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谈凤霞:与时俱进的现实关怀和创作风尚 ——2020年江苏儿童文学创作综述
来源:江苏文学(微信公众号) | 谈凤霞  2021年09月06日23:26

2020年,江苏儿童文学作品在各种评奖中“花团锦簇”,如:黄蓓佳的《奔跑的岱二牛》、杨筱艳的《荆棘丛中的微笑:小丛》获第七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第七届江苏紫金山文学奖中的儿童文学奖颁给了五部儿童小说,包括祁智的《沿线》、章红的《白色的大鸟》、曹文芳的《牧鹤女孩》、荆歌的《诗巷不忧伤》、马昇嘉的《班上来了“蒙面客”》,韩青辰的《因为爸爸》获荣誉奖;在第十届金陵文学奖中,黄蓓佳等多位儿童文学作家获荣誉奖,章红的长篇小说《唐栗子和他的同学们》、祁智的短篇小说《大鱼》、韩开春的散文集《与兽为邻》分获儿童文学大奖、佳作奖和优秀奖;赵菱的《我的老师乘诗而来》获得首届“长江杯”中国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一等奖;许敏球的《1937少年的征途》、沈习武的《小塘主》获第三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储成剑的《少年将要远行》获第二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赵菱的散文集《红蜻蜓,我的红蜻蜓》、曹文芳撰文的绘本《我们都是朋友》获冰心图书奖;龚房芳童话《星星鹿》、苏梅的诗歌《漏了(组诗)》获首届谢璞儿童文学奖;嵇绍波的《在一本书里耕耘》获金近儿童文学奖;等等。此外,一些没有参与评奖或未获奖的“花果”也呈现了各自安静生长的姿态,亦有其用心酝酿的独特芬芳。

一、现实主义小说对战争历史与社会主潮的聚焦

在这个叙事时代,儿童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是每年最为丰富的收获,本年度有两类题材的创作尤为突出:一是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题材,一是关于新农村的现实题材。

自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以来,抗战题材小说频繁出现,本年度有三位江苏作家出版了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儿童小说:杨筱艳的《荆棘丛中的微笑:小丛》、许敏球的《1937少年的征途》和赖尔的《女兵安妮》。这一大屠杀历史因为过于沉重,中国当代的儿童文学鲜有涉猎。《小丛》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是战火中的南京与重庆,从大屠杀前夕的南京写起,之后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小丛一家逃难到重庆的经历和学徒沈旭生留在南京的经历相互交织,到抗战胜利之后重又在南京汇合。小说通过小丛、虎子、沈旭生等孩子的视角来见证南京大屠杀、难民大逃亡、重庆大轰炸等重大历史事件。作者以单纯的儿童视角去见证那充满苦难的岁月,同时也将人间的温情、人性的光芒和纯真的童心闪耀其中。作者用丰富的文学性细节去生动地展现历史,也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1937少年的征途》以抗战时期南京沦陷为背景,采用少年洛桐第一人称的受限视角进行叙事,从对战前的安宁生活的悉心描摹转至对战争灾难的沉痛刻画,以两个相依为命的少年一路流亡的遭遇来见证和挞伐日军侵略的罪行,讴歌中国军民的舍身为国的气概,也表现了少年在战火导致的家破人亡和颠沛流离中的爱恨情仇和性格成长。故事中融入了中央大学动物西迁的史实,将虚构的少年逃亡征途和这一历史事件结合,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女兵安妮》从一个外国女孩安妮的视角描写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和她的抗争。作品剖析战争给儿童造成的心理创伤,揭示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闪光,塑造了国际战士形象,弘扬反侵略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曲党领导下中华儿女与国际友人前赴后继、并肩为世界反法西斯而战的英雄赞歌。对于南京大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写作尝试,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战争书写中的重要创造。

