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群山之间》:真实的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报 | 杨璐临  2022年04月18日09:57

《在群山之间》是一部散文集,记述了陈涛在甘肃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扎根贫困山村、心系乡亲冷暖,努力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亲身实践和探索思考。该书分为“回望”“当时”“世风”“青年”四部分,通过多重叙事视角展现了对现实的深度把握、对生命的深广体验、对人性的深刻审视。

对现实的真实把握和深度介入,历来作为“非虚构”的鲜明特质和重要表现形式。从北京到山村,先不论其对于帮扶地区和人民的影响,仅就个体的生理、心理而言,即具有非凡的意义。

高原地区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落后的经济条件成为作者首先要面临和适应的难题。比如落后闭塞的交通环境;物资匮乏的生活条件;难以跨越的语言障碍和难以适应的生活习俗,等等。而所谓的办公和居住条件,不过是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一张简陋的小床、破旧的沙发和一台旧桌子就是全部“家当”,主人公“如同一个被塞入小镇的外来者,听不懂小镇的话,吃不惯小镇的食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会适应不了小镇的天气以及当地人的思维”。心理适应是另一个关口。作者尽管已做好迎接另一种生活的准备,但真正进入这个偏远小镇的生活,还是难以避免内心的孤苦寂寞。特别是当陪同报到的领导同事陆续返京,个体仿佛被世界遗弃,无尽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从心底泉涌出来。孤独中的点滴记录都构成个体在现实中的独特经验感受。

短期的适应和调整过后,真正的考验才拉开帷幕。和中央国家机关不同,基层一线单位属于“神经末梢”,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的繁琐细碎可想而知。走村串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天不是在村民家,就是在赶往村民家的路上,且事无巨细都需要沟通调解,有时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耗费不少时间精力,诸如搬迁、修路等重大事情更是“磨破了嘴,跑断了腿”。还有不胜其烦的统计汇报工作:“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报表需要填报,但是如果有一丁点的错误,就要不断地去重新填,重新报,这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特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更是常态。

随着工作的深入,作者还对乡村教育等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课题进行回望反思和有益探索。经过近两年的辛苦付出和不懈努力,作者不仅融入适应了小镇生活,还为池沟村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十多所乡村小学建立、完善了图书室,并提供了许多的玩具、文具、书画作品,为十余个村子建立了农家书屋,以及购置了健身器械、安装了路灯...”

除了“第一书记”身份,作者本身是一位文学工作者、作家和评论家,多重的身份使他能够心怀敬畏,以平视甚至仰视的视角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文民俗、山川大地展开观照审视。通过与它们的相处对话,作者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了更加深广的生命体验。

首先体现在时间的“快”与“慢”。时间往往被视为衡量生命长度的重要指标,而对时间变化的感受体现了个体对世界的独特认知。特别对于长期工作、生活在国际化大都市、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陈涛,骤然来到陌生偏远的贫困小镇,空间的腾移不仅带来地域环境的变化感知,更带来时间观念的体认差异。比如文中在京的一段时间叙事:

“早晨六点起床,六点五十分下楼,七点乘车去机场,七点四十分到达机场,九点登机,九点四十五分飞机起飞,两个小时后抵达兰州中川机场,十二点从机场出发,十七点四十分到达冶力关镇,十八点三十分入住,二十四点入睡”(《初见》)。11个分句分别对应11个不同的时间节点,且精确到以分钟计算,而每个时间节点对应不同的行为动作,可见生活之谨严有序、精准有度,充斥着已知的快节奏。相比之下,小镇的时间叙事则呈现另一种景观:

“透过枝叶与小楼下的小块天空望出去,不远处的朵朵白云,轻盈透亮,环绕山间,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白云变得模糊,终融入灰色的天空”“每天都不知道吃饭的时间与地点,有时候饿了就在村民家里吃一块面点”“在村里,在镇上,永远都是未知的等待以及说走就走的安排”(《另一种生活》)

在作品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时间的准确叙述,有的只是自然天气的描述和身体的自然感知反应,一切和时间有关的指向均以模糊、未知的面貌呈现,正如当地人的口头禅“就来了”有着特定的含义:可以是三五分钟,十分钟,甚至两三个小时,言说者可能还未起床,还未出门,或许还在吃饭……于他们而言,这种随心随性的状态就是生活的常态,或者说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的时间仿佛停滞不前,并呈现出一种慢镜头下的纵深感。显然,叙述时间的变化背后是生活状态的变化,也是身体和心理状态的改变。在由快至慢的转化中,原本刻板紧张的躯体得到休憩放松,严肃拘谨的心情变得自然愉悦,生命在松弛缓释中渐渐苏醒并悄然绽放,彰显出与此前截然不同的生机活力。

其次,体现在生活的“简”与“繁”。离开都市,意味着告别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取而代之的是简陋艰苦的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以及长期独处的孤单寂寞,那么贫困的物质条件是否等同于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生活呢?对此,《在群山之间》向我们展现了西北大地不一样的丰饶景象:壮美辽阔的自然美景和新鲜奇幻的见闻经历,如郎木寺的生死之旅、阿万仓的心灵之旅,热闹有趣的“浪山”经历等等不一而足。“在这天与地的大美之间,所有的言语不仅被视为多余,更像是一种亵渎”(《甘南漫行》)。老穆萨烹煮羊肉的细节技巧,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内有乾坤,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各式各样的小镇故事,构成一幅瑰丽隽永、生动活泼的小镇生活图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哲理。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个体的声音往往被覆盖被淹没。对作者而言,没有了外力的压迫束缚,来自主体内部的精神探寻和思考成为每日的必修课,构成另一种繁复的精彩。我们看到那些涌动的欢欣、振奋、苦闷、哀愁、忧伤等情绪,伴随着关于生命、存在、自我的探索思考等,俨然交织成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史的缩影。这让作者一方面在简与繁的辩证统一中逐渐走向生命的自洽和谐,另一方面在简与繁的对立转化中找到新的平衡,从而实现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新的体认。

