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的魅力与人格的魅力
本次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的几次即兴讲话,让人很有感触,也深受启发教益。
2018-03-16
-
现代小说观念演变中的章回体
在中国现代小说观念的演变过程中,章回体一直被视为“旧形式”,被批判、被改造、也被有限度地吸收和利用;但与此同时,章回体自身也试图改变僵化的形式,融会新知,即便这种努力并没有得到新文学的认可。
2018-03-15
-
林纾:古文与“五四”新文学
“五四”新文学时期,林纾(1852-1924)几乎以唐吉诃德的姿态上演着悲凉的一幕。
2018-03-15
-
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解新时代文化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跣 张雨楠/摄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形势判断准、工作举措实、民生导向强,是一个既高举旗帜又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2018-03-15
-
摸清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家底”
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而言,近现代文学期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18-03-15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与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与思考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以及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2018-03-15
-
中华美学风范与新时代精神
中华美学的诗性特质和诗意向度,历经千年的发展,有丰富的表述,相关概念、范畴、命题、内涵、旨趣等,也有具体的演化。
2018-03-14
-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
2018-03-14
-
“才子书”:明清时期一个重要文学概念的跨文化解读
“才子书”是明清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概念和文化现象。
2018-03-13
-
田嵩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泱泱中华 文明博大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03-13
-
“西学”还是“西方学”
“西学”与“西方学”一字之差,属性全然不同。
2018-03-12
-
认知口头诗学:认知诗学研究的新领域
20世纪70年代初,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Reuven Tsur首次提出认知诗学这一术语。
2018-03-12
-
赋:一个朗诵的文体
近年来,探索中国古典文学本体与他体文艺形式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关系,继而扩展到对整个文学史的生成、衍化问题的讨论,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被称为“跨界”研究。
2018-03-12
-
赵普光:历史的文本与文本的历史
那是在二十余年前,我在故都开封读书。
2018-03-12
-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
76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2018-03-12
-
让世界读懂中国灵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行,文化强民族强”。
2018-03-12
-
全貌呈现女性文学成就
性别平等观念的觉醒,是世界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8-03-09
-
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与审美实践
如今,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正创造着伟大的事业。
2018-03-09
-
汉语俗字研究的新成果
俗字是与正字相对而言、写法通俗的异体字。
2018-03-09
-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的基本范畴
汉魏六朝时期,辞赋创作与赋学批评存在着互动关系,建立在辞赋创作基础上的赋学批评,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当时的文学创作。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