现实题材中逐渐蔚然成风的是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农村书写。黄蓓佳的《奔跑的岱二牛》突破了她以往的创作路子,汪政指出:“她忠实于生活,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观察中国农村的变化与农村儿童生活,给出了另一种文学表达。” 小说以社会转型和江南新农村建设为时代背景,以农村少年岱二牛捡到来红草坝村的游客丢失的手机后去归还失主的事件为线索,他在乡村和城市间奔走,由此联结起各色人等和各自的生活,展现了真实而丰富的新农村风貌,也涉及城乡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思考乡村秩序和精神的重建问题。小说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描绘了儿童生活于其中的成人世界,节奏明快而笔力深厚。《少年将要远行》是储成剑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以江苏海安李堡为故事发生地讲述改革开放浪潮中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从少年视角呈现改革开放的时代语境和社会生活的嬗变,也以深细的笔致呈现里下河地区鲜明的地域风景、民风民俗和乡村日常生活中的温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文化韵味。吴义勤认为“此作品的丰富性超越了儿童文学本身的意义,还具有社会学与文化学的意义”。王巨成的《幸福像花开》着眼于“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塑造了一个“扶贫爸爸”的形象,创作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去了解他们的父辈、祖辈已经做过的以及正在做着的事,中国人的精神需要他们去传承,需要他们去发扬光大”。余今的第一部长篇儿童小说《上马镇的夏天》是展现农村现实风貌和少年心理成长的日记体长篇小说,对于主人公情感的转变处理得自然熨帖,并通过少年视角呈现大学生投身农村建设及新农村蓬勃发展的时代成就。

反映时代风貌的另一类新题材关于海军及其家庭。赵菱的《乘风破浪的男孩》讲述十岁男孩秦海心的成长,他被海军爸爸要求参加严格的水上帆船训练,在拼尽全力的帆船竞赛中成长为赛场上和生活中的强者,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海军父母对大海的热爱、对祖国人民的忠诚守护和奉献精神。南通作家张剑彬的《爷爷的螺号》塑造了护航军人的儿子浩浩及其家人坚定果敢、孝老爱亲的形象,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护航军人及其家人致敬,也从侧面反映国家振兴乡村经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方针,贴合当下主旋律。涉及地域和民族文化题材的小说有赵菱的《梨园明月》和邹凡凡“奇域笔记”系列中的第8本《羊皮纸地图》。前者描绘河南孩子对豫剧的热情和努力,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多角度反映新时代的乡村精神和乡村儿童的生活、情感与梦想,艺术上追求中国韵味。《羊皮纸地图》沿袭了此系列“文化加悬念”的范式,巴黎少年维克多和中国少年在丝路古道上揭开地图上的秘密,发现那些来自东西方相遇且相知的人们留下的印记。此外,邹凡凡继续出版“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多部。

乡土儿童文学是江苏儿童文学的一大板块,本年度持续性增长。苏北作家沈习武的《小塘主》一反儿童小说呈现温情脉脉的家庭情感面貌,直面生活中尖锐的父子矛盾,深刻地探讨父子关系,传递积极向上、互相尊重的正能量。这个苦难中的成长故事角色鲜明,真实还原乡村生活景象,使得情节更有现场感和说服力。胡继风的《长命锁》是其“野蔷薇成长系列”中的长篇,以早早寻找妈妈为主线,串联起偏僻的农村和繁华的城市、记忆与现实、家人与师长及社会上众多人物,“既有生存的艰辛和凝重,又有生命的关怀和暖意,从而使小说显示出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 。

苏州籍作家的小说创作大多较为注重地域色彩。跨界写作的荆歌出版“童年记忆”系列(《记忆开出花来》《记忆结成蚌珠》《记忆破茧而出》)和“童年课”系列(《音乐课》《美术课》《语文课》)以及《他们的塔》。《他们的塔》循着苏北少年大皮到苏州笠泽镇的姨妈家参加表哥婚礼的经历,舒徐地展开一幅江南风俗画卷,呈现生活和人性的丰富和复杂。小说总体色调较为单纯明朗,“是对生命本有的淳朴善良的纪念,但并不意味着因此而遮蔽曾经蒙受的伤害,而是意味着在对生活的承受中感知生命的美好。” 高巧林的《琴弦上的童年》可看作是之前《草屋里的琴声》的姊妹篇,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江南水乡为背景,讲述三代人传承锡胡艺术的故事,描绘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展现胡琴魅力、孩子纯真善良的心灵和坚定的艺术追求。殷建红的“梦寻江南系列”包括《水天堂》《外婆桥》《姚家弄的猫》,从儿童的视角提炼日常生活,内涵涉及时代、文化、人情等,故事发展中插入了水乡民俗传说和苏州评弹等加深文化底蕴。王一梅的“乡愁里的童年”系列包括《合欢街》《校长的游戏》《童年的歌谣》,从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维度写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展开较为全面的童年成长生态,传递关怀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呼唤,给孩子力量去化解生活的阴霾。

