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为“海派”?陈思和陈子善领衔,“海派文学大系”启动
来源:上观新闻 | 施晨露  2022年01月26日08:26
关键词:海派文学

研讨会现场

陈思和

“海派是杂糅、创新,带有不拘一格的反叛性。”1月25日下午,作为“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项目之一,“海派文学大系(1872—1949)”在复旦经世书局举办项目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这样讲述对“海派”的理解。

海派文学起源于海派文化的形成,其标志暂定为1872年《申报》创刊、进而出现连载小说,在晚清小说的发展中慢慢形成具有都市文化特征的文学流派。“上世纪30年代曾有京派、海派之争,‘海派’一度带有贬义;上世纪80年代,学界谈论海派文学,多以现代都市文学或新感觉派这样具体的名词指代,显然难以把上海百多年来形成的文化氛围及在文学上的反映全部涵盖;到了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海派文学又成为一种怀旧的对象。”陈思和谈到,今天,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海派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正面,“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种文化的归纳、梳理,也在理论层面为“海派”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在这样的背景下,编撰一套相对全面、丰富的“海派文学大系”,绝非只是为了“返回历史”,更重要的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城市文化建设有所参照和启发。

“海派文学大系(1872—1949)”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名家陈思和、陈子善主编,编委包括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段怀清、栾梅健。在前期讨论中,编委会专家形成共识:上海城市文化以特别的元素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建,对近代(1840—1919)到现代(1919—1949)的文学发展,直接起到了发轫、推进、融合、坚守等作用,上海地区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镇。个性鲜明的“海派文学”是一种以上海为书写对象的现代都市美学建构,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现代”一词的解码器,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造就了独特的文学生态,对当下的上海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形成了重要影响,也是当下上海文化建设中欣欣向荣的“新海派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海派文学大系(1872—1949)”计划由文学理论卷、通俗小说卷、新文学小说卷、近代散文卷、现代散文卷、旧体诗卷、新诗卷、翻译卷、史料卷等组成,预计2500万字,冀望以此全面展示与阐释海派文学。“一次对海派文学的界定,一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陈子善谈到,如何在前人积累的经验上编出特色,是这套“海派文学大系(1872—1949)”的重点所在,“从文学层面梳理上海这座城市近现代以来的发展脉络,尽可能呈现海派文学的多种面貌,发现、发掘一些过去被忽视的作家作品。”

从目前计划的分卷来看,旧体诗、包括非虚构在内的散文、翻译文学等被纳入颇具新意。比如旧体诗,编委会提出,海派文学诗歌应该包括传统题材,但此时的旧体诗已经不是士大夫的旧体诗。海派旧体诗,文学样式是传统的,但也是通俗化了的,比如竹枝词等,更重要的是,海派旧体诗的题材是新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是了解当时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渠道。又如翻译文学,在海派文学中是极为突出且地位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派翻译文学以小说为主,在诗歌、散文、戏剧等方面均有涉及,上世纪30年代发端的左翼文学的翻译与出版亦成为海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复旦大学出版社董事长严峰表示,在学术界对海派文学的定义亟待重新讨论和修正,海派文学研究需求与理论提升、资料搜集远不能配套的当下,编撰一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以海派文学特点为分卷的多卷本“海派文学大系(1872—1949)”,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学术工作,出版方将全力配合,力争形成一套精品力作。

“在编撰这套书的过程中,从理论认识上完成对海派文学的解释和对海派内涵的界定,是我们的责任所在。”陈思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