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中杰:雅俗之辨
从事文艺创作的人,总希望把自己的作品修饰得精细雅致一些,以免粗俗之嫌。
关键词:  吴中杰2022-11-03
-
叶小沫:怀念我的爷爷叶圣陶
本文作者叶小沫和爷爷叶圣陶 人们都说我的爷爷叶圣陶是一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他却一直说自己的职业是编辑和教师。
关键词:  叶圣陶2022-11-02
-
文学大师与儿童文学
沈从文、巴金、老舍创作儿童文学,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幸运,也是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发展期的标志之一。
2022-11-02
-
鹅湖、白鹿洞两书院:今人只读书便是利
一、寒泉之会 乾道八年(1172)吕祖谦任秘书省正字。
2022-11-01
-
李林荣:中国现代思想视野中的欧洲
无论在历史形态或现实形态中,每一个民族都是文化观念凝聚、演变的产物。
2022-11-01
-
电影《烈火中永生》这样诞生
1942年的夏天,延河发大水,两岸田地都被冲了。
2022-11-01
-
虚实之间:“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说予数字人文研究之启示
一、文学地图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 一张或几张、很多张文学地图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讲述过的一个故事。
2022-10-31
-
陈平原:为何以及如何在北大讲北京
二十年前,在《“五方杂处”说北京》(《书城》2002年第3期)中,我曾谈及北京研究的特殊魅力:“西安作为古都,上海作为新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可北京横跨古今,更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陈平原2022-10-31
-
酒仙汪曾祺的快意人生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有特色,这是读者的共识;汪先生文章里经常写到美味佳肴,但对酒却少提起。
关键词:  汪曾祺2022-10-29
-
郑培凯:苏东坡祈雨祷晴
一 元祐六年(1091)秋天,苏轼以龙图阁学士之衔,外放到颍州(今安徽阜阳)担任知州,也就是综管军民事务的太守。
-
“再三赐予援助” —— 也谈蔡元培与《鲁迅全集》
《鲁迅全集》无疑是鲁迅诸多后事中之最大者。
-
顾农:李商隐的两首咏柳诗
人脸上唯一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是眉毛,唯其如此,它也就最受人爱重。
-
文体论与民国时期文学史写作的客观取向
众所周知,钱锺书治学重在打通,“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打通,以中国诗文词曲与小说打通”[①]。
-
从“文学山房”到“文育山房”
旧书铺,书店,书业,爱书人……是中国书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阅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键词:  藏书家2022-10-26
-
也谈《红楼梦》的作者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否都是曹雪芹所写,向来学界就聚讼不已,莫衷一是。
-
李舜臣:具正法眼,而得第一义
古人常说,“诗者心声”“诗品如人品”。
2022-10-24
-
《诗经》中的家与国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命起点。
-
现代作家传记入史谈
中国是传记古国,也是传记大国,但现代意义上的“传记文学”与古代传记关联不太大,是伴随新文学的发生而逐渐创生出的一种新文类。
2022-10-22
-
旧国文与新西学:中、日、西的知识生产与流动
晚清至民国初年,是中国历史的大变局时代,也是传统中国教育的激烈变革时期,在港口城市西文书籍的编译与出版蔚然成风,各种新式教科书的翻译出版事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萌芽,晚清至民国初年西学的知识生产与流动,很多是通过日本作为传播中介。
关键词:  近代人文2022-10-21
-
中国艺术家肖像
中国艺术家的精神肖像,如果要描绘出来,究竟是什么样子?作家黑陶将若干位无锡文化前贤的人格特点拼接组合起来,为这幅肖像,提供了一份有意思的参考。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