家庭和校园题材也是儿童文学中常开不败的花圃。徐玲出版了《别把妈妈藏起来》《老男孩》等,《老男孩》主要着眼于“养老”问题,小说涉及的社会背景包括空巢老人的孤居独处、中小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中年人工作生活的压力等现实问题,作者更多地照着生活的逻辑去叙述,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秦爱梅的《月亮湾的两个世界》细腻朴实地讲述女孩花儿的成长,她在生活中遇到了种种磨难,但能想办法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校园小说方面,程玮出版了 “海龟老师”系列的第十册《斑马汽车》,将孩子的诚实与担当纳入小说议题。苏梅的《过山车》讲述小学生之间的友谊,生活细节中深藏了爱与善以及人生的体悟,呈现给儿童清冽甘甜的生活愿景。郭姜燕出版了“嘘,老师来了”系列和短篇小说集《来了一只猫》,张小鹿出版注音版“谷豆豆校园故事系列”四册,后者用平易的语言讲述刚上学的小男孩的生活和心理成长故事。顾抒的《嘘,我只告诉你》体式新颖,是校园悬疑多结局互动故事。她创作了12个没有结尾的悬疑校园故事,让小读者填补故事结尾,之后再跟作者本人的结尾和征集的其他孩子们写的结尾相对照。这种类型集趣味性、互动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旨在激发小读者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传性质的长篇儿童小说有两部:王忆的《冬日焰火》和谈凤霞的《守护天使》。《冬日焰火》中的主人公小冬以作家自身为原型,讲述她的童年故事以及一个苏北家庭在时代变迁下从苦难中收获的感动。小冬的生命历程和人生体验包含了个体的期待与绝望,也反映了周遭的世态炎凉,最为动人的是主人公面对苦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和超越苦难。小说文字细腻流畅,叙事本真质朴,具有励志意义。《守护天使》是以作家和自己孩子的故事为原型创作的亲子共读作品,是关于“家”和“岁月”的故事,小说文体新颖,每一章故事结尾用顶针格的诗句衔接流转。“小说中自然晓畅的语言、温情柔软的格调、精巧别致的形式,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作家对流浪动物、失忆症老人、自闭症儿童等社会性话题的关注,对成长、爱与生命的深沉思考,又赋予这部作品丰厚的情感张力和丰富的哲学内涵。” 

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也有一些高质量的成果。马昇嘉发表短篇小说《歪打正着》《不欢而聚》《一枚钻石戒》《爷爷的第二故乡》等,技法朴素,语言诚挚,展示了儿童纯粹的童年状态与真实的成长烦恼。身为公安警察的韩青辰的小说聚焦于英模和民警,短篇小说《广场上的鞋》讴歌英模亲属为国家和平、人民幸福做出的牺牲与奉献,中篇小说《池边的鹅》反映乡村留守女童的成长危机与困境,颂扬民警扶危济困的精神。田俊发表《贬词褒用可以吗》和《曲终奏雅》,行文语气坦率又谐谑,后者从侧面反映了奔赴疫区的“逆行者”医生爸爸的担当。祁智的《作文课》以成人为叙事者,生动描绘大作家给孩子和家长们讲作文的“闹剧”场面,在铺垫和对比中注入情感的分量。余今的短篇小说有《从一到无穷多》《南边的天空》《皮匠老夏》等,其中《从一到无穷多》获第九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故事中我和虫子做朋友的构思和描写颇为出彩,但是人物转变缺乏铺垫。杨海林的短篇小说《鱼摸子》《盲眼羊》《小黑》《腊狗》写出了动物的鲜明个性和令人唏嘘的命运,笔法质朴,散发粗犷的乡野气息。

