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紫金论坛聚焦“文艺评论的传播与抵达”—— 以在场姿态,做好“新批评者”
5月30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新华日报社主办的“新时代新文艺·文艺批评的传播与抵达”——首届紫金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隆重举行。外地嘉宾“云端”论剑,南京学者扺掌而谈,以“紫金”之名碰撞观点,为文艺评论发展贡献宝贵智慧。论坛主题的最终落点“传播与抵达”,是一个充满开放性和可能性的话题域,蕴含着一种期待:在新媒体时代的“宝盒”中,文艺评论不仅是一面镜子,还有可能成为一面“魔镜”,为文艺创作、审美教育乃至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召唤出魔力般的丰沛能量。
批评家不应焦虑于“传播”
李敬泽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传播与抵达”的论坛主题背后,透露着一种焦虑感、一种危机意识。当我们设定这个主题的时候,隐含的意思似乎是,“传播与抵达”已经成为了一个疑难和问题。
不妨先把视线稍稍拉远——我们正处于剧烈演进的现代性进程中,文化不再是某个阶层或群体的特权,文艺鉴赏与判断的话语权正在广大人群中扩散,特别在近几十年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动能,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媒介革命,使人人都能成为“批评家”。在各种互联网社区群落中,普通读者、观众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批评行为,这和传统社会中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让声音传播和抵达有本质不同。回过头来看传播与抵达的“危机”——这是“危机”吗?这仅仅是职业批评家的危机,对人民群众来说,他们既有能力又有渠道,成为文艺的最终评判者。
既然“人人都是批评家”,职业批评家已不再可能让所有人都“听”自己“说”,那我们的位置究竟在哪儿?
我们仍然是文化生态中的重要力量。同行之间的彼此输出和讨论中,我们碰撞出专业的判断;通过各种文化机制,我们与大众之间建立起对话的通道。在我看来,“传播与抵达”不是要求每个批评家去做“网红”,不是要求我们的话语抵达链条的末端,而是做“传播—抵达”链条上游的,这个时代思想和话语的有效生产者、输出方,对眼前丰盛的经验作出有力的命名和阐释,承担起对时代、对社会的文化责任——这才是职业批评家所须面对的根本问题。
做既懂专业又懂修辞的“新批评者”
尹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这是文艺评论最坏也是最好的时代。说“最坏”,是因为传统评论的影响力在下降,网络上泥沙俱下、非理性的评论声音弥漫严重;说“最好”,是因为大众传媒时代里,点对面的网状传播方式赋予了“好声音”以更强的传播速度、传播规模、传播效果。
如何在“网生”的时代做好“新批评者”?首先,满足用户,但不能迎合用户。迎合用户是放弃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我们要用专业的力量影响他、说服他;其次,重视流量,但不成为流量的俘虏。走向“唯流量论”,就必然迎合用户,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第三,改变修辞,但不能违背初心。我们必须根据媒介的变化对原有的修辞方式作出调整,来唤起用户的注意力。我特别建议批评家主动拥抱新媒体,在微博、微信、豆瓣等平台上开设账号,在和网友的互动中、在新媒体实践的广阔海洋中找到修辞规律。
修辞固然重要,专业性永远是立身之本。互联网从来不排斥专业性,现在各个领域里能成为意见领袖的,都是那些既懂专业、又懂互联网修辞方法的人,这才是时代需要的“新批评者”。
文章要短、不要“装”
刘旭东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大众评论和精英评论共同繁荣,是当下文艺评论的可喜一面,但“众声喧哗”也有隐忧,那就是价值观、审美观的多元甚至芜杂。此外,不同门类的文艺评论也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影视批评比较活跃,文学批评比较高端,美术、音乐、舞蹈批评比较高冷,各门类发展参差不齐。形成这种局面非一日之寒,要改变,也非一日之功。
今天,文艺评论要想更好地传播与抵达,必须借助新媒体、遵循新媒体规律,我初步总结了这么几点:第一,文章要短、不要“装”。碎片化阅读与传播是我们时代的基本语境,在碎片化时代写滔滔长文,读者就很难有耐心读下去,要短小精悍,要开门见山,不要兜着圈子云山雾罩。其次,充分运用融媒体手段,做图文并茂、活色生香的文艺评论,把丰富多彩的视频、音频、图片、表情包、排版和文字结合起来,达到感染力的倍增效应。评论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真诚,修辞立其诚,你不真诚就不可能抵达。此外,构建中国特色评论话语,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也是我辈批评家责无旁贷、涓滴与共的使命。
