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阅读出版年终盘点:“浙”一年,与书为伴
浙江书展现场。 记者 袁佳颖 摄
眨眼间,2021年就要结束了。
回望这一年,浙江人与书,有了更好、更新的关系;不断发展的浙江出版力量,为全民阅读时代持续供给精神食粮。
今天,记者盘点这一年浙江出版领域的部分大事件。让我们共同领略文化浙江建设的新成就,回味这与书相伴的一年。
红色基因始终与时共进
优秀的出版物紧跟时代、反映时代、记录时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众多聚焦建党百年的主题出版物纷纷涌现,深深触及每一个浙江人的“红色根脉”。图书以其特殊的方式,将时代印记如珍宝般封存在纸间——
红旗出版社出版的《瞬间:重返浙江红色现场》,记录了100年来在浙江发生的党史故事,用一个个“瞬间”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在之江大地上的百年征程,让读者触摸到那宏大又饱含细节的历史现场。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红船故事》,以多格连环画的艺术形式,描绘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讴歌了一大批为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上下求索的伟大人物。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从‘浙’里看百年党史”系列出版物全方位回顾了党领导浙江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
“共和国功勋”丛书、《陈薇院士成长记》《陈立群:我在苗乡当校长》《改革先锋谢高华:一个勇于担当的共产党人》等出版物则带领读者来到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面前,聆听他们的故事。
战“疫”也是这一年的重要主题。一册《战“疫”2020——浙江抗击新冠肺炎全景记录》将医护人员脸上的口罩勒痕、与家人道别的不舍、隔着玻璃的亲吻……通过311幅摄影图片,生动地记录下了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在战“疫”过程中的感人瞬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为该书写下序言,感叹“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越挫越勇的精神力量”。浙江省第一批援鄂重症肺炎诊疗国家队领队陈作兵阅读本书后深有感触。在武汉,他们成立了只有4个人的浙江大学支援武汉抗击重症肺炎临时党支部。作为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服务人民、迎难而上,是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红色的种子,栽下,又结果。
由省委宣传部、团省委指导,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联合发起的“新青年说”大型融合主题阅读活动遍及全省,贯穿全年,借助多彩多姿的红色主题书籍探寻百年党史、百年家史,将一段段个人的回忆集合成群体的记忆,体悟着美好生活背后的时代变迁、风雨历程。
在杭州举办的“新青年说|百年大党·百年家史”全民阅读分享会上,援鄂医生、科技工作者、电商主播……来自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从自身的阅读经历出发,探寻百年党史,体悟着美好生活背后的变迁。来自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李晓彤说:“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党史让我在回顾百年大党历程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一名合格的党史宣讲员,应该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也是红色教育的开拓者。”
优质服务助推全民阅读
今年4月,《2020年浙江省全民阅读报告》发布,透视全民阅读时代浙江人与书的密切关联。
这份涵盖了居民个人阅读状况等板块,调查范围覆盖全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总样本量达到31500个的报告显示:相较上一年,浙江成年居民的阅读率、人均阅读量均呈现上升态势。成年居民的人均阅读量达到10.14本,比2019年增加了0.35本;每天阅读时长在1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比为31.73%。
全民阅读的水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软实力。浙江人阅读水平提升的背后,离不开优质的公共服务——
10月14日,由浙江图书馆牵头、全省百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发建设的“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通。1127万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在这个平台聚合。一个可进行一站式检索的全省文献信息资源联合目录正式诞生。
打开网站,共计180余万种的电子图书、3亿余条电子期刊、11.7亿余条学术资源可供读者浏览阅读;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类数据库和中文在线、金图外文等中外文图书数据库在内的30个外购数据库,也可以免费使用。
浙江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不仅积极推动了全省文献信息资源元数据仓储的构建,还实现了全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线上资源打通,线下也日益通畅。2021年2月1日起,全省所有102家公共图书馆实现了纸质书的通借通还。读者可以不受区域限制,就地借阅省、市、县(区)任意图书馆的图书;书本不受属馆限制,可以归还在省、市、县(区)的任意馆。浙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省域内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的省份。