二、童话幻想对现实的映照和成长的关注

本年度的童话创作中,多部长中篇童话采用了一种共同的手法,以角色“变形”作为构思的核心。金曾豪的新作《乌鸦开门》是一部将现实的动物世界和奇幻的少年之旅相结合的长篇幻想小说,作者将这一文体定义为“志异小说”,男孩贺大宝的父亲迷恋赌博而导致家破人亡,为了阻止父亲去赌博,无助的大宝请求有仙法的白鹦鹉把他变成一只乌鸦,从而开始了一场寻找自由、也是明白担当的旅程。这一“变形记”是男孩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遁,在抽离之后对之有着更为冷静的审度,并重新发现自己对于人间温情的感怀。乌鸦的世界也折射了世态,拉克、格格等乌鸦的个性和选择反映了人性中的自私与迷误,而大宝从人变鸦到从鸦变人的两次不同选择则体现了少年在困境中的探索和找到价值基准之后的成长。相比德国普鲁士勒的《鬼磨坊》中徒弟变乌鸦的哥特式故事的复杂性,显现出更多聚焦于现实观照和批判的单纯性。另两部同样有着“变形”这一构思的童话是是郭姜燕的《果然镇的熊先生》和徐玲的《妈妈变成了一条龙》。刚刚搬到果然镇的“小耳朵”结识了熊先生等平凡而又有些奇怪的人,他一点点揭开了秘密,原来居民是为了躲避人类伤害而幻化成人样的动物。故事想象独特,情感丰富而温暖。《妈妈变成了一条龙》讲述成人的变形,妈妈以一条毛毛虫变成龙的力量引领儿子学会勇敢,唤醒孩子对亲情的珍惜,在似真似幻的故事中传递爱的真谛。

富有诗意、哲理和文化内涵的长篇童话有万修芬的《收集名字的小孩》和孙丽萍的《我的风朋友》等。《收集名字的小孩》讲述孤僻女孩立夏被无暇顾及她的父母送到乡下的外公家,在和乌有一起收集名字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亦真亦幻的人和事。故事的核心是“收集名字”,“命名”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命题。立夏收集名字的过程是与外部世界奇妙关联的过程,同时也是她成长的过程,童话中充满奇特的想象,有温度和深度。《我的风朋友》是一个时空穿越类型的故事,安静孤单的女孩林小兔陪同小南风一缕来自宋朝的小南风穿越时空去寻找昔日的绣花姑娘,一路上经历了曲折和奇险,在这奇妙的时空旅程中,感知人间的温暖和善意,收获友谊和成长。作品笔调轻盈流畅,故事中融入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陶瓷、刺绣、诗词、书画以及茶文化星星点点地散布其间,传递出中华文化的古雅神韵。顾抒继续创作《白鱼记》系列第6本《无名》,小说情节扣人心弦,融汇了武侠之气和风雅之韵,也蕴含哲思。苏梅创作了“彩虹花”文学书系列的中篇童话《神秘老猫》《飞天快递》,后者是传统文化和科学幻想、现代童话的结合,传递了鲜明的善恶观,她追求文字叙述有韵味、故事内容温暖动人又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顾鹰出版童话集《阁楼上的熊皮外套》《爱思考的小椅子》《你好,毛茸茸》,短篇《失落博物馆》获第二届“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铜奖。黄蓓佳认为她的童话“构思有出奇制胜之妙,文笔温暖瑰丽,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丰富绵长。”《你好,毛茸茸》故事新奇灵妙,摘一颗星星当宠物,每天用温暖的句子喂养它,作品呈现出散文诗般的意境和语言。《我讲笑话给你听》用轻灵的童话形式表现如何面对错误、跨越黑暗的沉重又严肃的主题。另有一些作家也出版了童话集和寓言集,如龚房芳的《我们只优待一只熊》《田鼠先生的大麦茶》《狐狸镇的新闻》《总有一个吃糖的理由》等、王一梅的《纸蝴蝶》、沈习武的《狐狸邮差》《心里的光》等。沈习武的短篇童话《遇见狐狸的小老鼠》获得了“第二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银奖,情节在反复中递进,语言简明,体现出幼儿文学单纯的审美性。钱欣葆发表寓言童话作品二十多篇,出版三本繁体版寓言集《啄木鸟兄弟》《刺猬的秘密》《小象想出名》,在中国台湾和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发行。他的作品提炼生活智慧,给人以教育和启迪。赵菱短篇童话《星孩子、梦孩子和风孩子》获第五届读友杯作家组优秀奖,余今的《流浪者手记》获全国“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优秀奖,《偷猎者》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新作奖。任小霞在《小溪流》《中国校园文学》《读友》等刊物发表《哑山》《阿简的生日愿望》《独角之谜》《一罐子清风》等童话和幻想小说。周彩虹的20集童话《林小小的秘密基地》和15集童话《达汝的水果娃娃》在《少年百科知识报》连载,以有趣的童话故事来讲述知识。