追求观点、思想、情感的多重“抵达”
汪政 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在“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使文艺评论成为一种具有信息性、探索性、创造性、个性化的知识生产,是当前职业批评家努力的方向。借用知识学对知识的分类:我们不仅要生产作为内容(事实性知识)的文艺评论,也要生产作为方法的程序性知识的文艺评论,让文艺评论进入高质量的发展,而不是随波逐流,走入被短视频同化,被流量绑架的怪圈。
当然这并不是说,文艺评论不需要考虑传播与抵达。我认为当前的文艺评论应该专业化地表达。在文艺评论史上,有许多文艺家的评论就很精准,而且漂亮。他们对文艺的影响绝不亚于理论家。比如罗丹、歌德、孙过庭、八大山人、鲁迅、茅盾、汪曾祺等,懂行的人,知道此中三昧的人才能写好评论。而目前,“以文学评论代替所有艺术评论”现象很普遍,搞影视评论的不懂影视,搞美术评论的不懂美术,搞书法评论的也不懂书法。其次,我们的传播必须精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必须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给不同的受众,针对他们对文艺的不同需求来展开评论。此外,要对“抵达”有深刻的理解。抵达不仅是信息的抵达、符号的抵达,更是思想和情感的抵达。评论应属于哈贝马斯所说的“交往”,好的评论能够深入人的内心深处,作为一种交往行为,它通过对文艺现象的解读,对文艺作品的二次创造,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话语,有利于消除焦虑、弥合隔阂、凝聚人心,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所以文艺评论不仅是文本世界里的语言行为,也是一种社会层面上积极的实践行动。
B站也是文艺评论的阵地
朱承铭 哔哩哔哩党委副书记
B站目前月活跃用户接近3亿,其中78%是18—35岁的年轻人。大量与文艺评论相关的视频很受B站年轻人欢迎,你在B站上搜索书评,第一条就是某up主解读的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此外四大名著、鲁迅名篇、外国名著都是B站网友解读、点评、二创的热门,《三国演义》的播放量甚至达到2.3亿。还有不少专家学者入驻了B站,比如评论古代诗词的戴建业老师,评论影视作品的戴锦华老师,观众也通过弹幕和评论表达观点、和up主交流,可以说,弹幕已经成为B站乃至众多视频网站的主流“文艺评论”形式。
在我看来,好的“B站文艺评论”固然要将作品中隐藏的思想价值提炼出来,也决不能抛弃故事,否则就是只有骨骼没有血肉、提供维C药片却不给吃美味的苹果,观众自然不愿意看。B站评论者也必须接地气。接地气不是指语言风格非得短小精悍、风趣逗乐,B站上有位教授恰以讲解长难句而圈粉。我说的接地气,是指在文艺作品的选择上,贴近当下群众关心的热点,哪怕是表达不同意见,也要在充分理解群众观点的基础上,做到更有针对性,而不是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傲慢。
批评家应该向作家要什么
张光芒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批评家向作家要什么,是一个基本的批评尺度问题,也是一个最容易出现误区的问题。我认为,批评家不宜直接向作家要思想,不宜急吼吼地追问作品反映了什么主旨、思想的高下优劣如何,而是应该首先看它在审美世界中为读者展示了怎样的生活,怎样的“故事背后的故事”“生活背后的生活”。
事实上,社会生活的审美表现是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交织的复杂图式,一部作品如果只是给出表面的生活摹写,那就是虚假肤浅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是用文本发现并审美地反映出生活本质的真实。我心目中一直对文学批评有个定义:文学批评就是尽可能精辟深刻地考察作品如何处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辨析它在审美表达方面的得失,以及指出它在精神向度上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批评家必须足够敏锐、专业、具有工匠精神,必须发现那些作家自己都未必意识到的东西,必须看出一般读者看不出的隐秘问题,必须发掘作品中那些指引人上升的精神力量——只有这样,批评家才能赢得作家和读者的信任,才能有效地传播抵达,才能对文艺创作和大众审美起到强大的反作用力。
批评家要有“分身术”
何平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文艺评论的传播与抵达”的话题,可以拆分出几个子话题:传播什么?这涉及批评家是否真正“在场”。能否抵达?背后关联国民审美教育的现状。如何传播和抵达?涉及交际语境和对话空间的创造。我一直认为,大学里的文学批评家除了要守住“文学的现场”,还要守住“文学教育的现场”,认认真真上好文学课,培养出一代代热爱文学、有审美鉴赏能力的学生——有了“审美国民”,文艺批评才有了传播与抵达的前提。
