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王忠琪:由作家鲁藜学习《讲话》想到的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忠琪  2022年05月23日10:13

1942年,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3年10月19日,讲话在《解放日报》上全文发表。最近,我在整理作家鲁藜同志的作品时,发现了一本鲁藜同志珍藏的1948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的《毛泽东选集》,书中载录了《讲话》全文。

作家鲁藜

经过和鲁藜家属的求证,该书是鲁藜同志当年在延安时期阅读过的。书的扉页上,还留有鲁藜的签名和时间。文革时,是鲁藜自己把扉页上的签名勾掉。《讲话》一篇中,还清晰地保留着当年鲁藜阅读和学习过的痕迹。鲁藜同志把《讲话》当作了自己创作奋进的一面旗帜,一生坚持着走中国革命的文艺道路。

鲁藜(1914年-1999年),原名许图地。诗人。福建同安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6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鲁藜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他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新中国成立前出版《母亲》《醒来的时候》《星星的歌》《锻炼》《鹅毛集》等诗集;解放初出版诗集《毛泽东颂》《红旗手》《英雄的母亲》等。1955年因“胡风事件”入狱26年。平反后出版了《天青集》《山》《鲁藜诗选》等诗集。他的代表作《泥土》影响了几代读者。

今天,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80周年的时刻,又看到鲁藜同志当年学习《讲话》时的笔记,让我再一次体验到老一辈作家孜孜以求的精神。鲁藜虽然早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作品和精神还在延续。就如他作品《泥土》中所述: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得痛,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讲话》的核心思想。作家就是要深入生活,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同时,需要作家有意识地去努力实践这一思想,培养这一精神。80年来,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始终像灯塔指引着作家,促使大家努力追寻文艺先驱的脚印,高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之灯,在时代的嘹亮号角中奋勇攀登。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回顾过往,文艺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昨天与今天,留下了鲜明而又特殊的印记。历史以其壮阔浩瀚的进程印证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一个民族,唯其拥有振奋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也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涌,我们必须焕发文艺的力量,激活熔铸于我们血脉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展望未来,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用文化的力量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