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密涅瓦趁月色降临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清华   2022年07月05日16:34

密涅瓦(Minerva),罗马神话中的第二女神,仅次于天后朱诺,在十二主神中居于第四位,是主司艺术、智慧、月亮、医药、诗歌、泉水、战争的女神,高于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她随身携带的符号和道具,是一只象征智慧的猫头鹰。

她对应着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同时还对应着另一位专司记忆、语言和文字的女神——十二提坦之一的摩涅莫绪涅,她是希腊神话在罗马神话中的二合一的变体。其中后者还与天神宙斯幽会,生下了专司文艺与诗歌的缪斯九女神。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密涅瓦,冷静的,充满智慧的,以美貌与理性结合的,具有至高精神力量的,真正懂得并守护艺术与科学的……这样的女神,不就是离诗歌最近的一位吗?

而且有意味的是,她总是在黄昏时分,或者在夜色中降临。

但密涅瓦的象征还不仅仅是泛指,她是诗歌与智慧的结合,是理性与力量的合一。所以她更像是一位当代的诗神,因为当代的诗歌中,确乎凝结了更多“思”的品质与对“言”的自觉,同时也有了更多复杂、暧昧和晦暗的经验气质——正像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批评家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那样。

丹尼尔·贝尔究竟是怎么描述的呢?他说:“启示录里,智慧女神密涅瓦的猫头鹰在暮色中飞翔,因为生活的色调变得越来越灰暗。现代主义胜利的启示录里,黎明所展示的光彩不过是频闪电子管不停地旋转。如今的现代文艺不再是严肃艺术家的创作,而是所谓‘文化大众’(culturati) 的公有财产。对后者来说,针对传统观念的震惊(shock)已变成新式的时尚(chic)。”

这段话很复杂,但意思是清晰的。密涅瓦所喜欢和管辖的诗意,在古典时期,是暮色或者黑夜的色调;在现代,则不得不掺杂霓虹灯闪烁的景致。尽管它已被大众趣味与流行文化所感染,带有了消费与时髦的性质,以及对传统的颠覆,但这无疑也是“当代诗意”的一部分。或者说,在当代的文化与诗意之间,我们的女神已意识到——且不得不容许——它们实现了某种混合。

这与之前海德格尔的那些“启示录”式的话语,是何其相似。他曾叩问,在世界之夜降临之时,诗人何为?

显然,在以智慧打底的同时,诗歌在我们的时代具有了更多可能,它是创造与破毁的合一,是严肃与诙谐的混搭,是高雅与凡俗的互悖,是表达与解构的共生。

在技术的、机械复制的、消隐传统的世界之夜中,在大众文化的霓虹灯管的光影中,诗人何为?

本雅明和海德格尔们的药方,似乎稍稍有点过时,但依然令人尊敬。

他们的言说,显然也是“启示录”式的,所以有那么一点点悲情意味。而按照贝尔的观点,现代主义的胜利中,确乎应该包含了某种诗意的妥协。这同样是悲剧性的,但又属不得已。

那么就让我们接受这些现实,承认当下的诗意,它应该具有的——那种混合与暧昧的复杂性。这样,我们就会清晰地知道,在朝向一种逐渐清晰的当代性的道路上,适时和有效的写作,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和不确定。这是一个略显诡异的辩证法,但也是一个朴素和确定的小逻辑。

我们希望那些真正有抱负的诗人,会加入其中,他们决心与诗歌的历史作血肉交融的勾兑,同时又清晰地知道,如何以独立的见识,介入当代性诗意的发现与建构中。

显然,当代性的诗意向度,正是为密涅瓦而准备的。它在黄昏时分,冷静而机警地注视着人间,以智者的犀利,看透由历史转至今天的道路与秘密。

这正像瓦雷里所说:“诗人不再是蓬头垢面的狂人”,他们总习惯“在昏热的夜晚拈诗一首”,“而是近乎代数学家的冷静的智者,应努力成为精练的幻想家”。是的,冷静的智者,精练的幻想家,瓦雷里所描画的,正是密涅瓦手上的那只猫头鹰的形象。

是的,猫头鹰!

注意哦,它不再是浪漫主义的夜莺。在它看来,夜莺的歌唱可能太过抒情,它那软弱而盲目的视线,在昏热的夜色中更被大大缩短。而现代主义的黑夜,加上各种斑斓之色与嘈杂之事的搅动,正好适合一直目光如炬的猫头鹰。

瞧,它趁着夜色降临了。

好,来吧,一只,两只,三只……

让我在最后说一点人话:这套“密涅瓦诗丛”,始自我与多位朋友的密谋,开始仅仅是为这好玩的名字而迷醉,后来渐渐想清楚了它的含义,便有了将之变成现实的执拗冲动。只可惜,在最初的谋划中,它的落脚之处突然消失,在历经又一两年的蹉跎之后,才终于找到了“西苑”,这块美妙的落脚之地。

现在,它变成了更为宽阔的名字——“密涅瓦丛书”,也为自己脚下规划出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因为这里是林木葳蕤、生机盎然的“西苑”。

我们在等待着优秀者的加入,他们对于那遥远诗神的召唤心领神会。

来吧,密涅瓦,快趁着夜色降临。

张清华

2021年12月6日,北京清河居

(本文系“密涅瓦诗丛”总序。“密涅瓦丛书”第一辑收录了西川、张清华、张曙光、敬文东四位诗人的最新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