三、儿童散文、诗歌与绘本中的时代与心声

本年度儿童散文创作的题材、风格、作者类型较为多样。丁捷的大散文《初心》(青少年读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去感悟历史和审视自我,把“不忘初心”引入人生,挖掘其意义,语言亲切率真。巩孺萍的散文集《童年岛》用轻盈、朴素而又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童年岛上让她刻骨铭心的人事和风物,这既是她个人的童年史,也折射了她家乡的地方史,反映了一代人的生活史。作者在再现儿时的美好之时,并不过滤不快和无奈,也不回避残酷和丑陋,将生活以其本色的面貌原汁原味地呈现。隔着时空距离,成年后的作者回望童年的目光中既有热烈的眷念,也有冷静的审视,文笔自然,情思并举。韩青辰的散文集《呢呢喃喃》以依恋之情回忆在苏北乡村度过的童年,讲述周遭的人事和自身成长的酸甜苦辣,动情地写早逝的爷爷、坚韧的奶奶,满身书卷气的爸爸,体现了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对童年成长的滋养。作者说:“捕捉生命之光、人性之光、生活之光,是我这些年钻在文字森林里始终在做的一场努力。” 写作这些呢呢喃喃的文字,让她找到了生命的源头活水,创作起来轻松自在,文字也如行云流水。韩开春持续创作博物散文,《它是兽,却像鸟一样飞》获第十一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他的“少年与自然”系列主要集中于草木虫鱼鸟兽,涉及乡村、童年、自然、生态。作者崇尚清新、活跃的自然生命力,反思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泥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调动文学、史学等积累,力求将博物类散文写得丰盈饱满,铺展出乡村朴素而又蕴藏奥秘的风土画卷。这些平中见奇、小中见大的博物散文,能激发读者对于寻常视若无睹的风景风物的好奇之心和探察之举,触发读者与作者之间心弦的共鸣。章红的随笔集《写作课——像作家一样生活》的核心理念是“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像作家那样去观察与记录,回忆与想象,诚实勇敢地去书写生命中的诗与故事。”此外,多位作家在刊物上发表单篇散文,如张寄寒、田俊、任小霞、龚房芳、吕红梅、加映、董玥等。于1983年开始创作儿童文学十年的张寄寒自2008年起又重返儿童文学领域,发表小说、散文有八十多篇,有多篇入选《中国儿童文学年度选》等读本。本年度在《少年文艺》《东方少年》等刊发表《母亲的“雪里蕻”》《童年的家书》《贩米记》等,呈现记忆中久远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情感真挚。

