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90后”网络文学作家知更:幸福不由别人定义而在自己选择
来源:文艺报 |  路斐斐  2022年04月25日16:59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90后”作家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创作群体之一。他们通过数字阅读平台,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将自己对世界和时代的思考,用前沿的方式呈现在网络上。网络文学以更符合同世代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拥有着更广泛的传播力和生命力。有鉴于此,我们打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这些青年作者的创作心路。本期访谈对象是北京市作协会员、番茄小说签约作者知更。

“记录世界上最有意思的瞬间”

记者:近年来,你的两部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双生》和《幸福在家理》得到了中国作协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并签约出版,影视改编也在进行中。为什么会从现实题材开始网络小说的创作,走上全职写作的道路?

知更:2017年我在英国留学时开始尝试着在网络论坛上写了第一部记录性散文《英漂第五年》。最开始是在论坛上连载,写一些我在英国留学时候的文化见闻。后来有编辑看到后邀请我参加了“第五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我写了一部聚焦单身女性情感成长的中篇小说《你睡了,我醒了》,入围了最终决赛,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写完征文大赛后,我就有了合作稳定的编辑,慢慢发展成为全职作者。

成为一名作家其实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我高中时的梦想是当一名临床医生。研究生毕业后全职从事写作,一开始家里的长辈和亲戚朋友还是有些惊讶的。而当我出了两部作品有了一些小成绩、找到事业的起点之后,也就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另一方面,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一直支持我。他们也是文学爱好者,对我走上写作这条路充满期待。

记者:医学专业背景对你的创作有影响吗?平时除了写小说还有什么其他兴趣爱好?

知更:我本科学的是药学,硕士学的是流行病学,与文学创作都没有太多联系。不过在我的创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给主人公或者人物职业设定成医学相关。比如,我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有一定的医学背景。我觉得学科背景为我提供了一个相对熟悉的领域,我会尽量将生病与医治的过程写得贴近真实。除此之外,最近几年经历的疫情也让我想过等把手头的作品完结后,结合自己所学创作一个与抗疫相关的故事。其实从开始写作起我就没有停下来,目前有一部短篇、三部长篇和一部散文集。现在我争取每年都能有一到两部作品面市。而未来,我希望有更多作品可以向IP改编发展,把故事以更多的形态呈现给更多的人。

在小说创作之外我还喜欢画画,不过在绘画方面我并没有受过太多专业训练。最开始我会把自己画的东西发在社交平台上,后来也尝试过画一些插画风格的画作。在我看来,写作和画画有着共通之处,写作是文字记录,画画是图像记录,都是把这世界上最有意思的瞬间记录下来,转而与更多人分享。

“网络文学正在从传统文学中汲取精华”

记者:在你看来,网络文学的创作与传统文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成为网络平台的签约作者有哪些特别的感受?

知更:我觉得相比之下,网络文学的包容性会更强,题材上没有限制性。网络文学面向所有的读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题材和作品,互动性很好。具体来讲,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学载体,比较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会更直接、频繁。在创作过程中,作者能够直接通过评论、留言与读者进行沟通。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会对作者有一定启发和影响。我自己除了写作,平时也喜欢在网上看一些爱情、职场、婚恋类的网文,特别是喜欢读偏现实主义风格一点的作品。成为番茄小说数字阅读平台的签约作者后,也成为了他们的“用户”,在阅读其他作者作品的过程中也会忍不住去留言评论。而传统文学由于载体的限制,在读者反馈方面确实不如网络文学及时、直接。

从文学性本身来看,网络文学正在从传统文学中汲取精华。传统文学能体现的东西网络文学也不逊色。以往的观念中,人们会觉得传统文学会更注重作品的艺术性、文学性,而网络文学更重视阅读作品可以带来的休闲、放松的功能。但这样的边界现在也正逐渐模糊,我们看到许多严肃文学的作者也开始尝试在网络阅读平台上连载自己的作品。而网络文学中也涌现出大量现实题材作品,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深度。同时通过网络这种快速的传播方式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

我选择跟番茄小说签约一方面因为这个平台是抖音旗下的电子阅读平台,我觉得无论是对产品还是对作者而言都有一定的保证。另一方面,平台的编辑给作者的创作自由度非常高。在我向编辑提供了选题、大纲、样章之后,他们会认真评估并且与我紧密沟通,不过在评估通过之后,就会将作品交由我自由创作,根据我作品的质量还会帮我推荐评奖,给予很大支持。

记者:你平时的写作状态是怎样的?有什么独特的方法打开新思路?

知更:我在提笔写一部小说之前会非常细致地思考和策划人物、情节,这个过程往往要花几个月时间。不过当思路捋清之后,具体到写的过程还是挺快的。当写不出满意的文字时,我会选择停下来,下楼走走、去超市逛逛,因为写作最有趣的是,生活中的一切好事坏事都会成为故事的灵感。出去转一转,有可能一下就能文思泉涌,有思路的时候可能会很顺畅地写出来好几千字。

“用故事来引发读者对现实的思考”

记者:你在番茄小说上发布的《幸福在家理》(出版名:幸福的家理)讲述了一个城市青年返乡创业的故事,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切入点来讲述故事?

知更:这部作品我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策划,2021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写作的。写这部作品的一个契机是,我发现周围的朋友中,有很多人现在都“跳槽”回到了家乡,有的从一线城市回到了家乡周边的二三线城市。年轻人从一线城市退出,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地方生活,我觉得这是当下很突出的一个现象。从我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毕业的时候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最开始的时候雄心勃勃,甚至觉得留在大城市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但奋斗数年身心俱疲后,也许并没有体会到想象中成功的感觉。究竟什么才是成功?是否意味着一定要留在一个让你压力山大的地方过不快乐的生活?成功的代价和幸福的标准是什么?这是现在很多青年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我想也是因此,近些年来,从大城市回到家乡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和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想写这样一个故事反映现实,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我想通过这部作品传达一个观念,不管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在一座普通小镇,成功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幸福不应该由别人来定义,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选择。

记者: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寄托了你对当代青年人怎样的想法?

知更:这个故事发生在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下,讲述了北漂女孩宋家理辞掉工作回到老家的“另类”奋斗史。其实,每个人在爱情、生活、事业、理想面前都会面对不同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有两面:一面是也许有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另一面则是柴米油盐的现实。具体到这一部作品,我给主人公设计了两个可能的选择和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也是想表达我的观点:无论是理想还是现实,选择没有对错,让自己幸福一点就好了。

在小说中我还设置了一些从看似不可能到最终成为现实的情节,一个不起眼的小城竟然有一天会在全世界的瞩目中迎来冬奥,处在人生低谷的宋家理落魄回乡,却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拥有一个客栈,成为家乡发展的带头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故事给那些和主人公宋家理一样处于人生迷茫期的朋友们带来希望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