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国风动画与动画“中国性”的再发现
来源:中国艺术报 | 王玉玊  2021年04月22日21:44
关键词:国漫崛起

提及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动画作品,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自20世纪50年代起创作的一批优秀动画作品。1958年,上美厂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彩色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充分吸收了中国民间皮影戏、北方剪纸艺术的审美风格; 1960年,上美厂又创造了水墨动画的新工艺,制作了将传统水墨画与动画技术相结合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与《牧笛》。此后,上美厂制作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九色鹿》《葫芦兄弟》《宝莲灯》等经典动画作品,形成了基于国画、皮影戏、剪纸、敦煌壁画等中国传统视觉艺术审美的独特动画风格,明显区别于欧美及日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随着上美厂创作数量减少,这种中国风的动画作品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直到2015年,国产3D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带来了被称为“国漫崛起”的国产动画发展潮流,国风动画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于国产动画“中国性”的再发现成为国产动画发展的一个内在目标。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开启的“封神宇宙”,代表了商业大制作国风3D动画的最高水准,《大鱼海棠》《大护法》《妙先生》《罗小黑战记》则探索着国风2 D动画的发展道路;网络动画中,《一人之下》《大理寺日志》《天官赐福》等依托于出色的网络文学、网络漫画原案故事,获得广泛关注,2D动画《雾山五行》与使用三渲二技术(3D建模,2D渲染)的《枕刀歌》等原创动画则力图将画面做到极致。

但2010年以来的国风动画,显然并非对上美厂传统的直接继承,而是在充分内化了日本2 D动画与迪士尼2D、3D动画电影的技术手法与审美风格的基础上,首先在网络空间中发展起来的动画类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白蛇·缘起》中看到一众主人公都有着典型的迪士尼式面孔,黄皮肤、黑头发的许仙与白蛇,五官与表情却全然是美国式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在中国神话世界中融入了西方魔幻设定下的妖怪形象,形成了“东方玄幻”的独特世界设定类型;《罗小黑战记》大电影以人妖共处的世界观,吸纳了太上老君、哪吒等中国经典神话形象,讲述的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日式羁绊故事。2010年以来国风动画的意义,恰恰是在借鉴日美成熟的动画工业体系与创作技术的前提下,重新发现中国动画的独特视觉要素与故事类型。

因此,“国漫崛起”的首要意义,不在于“国风”而在于“动画”,一批出色作品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动画行业具备了制作具有优秀工业水准的动画作品的能力(尽管可能还达不到批量生产的规模水平)。《罗小黑战记》大电影在日本上映后,以5.6亿日元的票房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海外发行的票房纪录,并在日本2020年度动画电影票房榜中排名第9。《钢之炼金术师FA》的导演入江泰浩、《蜡笔小新》的导演本乡满、配音演员内藤有海等日本动画业界较有影响力的从业者都对这部作品给出了高度评价,特别是战斗部分的作画与分镜得到了一致好评。《罗小黑战记》在2D动画大国日本的亮眼表现,有力证明了这部作品的技术水准。2011年起连载的网络动画《罗小黑战记》是一部具有较强“作者动画”特征的作品,由独立动画制作人MTJJ及其工作室(北京寒木春华动画技术有限公司)制作,粗描边填充纯色色块、以层次丰富的蓝绿色调为主的独特画风,天马行空、叙事空间广阔的世界设定,萌且有趣的人物设计都帮助《罗小黑战记》确立了自身区别于3 D商业大制作的国产动画创作之路。同样具有“作者动画”特征的《雾山五行》则由林魂一人兼任了导演、编剧、作画监督等几乎所有重要角色,风格化且极具张力的水墨线条战斗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于故事与人物,更加专注于探索动画视觉表现的可能性。《枕刀歌》充分利用了三渲二技术动作流畅的特点,将每集一场的打戏视作重头戏,充满老武侠风味的硬核战斗调用中国武术的招式特点,既有行云流水般的顺滑,又能做到打击感十足,可以说是目前国产动画中写实风格打戏的最高水准。

当然,动画的技术显然不止于视听层面,还应包括编剧技术。相比于视听技术,编剧在目前的国风动画中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短板,如果说本就将重点放在了视觉表现方面的《雾山五行》和《枕刀歌》缺乏一个好故事尚可原谅,那么已有小说、漫画原作的《天官赐福》《大理寺日志》等,故事呈现虽然都有亮点,但普遍不及原作就是无法忽视的缺陷了。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大鱼海棠》的情节薄弱几乎是共识,《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略有进步,但又落入了好莱坞大片式的程式化故事的窠臼,价值内核的传达不够明晰和稳定。

视听技术的进步与编剧技术的相对弱势,决定了国风动画所探索的动画“中国性”,首先主要在视听层面展开。《姜子牙》的片头2D动画虽然只有短短2分钟,却异常出色地呈现出这种探索的成果。这段动画使用玄、赤、赭为主色并辅以描金,庄重的色彩带来的力量感沿着写意化的流动线条奔涌,人物形象颇有上美神韵,也会让人联想起2005年的电视动画《哪吒传奇》。除《姜子牙》外,《大鱼海棠》同样以中国红作为主色调,对于福建土楼的审美化呈现令人印象深刻;《大护法》与《妙先生》复活了上美厂曾在《葫芦兄弟》等作品中反复使用的摄影机横向水平运动叠加散点透视背景的设计,呈现出类似于中国传统卷轴画的视觉形式。总体而言,相比于3D(或三渲二)动画,国产2D动画率先找到了中国风格在动画作品中切实可行的呈现方式,这可能与中国传统视觉艺术自身的特征有关,也可能受惠于与中国文化更具亲缘性的日本2D动画的启发。

国风动画的故事也并非全无优长,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网络动画《一人之下》虽然是都市异能题材,却在故事中融合了“修仙”设定,扎实而精彩的故事与人物背后,有着道教文化的丰富内涵。无论是以“先天之炁”为基础的修炼体系,还是对于符箓、雷法等道教元素的使用都有本可依,甚至冯宝宝、王也等人物的性格与特质也暗合于道家传统的精神气质。《一人之下》还试图在故事中呈现北京、川蜀等地的地域市井文化,在主题曲与插曲中大胆使用信天游、京韵大鼓等传统民歌、戏曲元素。尽管对具体地域特征的实际表达大多流于表象,但确实为作品带来了“接地气”的生活质感。相比于从概念入手的许多国风动画剧本,《一人之下》将故事是否精彩好看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与中国风格的创作路径显然更加可取。

随着传统文化热成为潮流,中国的各个文艺类型实际上都在进行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国风创作实践,而国产动画无疑是其中最为成功的领域之一。国风动画确实成为国产动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创造了具有原创性的视听风格,并为国产动画获得自身的独特性与合法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