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中绽放的金色小花 ——《孩子剧团》创作手记
30年前,我的第一本儿童散文集《飞翔的蝉声》出版时,收录了一篇叙事散文《遥远的星空——郭沫若与孩子剧团》,这是我第一次写抗战中的“孩子剧团”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就一直留心并搜集有关孩子剧团的史料。
1937年8月13日,日寇在上海市区疯狂轰炸,把侵略战火从华北地区和黄河两岸扩展到了江南地区,制造了惨烈的“八一三”事变。大片大片的平民住房毁于火海,无数家庭家破人亡、背井离乡,更有许多孩子流落街头,成为孤儿和流浪儿。
孩子剧团是“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派专人组织、照顾和领导的一个儿童团体。当时,这些失去家园的孩子都住在一个临时的难民收容所里,有来自沪东的临青学校的孩子,也有沪西的绍芳小学、余日章第三小学的学生,加上几个童工和小流浪儿,另有几个是革命者的子弟。党组织派人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于1937年9月3日正式取名为“孩子剧团”,一边照顾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一边给孩子们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鼓励他们要不怕困难,团结起来,为全国抗日救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孩子剧团有二十几名小团员,大都来自贫苦人家,年龄最大的才19岁,最小的只有8岁。孩子们小小年纪就饱尝了家破人亡的痛苦,一颗颗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同仇敌忾的种子。在党组织的照顾和教育下,孩子们不怕艰苦,不惧风雨,更不怕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汉奸的搜查与恐吓,经常走上街头演戏、唱歌、贴标语。栖身在条件简陋的收容所里,但童心依然灿烂光亮,他们在收容所里办壁报、教难民识字和唱歌,就像一棵棵坚韧的小树,在战乱的炮火和时代的风雨中顽强地成长着。
孩子剧团在上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当时,周恩来副主席听说了孩子剧团的情况后,高兴地称赞说:“好啊,孩子们的抗日精神,不正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吗!”他细心地嘱咐上海地下党组织,要全力关心、照顾和保护这些孩子。
1937年冬天上海沦陷后,遵照党的指示,大批党员撤退到了武汉,有的去了延安或苏南游击区。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吴新稼(又名吴莆生),把孩子剧团从沦陷区转移到大后方武汉。当时,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人王洞若郑重地对吴新稼交待说:“新稼,你要把这二十个人培养成共产党员,那是很有意义的事。”吴新稼和另外三位年轻的同志一路照顾护送孩子剧团乘轮船离开上海,沿着长江辗转到达了武汉。因为长途跋涉,孩子们风餐露宿,甚至要忍饥挨饿,还要时刻躲避敌机的轰炸,到了武汉后,小团员们个个面黄肌瘦,疲累不堪,有的还生了病。此后,孩子剧团在党的领导下,辗转武汉、重庆等地,投入到全国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战火烽烟八千里”,少年的脚步踏着破碎的山河大地,勇往直前,百炼成钢。
1941年皖南事变后,为了保护这些“红色种子”,保护这支年轻的革命力量,周恩来又一次作出指示,让地下党组织帮助孩子们尽快疏散,有的被送到了延安,有的被转移到其他爱国团体,有的送进学校继续读书深造。孩子剧团作为一个“少年奋斗者”群体,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
儿童文学作家陈模先生于1937年9月在上海参加了孩子剧团,当时年仅14岁,第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春天到了革命圣地延安。1980年,陈模取材于孩子剧团史实,创作了30余万字长篇儿童小说《奇花》,大概是孩子剧团的成立始末和整个经历,第一次以长篇儿童文学的面貌进入读者的视野。1995年,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出版了陈模、曹大庆编的一部《孩子剧团抗战儿童戏剧佳作选》,收录了孩子剧团当年排演过的《帮助咱们的游击队》《捉汉奸》《复仇》《团结起来》《乐园进行曲》《秃秃大王》等儿童街头剧、哑剧和童话剧的剧本以及当年一些小演员和编创者的回忆。1996年7月,孩子剧团史料编辑委员会以非卖品的方式,编印了一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孩子剧团史料汇编),有五六十万字之多,这是孩子剧团方方面面的史料文献的集大成者。1998年9月,当年担任过孩子剧团负责人和团长的许翰如先生,出版了回忆录《大海浪花——回忆孩子剧团的战斗生活》,也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一笔可靠的史料。以上几种文集,当然并非孩子剧团史料的全部,却是最为详实和宝贵的几种。
为了铭记孩子剧团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光荣历史,传承红孩子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1986年4月,一个名为“新孩子剧团”的少年艺术社团在武汉成立。新孩子剧团设在武汉的小学名校长春街小学,校园里矗立着一座“孩子剧团塑像”,还有一个“孩子剧团陈列馆”,迄今已有2万多名小学生做过“新孩子剧团”团员。
在披阅过大量的史料,数次盘桓在武昌昙华林和“孩子剧团陈列馆”里之后,我感到自己多年前就萌生过的、重述孩子剧团的故事的念头渐渐清晰。陈模创作于40多年前的《奇花》,如今已成为当代儿童文学的一部经典名作,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作为儿童小说,篇幅似乎有点过长。我想,在充分尊重孩子剧团的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能不能用十来万字的篇幅,用今天的视角和历史观、价值观,重新构思和再现这个故事呢?这是我计划中的长篇儿童小说《孩子剧团》的创作初衷。
创作长篇小说,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与定力。在小说没有完成之前,恰逢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王泳波社长向我约稿,希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日子里,能把孩子剧团的故事,作为该社“童心向党”出版项目中的一册,先用图画书的形式讲述给今天的小读者们。责任编辑陈艳梅随即选择了年轻的插画师徐文升来为这个故事绘制插画。于是,图画书《孩子剧团》先于小说跟读者见面了。
孩子剧团的真实故事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共产党与国民党顽固派之间的斗争、未成年的孩子们在战争阴影下的生活与成长、共产党人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去追求光明和理想等,要在一本图画书仅有的3000字的篇幅内生动而完整地呈现这个故事,无论对文字作者还是插画者,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如何取舍史料,如何剪裁故事情节,如何突出身处战争阴影下的少年们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和国难当头的火光中,同仇敌忾、奋起抗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这些都是我在创作中必须严谨地思考、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思路”与“文心”。
美好的故事就是光明。我希望小读者们能在这本图画书里找到某种光明,能从这些少年奋斗者的身上,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虽饱受挫折,却依然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浴火重生的精气神。正如当年孩子剧团的小团员们刚抵达武汉时,作家茅盾给孩子们的题词中所言:“谁对于民族前途抱悲观的,请看看这一队冲开了敌人的炮火的勇敢、天真、活泼的未来的中国主人!”记得在约稿时,王泳波说到过希望能写成一本英诺森提的《铁丝网上的小花》那样的图画书,我认同这个期待和“标准”,“孩子剧团”就像是在战火中绽放的一束金色小花,一簇浸润着奋斗的血雨的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