还有,体现在平等和谦卑。文本中反复提及的两棵高大的核桃树,是作者最忠实的“朋友”:白天,它供人欣赏、任人采撷,繁盛的果实带给人收获的喜悦和分享的快乐;夜里,果实垂落地面发出悦耳清脆的声响;梦里,被风吹过的声响化作天地间最美妙的声音。小屋里朝夕相处的绿植,原本已近衰败枯竭,在作者的悉心呵护和照料下竟然起死回生,堪称生命的奇迹,且在一次意外受伤后经过养护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如此种种,皆构成作者笔下独具魅力的生命体,闪耀着生生不息的光辉。

在与这些生命体相处对话的过程中,一方面,由现代文明加诸人的固有条框和枷锁开始瓦解,以往高高在上的人的主体性逐渐弱化减退,即“类似于小说中的那个全知全能的视角丧失了”,在自然万物面前,人不过是和其他生命体一样平等独立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与周遭的一切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生命场,并在八分之七的未知和可能的探索驱动下,萌生出对生活的虔诚和敬畏之心,原本破旧不堪的小屋有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温情,看似脆弱的草木也具有顽强的生命意志。

可以说,正是在平民化视角的观照下,平常的生活充满了张力和活力,平凡的事物蕴藏着诚朴和希望,平实的叙述饱含悲悯和深情,文本所呈现的生命体验也获得了更加深远的抵达。

这也正如评论家谢有顺所说,作者凭借极大的勇气从熟悉的环境走出去,获得了更广阔的天地和空间,其笔下所呈现的世界也获得了更开阔的书写。

对人性的关注和思考向来是作家的重要职责所在,而农村乡土既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土壤,也是现实人性展示的舞台。对此,作者通过内省化的视角,对不同事件中的人物进行刻画剖析,挖掘揭示了复杂的人性,展现了难能可贵的自省和超越意识,体现了作者作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思情怀和责任担当。

文本记述了作者在扶贫期间的几次事件经历,虽所涉篇目不多(约不超过四分之一),却展现了五味杂陈的人性百态。如《修道》中马大爷家的拆建补偿方案原已谈妥,且是按照最高补偿标准额外增加补偿金额,但其儿子仍嫌补偿太少提出异议,并以全家享受低保待遇、用自己家别的土地置换村里的宅基地等无理条件阻碍谈判。《山上来客》中的女村民,在镇政府办事时误拿了镇干部的钱,当对方上门讨回时拒不承认,几经沟通才勉强退还,后来竟以办公室没有摄像头为由企图追回本不属于她的五百元钱,其儿子儿媳还因此到镇政府接连闹事。再如《芒拉乡死亡事件》中的羊得才,因不满低保调整的公选结果,竟然在寒夜中将母亲遗弃至乡政府门口致其死亡,并以此为威胁提出谈判条件,后来相传这是羊得才和媳妇合谋毒害的结果,虽然最终没有得到证实,但其在母亲病危期间的怠慢推脱已让人发指等等,无不体现人性的贪婪扭曲。

与此同时,乡镇干部在此过程中的辛苦无奈和辛酸委屈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没有过错但仍遭到领导训斥的燕子,在闹事群众前被迫妥协求全的尕泰,愤慨难当却不得不隐忍克制的刘副镇长等。他们既是秉公执法的公务人员,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有的还是本地人,在处理村民矛盾纠纷时,面对形形色色的村民,既要依法依规不偏不倚,也要面对情感与理智的拷问和权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扶贫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文本既揭示刻画了复杂人性,还对人性的根源和本质进行了深切反思。我们看到落后地区除了物质上的贫穷,更有与时代社会发展极不相称的文化心理上的短板短视。因此,扶贫干部除了回应村民的物质诉求,还要帮助其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规范和价值导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维护人的尊严和信心至关重要,即所谓“扶贫先扶志”,而这个扶志之人本身的信念和态度乃是重中之重。对此,文本展现了对美好人性的坚定信念。

“在我看来,在村民的骨子深处,仁、义、礼、智、信,依然存在。在多次参与修路、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为了集体牺牲个人利益的村民。他们在与政府及干部的交往中,通情达理,懂得退让,知道怎样的方式是最完善的解决之道,并且愉快接受。”对于部分狭隘偏执甚至在利益面前得寸进尺的村民,作者认为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意味着自己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这是对人性的理解包容和升华超越,是叙述主体将自我熔铸于人民群众和时代潮流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也是作为人民作家的情怀担当和使命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立言,做到“心中有道义,笔下有乾坤”。

当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千千万万像陈涛一样的扶贫干部作出了突出贡献和牺牲,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值得我们感恩铭记,他们的情感、记忆和思考同样值得我们珍视珍惜。《在群山之间》作为扶贫文学非虚构精品力作,真实地呈现了时代风貌、人民生活和人民心声,其所蕴含的真情和力量将激励更多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努力奋进,勇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