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独龙族命运变迁的壮丽史诗 ——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作品研讨会综述
“我有幸穿行在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这两座山脉,见证着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在所有关于独龙族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现在这般发人深省,一个世代居住在独龙江畔的人口较少民族,如何抬起了头、挺高了胸、迈开了步,勇敢地、有尊严地站在了时代的面前,这个答案就在《独龙春风》里。”在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作品研讨会上,该书作者之一的段爱松这样讲述自己的创作感受。
近日,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和昆明两地同步举行。参会作家、评论家、出版界人士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特色及艺术价值进行了探讨。
1 记录独龙族发展巨变为中国减贫史留影
独龙族,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云南边陲深山峡谷里的少数民族。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还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狩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实现了两次历史大跨越——第一次是实现当家做主,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次是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一步跨千年”,于2018年实现整族脱贫,迈进小康社会。
作家潘灵、段爱松深入地处怒江峡谷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历时3年,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写出了《独龙春风》这部45万多字、厚重且鲜活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与会作家、评论家表示,作品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国减贫史的高度,全方位讲述了独龙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实现两次跨越,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故事,堪称“一部书写独龙族命运的壮丽史诗”。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点选题,《独龙春风》在《人民文学》杂志2021年第11期首发,并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同步出版。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表示,《独龙春风》兼具丰厚的文献性和独特的文学性,既注重历史考据又结合现实调查,既脚踏大地又仰望星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优美的文字、生动的形象记录独龙族的发展变化,为中国减贫史留影,为新时代中国梦立言。同时,作品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独龙族人民发自内心的感党恩、跟党走的真情实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创造的伟大奇迹,是对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最好的诠释。
在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看来,《独龙春风》深情讴歌了祖国西南边陲独龙江乡在新时代的巨变,表达了深山河谷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了与独龙族父老乡亲合力攻坚克难的人们。“正是奋战在脱贫一线的他们,和独龙族干部群众一道,实现了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用忠诚和生命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真实含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思想性和文学性兼备的史诗性书写
研讨会上,与会作家、评论家纷纷表示,《独龙春风》不仅在立意上高屋建瓴,而且在写法上点面结合,既观照全景,又注重局部的细腻描绘,既是一部书写独龙族历史文化的壮丽史诗,又是一部思想性和文学性兼具的优秀报告文学。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独龙春风》是一部反映云南独龙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从古至今,由经济到文化、群体到个人、家国到民族,对于他们生活的发展变化,都进行了得当的叙述。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给独龙族群众回信贯穿全书,支撑起作品结构,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和历史纵深感。
“读了这本书,我深刻地了解了独龙族历经70年实现两次跨越,同全国各民族一起摆脱贫困,骄傲地、有尊严地生活在祖国边陲的故事。”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认为,《独龙春风》再现了独龙族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少数民族由贫到富、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一部全面记录独龙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富有文采和强烈感染力的史诗性力作。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张清华表示,《独龙春风》内容丰厚,兼有民族学、民俗学以及人类学价值。“作品具有民族史、边地书、民俗志、主题书写四重文本价值,其成功之处在于把大西南地区的人文历史、民族关系、边境沿革引入其中,深刻反映这一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家国观念和爱国情怀。”
3 以生动的人物与往事还原历史场景
从四处奔波寻求出路的独龙江乡乡长孔志清,到一辈子带领独龙族摆脱贫困的贡山县“老县长”高德荣,《独龙春风》描写了一大批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独龙族人的故事,塑造了他们为家乡人民谋幸福的奋斗者形象。同时,作品还书写了一批不同时期不畏艰辛、深入独龙江地区,帮助独龙族人民实现两次跨越,为此付出了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认为,两位作家深入独龙江脱贫攻坚一线,采访了老猎人、村干部、乡村教师、创业年轻人、驻村工作队队员等,遭遇过塌方、断路和泥石流。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创作,既保证了作品的系统性、全面性,又使其具有可读性和丰沛的文学性。
“《独龙春风》不以主观抒情取胜,而以客观的写实性抓住读者的心。”云南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宋家宏表示,作品大量篇幅都是在追述生动的人物与往事,还原历史场景。这是严肃的纪实文学的写法,也是非虚构文学保持其艺术品质的基本要求。
《人民文学》副编审李兰玉表示,“这部作品不仅写独龙族社会层面的巨变,也写出人们在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深层巨变,历史景深、自然景深、生活景深和文化景深让其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青年评论家、诗人杨碧薇认为,《独龙春风》除了人物群像的文学化描写,还将史料、档案,包括一些书信、日记等纳入其中,“拓展了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创作边界。”
- 胡平:一部独龙民族的《史记》[2022-05-11]
- 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一部独龙族族群命运的壮丽史诗[2022-04-1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书写[2022-02-23]
- 长篇报告文学《独龙春风》昆明首发 全景展现独龙族两次历史跨越[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