“如果一个馆只服务一个地区,尽管每个馆都有数字资源,但互联网技术应用不断完善提升的始终只是单体馆的服务质量。”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共有、共建、共享,才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初心。”
今年10月,一场全民阅读的盛宴——浙江书展在宁波举办。35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约2万种图书,让这个秋天书香四溢;近百种建党百年的优秀主题出版物集中展陈,以“浙江之窗”展示着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
在书展首次亮相的南宋书房集宋韵文化相关图书、主题大讲堂、文创产品等传播功能于一体,就开设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上,成为“网红”拍照打卡点。与宋代文人 “四大雅事”密切结合的一盒小小檀香 “南宋书香”,也能在书展上成为很受欢迎的文创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跨界、融合和创新,展示文化与其他产业互动互融产生的高能文化附加值,带给观众一场好看、好玩的美学体验。”浙江书展执委会负责人郭靖告诉记者。
为期3天的第七届浙江书展,主会场入场读者6.12万人次,图书和文创销售额453万元。这场盛会证明,人们阅读的脚步并没有被疫情阻断,而是用愉悦的心情,迈向更加广阔的天空。
数字阅读酿造崭新生态
我们在案头翻书是阅读,捧着平板电脑滑动手指是阅读,戴着耳机听着广播剧也是阅读……从纸质到数字,从平面到立体,“阅读”正在重新被定义。
据《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为351.6亿元,用户规模为4.94亿。在浙江,截至2020年底,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2658万人;数字阅读市场营收规模达37.17亿元,约占全国市场的10.6%。
如果为浙江数字阅读用户画一张像,那应该是一个喜欢文学小说、深度手机用户、朝九晚五的上班族:17时到22时期间打开手机,找一本玄幻奇幻或悬疑推理题材的小说看上一个多小时。
今年10月,浙江省首次发布年度数字阅读报告——《2020年浙江省数字阅读报告》。报告反映,浙江数字阅读用户人均电子书阅读量达到9.7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为6.1本,几乎每天都阅读电子书的用户占比达73.7%。不同地域的人会有不同的阅读偏好吗?答案是有的。根据报告,杭州人最爱时尚类书籍,宁波人热衷少儿图书,温州人则更喜欢搞笑幽默题材。
近年来,网络文学与移动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催生出庞大的数字阅读市场。那么,数字阅读发展在5G时代又有哪些新趋势呢?在今年4月于杭州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我们找到了一些答案。
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单向阅读模式,视听小说不仅能读、能看、能听,还能玩:点一点手机上的对话框,小说中的人物从古色古香的场景中向你走来,并开始和你对话。立绘、镜头、动效、配音等内容形式的融入,让读者不但可以在和小说人物的互动中读完整本书,还能根据自己的选择解锁更多小说结局。
在天翼阅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凯看来,正是因为5G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富媒体”阅读成为现实,“高清视频、图片的插入,以及少缓冲甚至无需缓冲的速度,将大大有助于用户的感知提升。”
除了阅读模式的创新发展,数字阅读行业也出现了新业态。在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相关论坛现场,一个既不是线下实体,也不是线上APP的平台——咪咕云书店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咪咕首次发布的以书为连接的,覆盖知识生产、营销、发行的文化服务平台,其目标是为出版社、书店等传统文化产业链提供各类服务。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培尧曾这样预估未来的文化体验场景:线上线下会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一站式的知识文化服务云平台;用户、书店、出版社会的连接会更加紧密,构筑出新的产业生态。
阅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无论模式如何变化,阅读始终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民阅读落地生根的重要动力。
- 过文化大年 春节期间北京图书大厦等四家书店24小时营业[2022-02-08]
- 以品质阅读惠民为民乐民 2022皖新传媒读者节启动[2022-01-24]
- 掌阅科技发布年度数字阅读报告 人均阅读和听书时长稳步上涨[2022-01-14]
- 三地交融互鉴 书香飘逸大湾区[2022-01-11]
- 上海书展“出圈”:短视频荐书大赛,决赛访问超195万人次[2022-01-05]
- 掌阅“风帆好书榜”发布,年度佳作助力推广全民阅读[2021-12-28]
- 第六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推荐活动启动[2021-12-24]
- “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系列活动:岁末年初,书香满城[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