在这个前提之上,我们如何创造交流的语境?目前似乎有种误区,认为批评家不会用微博、抖音就是“脱离群众”,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批评家每天都在忧心点击量、涨粉量,岂不是刚破了“专业”的圈、又钻进“流量”的圈?不应要求所有批评家都以这种方式传播抵达,专业的人要做专业的事。但另一方面,批评家也要有“分身术”。我在《花城》杂志主持《花城关注》的六年间,因为我面对的读者是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我撰文时有意借鉴了散文和随笔的写法,减少了注释的数量和论证的篇幅,语言尽量地平易朴实。也就是说,批评家要有“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根据对象变化迅速调整语体和修辞的能力,这就是批评家的“分身术”。
我们向新媒体评论学什么
刘永昶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南京影视家协会副主席
我是搞影视评论的,面对以豆瓣评论为代表的声势浩荡的“大众点评”,我在想,我们这些学院派该从它们身上学什么?
首先,学习新媒体评论者对影视的热爱。《觉醒年代》《山海情》刚开播时热度并不高,是网民的热情点评、“自来水”集聚,是他们的热爱、热情和敏锐的审美发现,使优质作品成为现象级爆款。反观自身:我们的文章里有多少情感?有多少文章是为了写而写?
其次,学习他们敢于说“不”、敢于打一星的真诚和勇气,不论你影片宣发做得多么天花乱坠,我都保持我独立的判断。
第三,学习新媒体评论者的速度和融媒体的表达方式,以真正“在场”而非“滞后”的姿态、以适应现代人接受习惯的载体媒介,和他们进行交流。我读过一篇谈《琅琊榜》服饰特色的万字长文,很有获益,学院派或许觉得这是“管中窥豹,仅见一斑”,但我觉得哪怕仅有这“一斑”,它都是非常专业、精彩和深刻的。
呼唤健康的书法批评
李啸 省书法院院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做好书法批评很难,这对批评者的人格修养、学术储备、实践体验都有很高的要求。书法批评既要立足当下,又要通古晓今;既要明白古代经典的示范价值,又须懂得当代书法的时代审美意义;对具体的作品,既能知晓其取法所在、如何化用活用古人技法并形成自身风格,更能在笔法、结字、章法、墨法中条分缕析,辨析其精神旨归、幽微之意。
呼唤健康的书法批评,一是要讲真话、以真诚之心去批评。书法作品或书法家有什么优缺点,既要讲出来,还要把它讲好;套用古人名言要适度,不能毫无节制堆砌辞藻;批评的方法技巧也有讲究,可以坦诚直言,也可以话外有音,只要不涉及诽谤造谣,就是真诚的批评。二是要坚持多元,以包容之心去批评。不同学术背景、学书经验、性情爱好、审美偏向的人,往往会对某一部作品、某一种书风有不同的评价,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做到求同存异,而不是党同伐异。有分歧很正常,讲出来写出来,观者自有其价值判断。
狭隘的观照界限应当被突破
赵允芳 《传媒观察》杂志主编
深度媒介化时代里,人人都是受众,人人都是传播者,职业批评家要怎么体现存在感?我认为,在重大社会主题、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不缺席是至为重要的一点。批评家对时代“在场”,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动,才能捕捉到大众的所思所需,尤其在舆论场上各种观点对立、交锋的关键时刻,批评家更要敢于和善于发声。
传播学中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欢迎,就会积极参与;发觉某一观点遭到抨击,即使自己赞同,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便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因此,德国社会学家纽曼认为,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两者不能等同,这中间的空隙,恰恰是文艺工作者要重点思考和抢占的空间。一种观点只有被公开、成为共识,才可能成为舆论,影响更多人。所以,批评家积极亮出观点,不怕引起争论,有助于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生态。
让最专业的评论家写最普及性的评论
许其兵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二级调研员、省剧协理事、省艺术评论协会秘书长
当前文艺评论亟需解决视野、平台和保障这三个问题。首先是视野问题。目前地区性的媒体平台,主要是评论本地区的文艺作品和现象,视野范围很小,很难抵达广阔受众,所以文艺评论的视野一定要放眼全国,本地区外的读者才有可能感兴趣。
其次是文艺评论的表达问题。现在,专业性评论较多,普及性评论较少。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普及性评论学术含量低,就可以降低要求、不加重视、不愿投入,相反,一定要请最专业的评论家来写最普及性的评论文章,建设普及性评论的媒体平台。
