅器。

    2025-04-08

  • “数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地区分布情况 不同批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情况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各非遗门类中的分布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

    2025-03-26

  •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布

      据新华社电 文化和旅游部于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

    2025-03-21

  •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苏州拙政园。

    2025-03-17

  • 做好中国非遗传承传播转化新文章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2025-03-05

  • 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多年轻力量

      提起非遗,人们容易将其跟“老”“旧”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2025-02-26

  • 这些非遗让年味更浓

      今年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2025-02-19

  • 非遗跨界,融入现代生活

      这两天,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票房顶流,与此同时,影片里的文化元素也受到广泛关注。

    2025-02-18

  • 古镇非遗扮靓蛇年新春

      首个“非遗版”春节怎么过?位于浙江省宁海县的前童古镇自有妙招。

    2025-02-12

  • 秦腔吼起来 日子好起来

      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025年春节期间,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策划筹备了一系列惠民文化活动,内容涵盖文艺演出、文物展览、非遗展示、体育赛事等多个领域,为群众带来一场充满“年味儿”的文化盛宴。

    2025-02-12

  • 传统年俗焕新生 文化年味别样浓

      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民族情感。

    2025-02-12

  • “非遗”这个标签不能乱用

      2004年8月,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从国家层面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保护工作。

    2025-02-12

  • 马街书会再开腔

      2月10日,阳光明媚,64岁的刘秉利支好摊位,打起简板,唱起了拿手的河南坠子。

    2025-02-11

  • 春节的当代价值将进一步彰显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以下简称“春节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2025-02-05

  • 山西:跟着“悟空”过大年

      “大圣,你是来降妖除魔的吗?” “小娃娃们,这小西天没有妖怪,却又很多珍贵的文化宝藏,快和俺老孙一起来探索吧!” 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让游戏中的取景地之一——隰县小西天成了众多游客的打卡地。

    2025-02-05

  • 非遗要到田野中去理解

      冯骥才先生说:“只有进入田野,才能真正感受到遗产的复杂与丰富。

    2025-01-26

  • 首个“非遗版”春节,咱这么过

      游客在河北省唐山市2025年第六届唐山南湖春节灯会游览。

    2025-01-26

  • 非遗绽放贺新岁

      一对母子在山东滕州市年货大集上选购春节饰品。

    2025-01-24

  • 让文化遗产更有精气神地“火”起来

      文化遗产,如同一条横跨时空的桥梁,联结着历史与未来,融合着传统智慧与现代精神,承载着民族的深厚记忆与独特创造力。

    2025-01-19

  • 非遗无价 保护有方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地的非遗年货节也热闹起来。

    2025-01-17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访谈更多

星辰与家园:中国科幻文学的探索与守护

科幻文学不仅是讲故事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认识世界、与自我对话的途径。愿同一星空下的我们,可以乘科幻长风,去探索星辰大海,去洞察自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