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段运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时代意蕴
来源:人民政协报 | 段运冬  2022年05月16日10:20

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处于全球性的大变局时代,而1942年处于这个时代的转换期,酝酿了20世纪后期发展的诸多转向。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讲话全文一年后刊发于《解放日报》,印刷成单行本发行,成为20世纪至今中国文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改变了后半叶中国艺术的走向。

20世纪中国文艺朝着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新文化转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的讲话,奠定了这种转向的基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主要解决的是“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解决“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问题。“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为此,我们党“可以进而讨论一个党内关系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和另一个党外关系的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非党的文艺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文艺界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作风不正的东西,同志们中间还有很多的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等的缺点,需要有一个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他所讲的,只是我们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今后继续研究。

《讲话》发表后,经过周扬等同志的阐释,迅速形成了延安道路的文艺路线,即文艺的革命属性、现实主义的指导原则、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任务、文艺家的思想改造与文学创作的适应等社会主义美学的核心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现实主义内涵等进行了扩充,促成文艺理论的形成,树立了思想的历史的美学的文艺评论标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观的核心范式,并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清晰可见的演进路径。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两次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通过与文艺家座谈、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等形式,深刻论述了文艺的当代方位、价值与任务,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问题结合的典范,与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

在文艺的属性上,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文艺与文明互动上——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在文艺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在文艺创作方针上——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在文艺的继承性上——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在文艺经典的衡量上——“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

新时代,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征途中,中国文艺已经开始进行新的时代转换,呼唤人民的、有温度的、与时代同行共振的当代中国新文艺已成为必然。新文艺对传统文化大国现代文化身份的塑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引领,进而形成新艺术思想,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文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息息相关,中国文艺不仅需要参与传统大国现代文化身份的塑造和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引领,而且还要有深刻的历史意识,通过文明的互鉴,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而文艺批评需要重返中西历史,通过文明的互鉴,在跨文化的互动中,重新还原中国文艺的优势话语,建设中国文艺及文艺历史、文艺理论、文艺评论的主体性。

在当前中国文艺版图中,各个板块都会对国家文化创新起着关键作用。以川渝地区为例,从地理上看,川渝地区及其所辐射的西南,有着热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在这些气候类型的变迁中,生活着傣族、苗族、土家族、彝族、白族、藏族等几十个少数民族,包含着不同的文化样式,成为全球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甚至独树一帜的文化区域之一。从历史上看,巫山猿人、三星堆、古巴人、秦代水利工程、汉代古蜀道、三国文化、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明清时期大规模移民等等,到新中国成立、三线建设,直至当今现代化,外加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川渝成为一个融合中国各个时期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文化板块,是文化记忆、国家生活的最鲜活文艺题材的来源地之一,富含着国家艺术创新的诸多可能性。如果川渝,乃至西南地区的文艺界,甚至全国文艺的地理板块,都能充分考量这点,以历史记忆、国家生活、人民形象、国家河山等诸多主题,立足区域,拓宽视野,丰富艺术媒介的特殊表达方式,将会为传统大国的现代文化身份塑造提供具有国家级、乃至世界水准的艺术精品,从而形成中国文艺精品创作的包括川渝在内的方案,共同构成可以续接传统的、多样的、受人仰慕的中国文艺风貌。

(作者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本文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