第三是解决好物质保障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文艺评论的物质保障问题,必然会导致商业评论越来越多,中立评论越来越少,说好话的越来越多,真正批评的越来越少,结果就是文艺评论失去了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文艺市场亟需文艺批评的介入
衡正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一级美术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文艺界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进,文艺界的“三俗”现象,唯收视率、唯点击率现象,重奖项轻质量等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有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结果,如在书画拍卖、画廊交易、慈善义捐、送礼馈赠等场景中,由于评价体系的缺失,市场机制未能建立,社会审美水平偏低、审美标准混乱,文艺家炒作、浮躁、造假的现象依然存在,严肃的文艺批评未能有效介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专业的文艺批评不仅可以引导和提升广大文艺创作者、文艺欣赏者和文艺消费者的审美和鉴赏水平,也能起到激浊扬清、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市场的功能。当文艺作品进入市场,就从创作领域进入了市场领域,它的流通价值如何体现、艺术水平达到怎样的高度、是否能代表这个时代、能否进入历史等,都需要专业批评的介入、分析和评判。只有发挥文艺批评的支撑作用,才能建立文艺市场的评价体系。
批评是一个动词、一种行动
李玮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
面对网络文学评论和网络文学传播特征之间脱节的现状,我提出建立一种“作为多元行动的网络文艺批评”。也就是说,评论不仅是文本分析和点评,更是“介入”和“引导”的多元化行动。
如何介入和引导?比如,我们中心针对“马甲文”“美食文”“剧本杀”“尾鱼吐槽”“阅文漫改计划”“归元吐槽”“拼夕夕网文”“猪肘之争”等网络文学热点进行及时评论,我们充分运用“评榜”这种特殊形式的评论,不唯粉丝,不唯流量,在海量网文中遴选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表现新世代和新经验的作品,让“理性青春”成为网络文学传播的价值导向——这就是一种介入和引导。必须注意的是,介入和引导须建立在尊重网络文学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不能套用评价传统文学的那一套,由于网文具有类型化倾向和IP属性,对网文的评价必然涉及它在类型创造发展上的贡献、在IP转化上的可能性。专业化、敏锐性兼具,网文评论才有可能实现交往、渗透、影响和改变,文艺评论才能成为具有行动性的批评话语和具有批评话语特性的行动。
评弹批评要坚持“书场性”
潘讯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青年文艺评论家
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很多文化名人都是评弹的忠实粉丝,并加入对评弹史料的收集整理中来。我认为,目前评弹批评的主要问题在于学术的传统与艺术的传统存在割裂。一方面,演员对评弹的丰厚家底、研究成果缺乏自觉吸收,另一方面,很多评弹研究者尚处于“案头批评”阶段,套用戏曲批评和文学批评的方法,既没有照顾到评弹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没有走进表演一线,而是对着脚本去评论,或停留在听录音、看录像的层面。
必须认识到,评弹艺术具有明显的“书场性”特征:每一部书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位演员说同一部书,在不同的场景中也有不同的说法,演员还有许多游离书外的点评,以及丰富的表情、眼神等,这都应该成为评论的对象。戏剧大师曹禺正是亲身走进评弹艺术之后,才在评弹“说噱弹唱”的四种表演方式之外又加上了“评”。可见,如果离开了评弹现场,我们的批评就难以做到跳进跳出、捭阖自如,也就难以具备完整性和深刻性。
- 汪政:作为素养的文艺评论与文艺评论的素养[2022-05-07]
-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功能拓展[2022-04-14]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研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22-04-14]
- 文艺评论话语构建与理论性文艺期刊的任务[2022-03-02]
更多
星辰与家园:中国科幻文学的探索与守护
科幻文学不仅是讲故事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认识世界、与自我对话的途径。愿同一星空下的我们,可以乘科幻长风,去探索星辰大海,去洞察自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