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根《中国儿童文学史》:中国儿童文学史权威著作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难也在创新。创新是多样态的,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王泉根新著《中国儿童文学史》胜义纷呈,创新亮点多多,为我们如何理解与透视中国儿童文学史提供了一种历史性、审美性、权威性兼具的史著。综而观之,《中国儿童文学史》的创新与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其一,《中国儿童文学史》遵照特定的学术纲领和指导思想,从儿童观切入的同时呈现出历史与方法的高度和深度。《中国儿童文学史》分为历史卷和当代卷。历史卷由十章组成,当代卷由九章组成。全书按照中国儿童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时间顺序展开论述。在绪论和结论部分,作者阐明了研究中国儿童文学史的纬度与难度,以及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文学理念。本著尤其突出古代、近现代、当代的儿童观与社会演变的关系,认为中国古代存在着“圣人皆孩之”与“缩小的成人”这样二律背反的儿童观。权威的儿童观以儒家的儿童观最为典型,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不存在理想化的儿童观。梁启超的儿童观以成就民主、自由、富强的国家为希望,“少年中国”其实是成年人的民主观念。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运动,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提出的“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儿童为本位”新的儿童观自此而产生,并由此自然而然地促进了新儿童文学观的产生与整个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
其二,《中国儿童文学史》是第一本完整的中国儿童文学史,对中国儿童文学从古至今的存在形态、历史资源、发展演进和各个历史阶段儿童文学的特点,进行了全面与独特的阐释。本著从古代出发,接着进入现当代,一直到2000年之后,以历史性的眼光对各个阶段的儿童文学问题做出中肯的判断和评价,同时也体现对不同艺术形态的把握。儿童文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成年人“儿童观”的演变史,这是王泉根教授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始终紧扣的价值观与持有的方法论。儿童文学的特殊发展规律与曲折流变,儿童文学发展的社会性和民族性,儿童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价值都在本书中得到深入细致的阐释。既考察儿童文学发展的外部因素,也深刻地阐释儿童文学发展的本土性特征。将儿童文学放在整体时段内梳理其精神脉络,对儿童文学的内在生命力和精神结构整合提升。中国儿童文学的渊源以及民间文学和神话文学的关系等命题得到阐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变型变革,30年代的第二次转型;新时期的第三次转型。三次转型的背景都是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影响到儿童观的转变,进而影响到儿童文学的巨大变化。该著详细地阐释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转型,对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成为本书的重要价值向度。
其三,《中国儿童文学史》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客观而中肯的评价体现学术责任。著者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文献资料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王泉根教授既梳理评价儿童文学涉及到的晚清期间的文献和五四时期的重要文献,同时也高度关注当下的理论批评。作者以其深厚的积淀,尤其对不同文献的积累、阐释,为文学史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当代重要问题的历史性批评也一语中的。书中包含着对茅盾、郑振铎以及现代“文学研究会”的评价和研究,对“十七年”(1949-1966)儿童文学的独特判断,构建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完整体系。
其四,学术研究注重从宏观角度把握研究对象,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互为补充。《中国儿童文学史》注重将文学置于整个人类精神产品语境下进行考量,研究儿童文学,着眼点不仅仅在儿童文学,而是将儿童文学置于人类文学大系统下进行探讨。其五,丰富的插图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中国儿童文学史》包含着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丰富了本书的阅读体验和读者的直观享受。如中国自明代就开始的童话书记录,其中的明代《日记故事》(1542年)图片从国家图书馆典藏部获得,该图片第一次为读者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