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西方跨界儿童文学创作研究:演进、观点与转向
来源:文艺报 | 唐 蜜  2022年07月13日07:18

主持人语: 成人文学作家跨界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无论中西,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关注童年问题,投入到为孩子创作文学的作家队伍中。“跨界”成为儿童文学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文学现象,本期刊文作者唐蜜近来致力于该问题的研究,文章从“研究之研究”角度,梳理西方有关跨界儿童文学创作的研究状况及成果,以思想析出的方式,整理出西方儿童文学界在这一问题域主要围绕“谁在跨界、为何跨界、跨界的意义”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唐蜜对一些代表性理论成果的综述与阐释为我国跨界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提供了积极借鉴。 ——李利芳

从世界范围来看,蜚声成名的成人文学作家从文学金字塔走下来,以关爱与平等的目光、带着灵感与独特的气质,用谦逊与温柔的笔触,为儿童心灵璀璨成长添砖加瓦,留下一串串令“小人国”惊叹的脚印,这种成人文学作家跨界儿童文学创作的现象由来已久。自上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观照主要聚焦于“谁在跨界、为何跨界、跨界的意义”这三个方面,关注该领域研究可以为我国跨界儿童文学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国际儿童文学大百科全书》

对跨界作家名单的梳理是跨界现象进行学理化的首要问题。最先注意到这个独特现象的是Bettina Hurlimann,她于《欧洲童书三世纪》中,赞扬马克·吐温、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埃里希·卡斯特纳等“说服自己的缪斯腾出一些时间给孩子们,为儿童文学增添了一些趣味”。在德国学者捕捉到这个惊喜之后,英国学者Marilyn Fain Apseloff也发现了,不仅英国本土有儿童文学,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成人文学作家在儿童文学园地中开辟了自己的小天地。她汇总了奥尔德斯·赫胥黎、詹姆斯·乔伊斯等的儿童文学作品,高度赞许他们个人化的尝试。此后15年的时间里,她坚持沧海拾贝,不断充实这份名单,最终汇聚成《他们也为儿童写作:著名成人文学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文献目录》一书。该书以时间为经、体裁为纬,将众多英美的成人文学作家创作陈列式地汇总起来,众多为儿童写故事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也被光荣地请进这份文献目录中,可谓详实。

《全球与历史视角下的跨界小说》

其他注意到成人文学作家跨界现象的文章还散见于《狮子与独角兽》《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协会季刊》等儿童文学核心期刊,彼得·亨特主编的《国际儿童文学大百科全书》也对该现象投来一瞥。1978年的《狮子与独角兽》对该现象表现出热烈的欢迎,专门以“为成人和儿童写作的作家特刊”为题,收纳了包括约翰·加纳德(John Gardner)与爱德华·圣·约翰·戈里(Edward St.John Gorey)两位活跃在儿童文学界且多身份集于一身的成人文学作家的采访。这个专题将“跨界”作家名单从故纸中的作家转向了现实活跃的作家,在这一点上《狮子与独角兽》起着先锋作用。收录于《国际儿童文学大百科全书》中的《跨界文本》一文中,Rachel Falconer采用对举的方式,列举了一系列包括琼·艾肯(Joan Aiken)的成人小说《曼斯菲尔德重访》、儿童小说《威洛比·蔡斯》等,以此来阐释新的跨界现象,即文学文本的跨界(Crossover Literature)。《儿童文学协会季刊》在“自我与他者”为题的春刊中收录了David Galef的一篇有关跨界的总结。他将成人文学作家的跨界分为三种类型,并例证相关作家及其作品:第一类以罗尔德·达尔为代表,他们在某个时间点为孩子创作,去留无意;第二类以罗素·霍班等为代表,他们从儿童文学出发,转型为成人文学作家;第三类以C.S.刘易斯为代表的复数文学作家(Polography),从创作之初便有意识地兼顾两者。隔年该类型法直接被Larissa Jean Klein Tumanov探见并在其博士论文中化为己用,并在此基础上扩充为5种跨界类型:文学作品翻译后实现边界的跨越以及生前专注儿童文学创作,其成人文学作品去世后才发表的两种跨界类型。

通过西方视角下的平摊式或者汇总式呈现,西方知名成人文学作家跨界为儿童创作现象实则蔚为大观,他们涉及所有儿童文学体裁,横跨整个西方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为一条暗流,以累累硕果推动着儿童文学的发展。

儿童文学从18世纪中叶诞生以来,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丛林,其迷人的气质与魅力吸引着成人文学作家涉足探索,这群成名作家走向这片日益昌盛的森林的缘由存乎其人,见仁见智。相比其他零散的文献,Larissa Jean Klein Tumanov在她的博士论文《文学体系之间:成人文学作家为儿童创作》对成人文学作家跨界的动力做出高度的凝练,并以多位作家例证。她认为,跨界原因总体上有6点:以吉卜林等为代表的为围绕身边的孩子创作;以罗尔德·达尔为代表的经济动机创作;以苏联儿童文学作家为代表的将“天真的儿童文学作家”作为伪装躲避文化审查的创作;以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等为代表的为突围成人文学创作瓶颈期的创作;以艾伦·加尔内等为代表的将更理想的虚构童年书写作为返回童年、弥补童年缺憾的创作;以米歇尔·图尼尔等为代表的受邀出版社、杂志社、儿童玩具食品公司等进行的创作。这些动力往往数个综合汇聚成一股力,推动成人文学作家跨界到儿童文学创作。