本年度儿童诗歌的成果不够丰富,任小霞出版童诗集《笨蘑菇》,诗行间闪耀着童心。另有一些作家的儿童诗歌零星地发表于报刊。在所有体裁中,儿童诗歌更能彰显儿童作者独特的气息和才思,江苏的《少年诗刊》登载了多篇江苏中小学生的诗歌。比较集中呈现的是南京籍高中生孙清越的诗文集《点雪为火》,第一辑“行走四季”收录了近七十首诗歌,这些抒情诗意象丰富,轻盈多姿,节奏有致,且感性与理性并存。她在写景抒情之外也有对于人生和成长的体悟,《点雪为火》一诗的前两节生动描绘“雪”与“火”的不同境遇与情调,之后转向成长是“点雪为火”般的蜕变:“岁月/蹲在窗外的枝头/凝视风景荏苒/弹指一挥,点石成金/我站在十七岁的初春/眺望原野飒爽/嫣然一笑,点雪为火”。这些诗歌的风格或细腻灵秀或跳脱潇洒,闪耀着充满自信、激情和勇于求索的青春情怀,可以看作是一种情思并重的“少年诗歌”类型。这部诗文集中也收录了她一百多篇随笔,对于自然、社会、艺术等风景的谛视和思考使其笔下既有朴实的质感,也有飞扬的灵性,流淌温存的情意和遐思,体现了清新俊逸的少年风采。另一部来自少年作者的创作是无锡籍女孩朱夏妮的《新来的人:美国高中故事》,记录了在美国读高中的学习经历和生活体验,描绘不同老师的形象,也涉及海外华人学生的身份认同压力。叙事文笔自然,没有过多修饰和雕琢,多从小事出发来分析一些现象和问题,表达面对不同文化的思考。

2020年初爆发的武汉疫情成为了绘本的一种时代性题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在疫情爆发后,紧急策划和出版了 “童心战疫——大眼睛暖心绘本”系列,多位江苏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参与其中,如赵菱撰文的《爷爷的十四个游戏》、张晓玲撰文的《九千毫米的旅行》、周翔插画的《“躲”起来的妈妈》。这一系列绘本以儿童视角聚焦战“疫”过程中不同家庭的感人故事,充满童真情感和人文关怀,引导儿童应对危机,感悟人间大爱。这一系列绘本很快输出了十多个国家的版权,这一出版主题体现了江苏少儿出版人的责任担当。由江苏儿童文学作家撰写的绘本另有张晓玲的《爸爸,生日快乐》、龚房芳的《鼹鼠先生捡到一朵有香味的花》《呜呜呜,哈哈哈》,曹文芳的《牧鹤女孩》、冯云的《等》、苏梅的《神奇数学营》和《趣味玩数学》等。龚慧瑛的诗歌体绘本《向书致敬》(小海/图)获首届东方娃娃原创绘本奖“主题奖”三等奖,作者以唯美的诗歌表达了一位从业三十多年的文字工作者对书的敬与爱。她用了许多形象的比喻来点出书给读者带来的种种美妙效用,尤其是运用了许多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典故,逐层深入、充满深情地号召孩子们投入书的怀抱。杨海林撰文的绘本《哼将军哈将军》被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改编成幽默小品上演。

江苏插画家创作的绘本作品有:朱成梁为高洪波撰文的《上山打老虎》绘制插画,图画借鉴了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形象,让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气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妙趣横生的画面增强了儿歌的诙谐幽默感;王祖民为汪曾祺作品绘图的《仓老鼠和苍鹰借粮》,王祖民用国韵画风加印章艺术把汪曾祺笔下的民间故事表现得幽默灵动;贵图子与作家鲍尔吉原野合作的《马头琴的故事》,用细腻的肌理增强图画的如梦似幻感,传递出悠远的况味;周尤为吕丽娜撰写的《妖怪时钟》绘图,以诙谐的造型对角色进行了生动的拟人化处理,鲜艳跳跃的色彩烘托出了欢乐和奇幻的气氛。英国华裔画家郁蓉插画的《李娜:做更好的自己》,由阿甲撰写网球冠军李娜的成长故事,画家用活泼鲜亮的色彩来表现李娜的追求梦想和拼搏的激情,传递励志的感染力。

总体而言,2020年度大部分江苏儿童文学作品体现出对儿童生活的现实处境尤其是时代主潮的关注,但是如何以文学处理时代性问题,如何持有作家自身的主体性,需要作家们有更多的沉淀和蒸馏。《鼠疫》作者阿尔贝•加缪在其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名为《艺术家及其时代》的演讲中谈到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领会:“面对时代,艺术家既不能弃之不顾也不能迷失其中……艺术家正是在选择分享普通人的命运的时候肯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艺术的目的不在立法和统治,而首先在于理解。”唯有理解深透,才有深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