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童年:一个需不断言说的对象 关键词 儿童 童年 价值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苏少伟  2022年03月30日08:01

《童年的价值》严开宏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59.00元

有一阵子,我阅读莎士比亚的传记,注意到这么一段话,大意是:莎士比亚那个时代,人们不认为儿童有什么特殊性;儿童也不是特别需要怜爱的对象,不需要把感情过多地用在孩子身上。这代表着前现代的儿童观,与我们现在的看法迥然相异。如此,我们可以知道:人类对儿童的认识是有时间渐进性的。现代早期,西方社会的儿童观仍然延续中世纪甚至更早时间的观点,而发展到当前,又有新的见解。

可以看出,儿童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对象。“儿童”,看似一个普通的认识对象,但又充满了含混与多义。我们可以问自己,究竟对“儿童”及周围的几个概念有多少认识:儿童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还是具有评价性的意义?儿童是独立的,还是附庸的?童年具有内在价值吗?如果有,是哪些,以及怎么形成这些价值?天性与游戏,是否是童年的基本善?童年是幸福的吗,以及这种幸福是内在善的实现行动吗?童年跟美德的联系究竟如何,又表现出何种美德……跟这几个大的问题相关联的,还有一些小的概念:童年价值、儿童经验、童年游戏,等等。这几个问题、概念如此重要,几乎奠定了今天我们的儿童观。

问题很多,也可能难解。但阅读《童年的价值》后,我们对这些问题可以得出较为满意的解释。深度还原、多方论证,是该书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方式,特别是几种对立观点的呈现,让我们对具体的问题、概念有了更全面的感知。比如,为了说明童年是否具有价值,书中这么说:“在文学领域里,一般地在精神领域里,童年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值得缅怀和赞美的对象;在教育领域里,一般地在实践领域里,童年则是具有外在价值的、值得充分利用的对象。”内在——外在,赞美——利用,这种矛盾无疑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儿童观。

为了全面阐释多方矛盾观点,《童年的价值》的论证资料是多元的,论证过程是丰富的。这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式,也很有必要,因为童年是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只要涉及人,就不能是单维度的考察。一种立体的、多学科的审视,不但必须,而且需要审慎。在这方面,《童年的价值》展现了一个优点:把儿童放在人类观念史、哲学史的背景中来剖析,来分离出混乱甚至矛盾的几种观点,并对此进行阐述、抉择。有几种材料,也被用来佐证,如文学作品(《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小王子》、丰子恺的散文等等),艺术作品(中西方绘画),伦理学说(亚里士多德、康德、卢梭、边沁等)……在丰富的阐释中,我们看到,如果说现代初期,对童年的认识还只是从伦理学、社会学等几个角度来讲,那么在20世纪这个“理论的世纪”里,就变得多样化了。例如,弗洛伊德开创性的心理学说,让人们不再怀疑童年经验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对童年的不断更新,正寓示着这么一个事实:人类不断发现自身价值,不断得出表达自身的方式,特别是人类还从儿童身上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童年的价值》里提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就是从儿童世界观中的去中心化得到启发。所以,我们可以说,童年具有美的价值、善的意义,这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一种不断建立起来的深厚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