在跨界现象认知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跨界创作儿童文学的意义是跨界现象研究具有较高学术性的探索,从有限的文献来看,跨界意义的阐发主要有三个维度:儿童文学、作家、文学体系之间跨界研究生态。

早期已经注意到作家跨界时的诗学调整的是Zohar Shavit,她在《儿童文学诗学》中以罗尔德·达尔的跨界创作为案例来阐释成人文学作家跨界时的具体的诗学差异,肯定成人文学作家基于读者意识上的叙事策略调整。Celia Catlett Anderson另辟蹊径,在其博士论文《儿童文学的风格: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平行文本的比较》中采用较为前瞻的数字人文方法,从纳撒尼尔·霍桑、乔治·麦克唐纳、奥斯卡·王尔德和约翰·加德纳四位跨界作家针对成人与儿童读者所创作出的童话中分别挑选出语境、内容、情节相似的平行语篇,纵轴上对一个作家的两种创作、横轴上对不同作家的同一类型创作,通过程序统计,作者就长短、词汇、语法三个语言层面的数据进行对比,以具体分析驳倒部分对儿童文学诸如篇幅短小、词汇简单、语法简单这样的刻板印象。该研究运用跨学科的方式丰富了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差异研究。将成人文学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进行横向比较是常见的研究路径,聚集了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意在探索与区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具体诗学差异,为成人文学作家跨界提供了策略,继而推动更多成人文学作家的跨界。Sandra L.Beckett在《超越边界:为儿童和成人双重读者的创作》开篇一文概括出荷兰知名成人文学作家跨界儿童文学创作不仅带来了创作队伍的扩充,也会带动成人文学批评家的关注与跨界,从而有效改善儿童文学批评的教育性、实用性、说明性的倾向,同时这种主动的跨界有助于打破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僵化的界限,提高儿童文学的文学地位。

跨界带来的效应不仅对于儿童文学创作与批评发挥着积极引导作用,对于该作家的研究也是拾遗补阙。《狮子与独角兽》中的《童话:不一样的肯明斯》一文探讨美国诗人肯明斯的诗歌创作蜚声美国乃至海外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肯明斯为女儿进行的童话创作,其童话中养蓄的童真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清新与明朗的特质。收录同一期的《福克纳的〈许愿树〉:成熟的初稿》探讨福克纳为小女孩准备的生日礼物——《许愿树》童话故事的深刻主题,暗含着成长的严肃主题和对社会的救赎愿望,蕴含在早期童话中的复杂性是其成人文学复杂性的初稿。该类研究着力探讨儿童文学创作与该作家的成人文学创作之间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将其儿童文学研究作为作家研究的补充,借此实现对作家的全景式探索。

正是因为跨界儿童文学的研究又推动学者反向思考并注意到“儿童为成人创作”的特殊跨界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现与考察极高地突出了儿童的主体性及文学地位。早在20世纪初,青少年出版社(Juvenilia Press)创始人和总编辑Juliet MacMaster开始编辑汇总19世纪儿童作家的一般文学作品合集。在《儿童创作的成人文学》一文中,她认为包括简·奥古斯汀、乔治·艾略特在内的这些童年时期的小作家们已经开始创作一般文学作品。与此呼应的是《全球与历史视角下的跨界小说》一书观察到当下儿童为成人创作,其作品成为行市热销的跨界现象,作者认为这些作品在语言的成熟度与精巧度、主题的敏感性与复杂性上超出了同龄人的认知水平,其作品获得一批成人读者,实现了另类跨界,也丰富了学界对“跨界”的认知维度。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有关文学跨界研究新的学术生发点,伴随着世纪初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菲利普·普尔曼的黑暗物质系列、J.R.R托尔金的《霍比特人》《魔戒》等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品攻城拔寨般获得全球成人读者的追捧,欧美儿童文学研究者对“跨界”现象转向更为热点性与实效性的考察,从成人文学作家的跨界研究转向文本的跨界研究,形成了系统的有关儿童文学文本跨界的学术成果,如《跨界小说:当代儿童文学与它的成人读者》。相应地,跨界儿童文学研究在西方新世纪儿童文学研究版图的活跃度逐渐下降。

通过对跨界现象的追寻,文学边界的沟通(traffic)日益繁忙,不论是跨界儿童文学创作还是文学作品的跨界,有关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跨界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合力,最终形成了密网般错综复杂的儿童文学研究景观。多维度的跨界研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之间壁垒的硬度,显示出作家无限的可能性和文学体系内部的共性、流通性和灵活性。梳理西方关于跨界儿童文学创作的研究进展与转向,以外缘性的审视,平行对照国内蓬勃发展的跨界儿童文学创作研究,是全球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理论与话语的本土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