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科学幻想:激活科学 联结现实 ——“科幻创作、科学理论与科学家”主题沙龙回顾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杜 佳  2022年07月25日12:36
关键词:科幻 跨界

活动海报

 

7月22日,中国科幻研究中心2022年度沙龙活动之一“科幻创作、科学理论与科学家”以腾讯会议的方式举行。此次沙龙活动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协办,中国作家网和大连理工大学和光读书会提供学术支持。

沙龙汇聚了来自科学界、文学界、影视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中科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何满潮出席会议并致辞,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唐春安主持会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肖龙,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科幻学者、重庆大学教授李广益,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唐立梅,银翼文化、真实影像合伙人、制片人马海宁,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王小鲁,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戴瑶琴等围绕科学前沿问题、科幻文学、影视创作以及科学思维与科幻创作的关系等内容作主题分享。

活动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

何满潮在开场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以“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为指导思想,开展了多层次多主题的科普活动,此次举办跨界论坛尚属首次。科学思维是科幻创作的核心。科学家参与科幻创作或加深科幻作家、艺术家、媒体工作者对岩石力学、科学工作者、乃至国家整体重大科学工程的了解,是加强科幻创作科学性的前提,也是科幻创作实现可持续性的保证。他希望与会者利用此次论坛充分交流,共同构建良好的科普氛围和科幻生态。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

近年,元宇宙等概念正由科学幻想成为现实,科幻无处不在。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由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阐释人类为何需要太空旅行的原因中可见一斑。戴森认为,除摆脱物质匮乏等显而易见的需求之外,太空旅行的终极目标包含了人类精神世界得到真正扩展的需求。

在嘉宾分享环节,徐星以“《侏罗纪公园》和科幻作品到底带给我们了什么”为题首先发言。1993年,“侏罗纪公园”系列科幻电影始映,恰在同年,徐星开始接触恐龙化石,电影中活灵活现的恐龙形象与“死气沉沉”的化石形成反差,使他受到强烈的震撼。电影上映至今近30年,徐星观察到,它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的盛宴,对他所从事的古生物学学科发展也带来了很大影响。上世纪90年代,学术研究对象更多是哺乳动物化石,而后则越来越多地转向关注和研究恐龙化石。侏罗纪电影的经典情节之一是科学家通过DNA复活了早已灭绝的恐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由此展开,而这一幕电影中的科学幻想正成为现实的写照。科学家依靠对古DNA的研究,利用基因调控等方法,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了解恐龙作为鲜活的动物是怎样生存的。反之,科学认知也影响着文化变迁。早期电影中复原的恐龙形象多为爬行动物的形象,随着学界研究成果的更新,近来电影中的恐龙形象也发生了更新,有的呈现覆盖鲜艳羽毛等细部特征,愈加有血有肉。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作品?徐星认为,科幻作品拥有超越当前科学认知的想象力,是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幻既有科学的精确,又有人文的温度,这是它吸引众多读者着迷的原因。好的科幻作品能激发年轻一代读者的科学热情,激励大众热心预测人类的未来,思考人类的终极命运。

肖龙以“行星科学前沿问题及对科幻作品创作的几点思考”为题发言。从前不读科幻的他竟一口气读完了学生送给他的三大本科幻小说——刘慈欣的《三体》。他被这部涉及行星科学、地外天体等科学内容,包含对技术和文化思考的作品深深感染了。肖龙认为,人类太空探测渐行渐远的足迹验证了火箭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预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近年,肖龙面向184位大学生天文爱好者开展了一项调查,一系列数据表明,科学幻想是科技进步重要的驱动力,而科幻创作大有可为。

刘慈欣《三体》书影

唐春安分享的题目是“科幻作品承载传播科学假说”。他首先介绍了得到学界广泛认可的科学假说“地球大龟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龟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一机制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他认为,目前传播科学假说存在两个路径:其一是发表科学理论成果;而另一个具备开拓空间的路径就是写作科幻作品。相较理论成果,科幻作品在传播意义上更具有优势。而基于科学假说的科幻,符合科学原理是关键,创作上更适合运用写实手法。

唐春安介绍“地球大龟裂”科学假说

激活科学,联结现实

科学幻想的风筝从来不做漫无目的巡游,其线索牵引联结着与科学、与时代、与世界的对话。威廉·肖克利在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提出,实验的重要性在于是否能得出关于自然本质新的、可能持久的了解,而科幻小说的价值也是在为人生论题提供各种新解释。

王小鲁以“电影想象力与未来意识的扩展”为题谈到,科幻作为电影的一个类型反映了近十年来,电影与科学二者之间更为紧密的关系。科学不仅关乎3D、AR等电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探索的深入,科学由单纯的技术保障已逐渐切入电影本体论层面,影响并且改变了我们对于电影的认知。与此同时,科幻对于我们来说,不再仅仅是电影的类型,它正改变着我们感知生活的模式与对未来的期待,有些影响甚至是革命性、颠覆式的。电影研究中,后人文主义已成为显学。比起天马行空的想象,人类未来命运如何,人类文明何去何从,成为越来越多电影人思考的侧重。彪炳科幻影史的电影《星球大战》导演乔治·卢卡斯就曾表明,与对于科学的铺陈和演示相比,他更看重的是人性,以及人与科学造就的未来如何共处、人与人如何建立关系。王小鲁进而谈到,科幻中偏社会科学的选题,灌注强烈的对于社会演变、人类命运的关怀,受此影响,科学不再是关乎少数人的、“与我无关”的抽象存在,它变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马海宁则回顾了影史上一系列灾难主题科幻电影,认为这类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基础,同时彰显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他认为,不仅仅在电影领域,在当前技术革新非常快速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选择技术,避免因技术失控产生的次生灾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时代命题。

李广益以“工业文明、赛博文化与中国科幻的历史机遇”为题作了分享。他认为,近年来重庆等赛博文化之城的出现提示了中国科幻一种可能的机遇——光影迷离的想象愿景正在成为现实。他提出,资本主义或者说消费经济的逻辑对人类城市的渗透是普遍的,中国也不例外。然而,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欧美的发展道路和生活模式并不可能推广至全人类,因此,宏观地看,人类为整体生存和发展计,必须在工业文明的时代实现不同于西方的,更为多元的城市建设和运作模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资源共享性更强、生态更为友好、市民社会联结更加紧密的城市文化,具有一种抵制和摆脱资本主义逻辑的趋向,而中国能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发展出一种有实践意义的赛博文化、城市模式,直接影响着我们能否实现“对人类有较大贡献”这一寄寓于“中国故事”之缔造的宏愿。

当科学家介入创作

科幻影响着人们评价和理解科技的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与迭代,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注意到科幻的这一“功用”,并亲身投入到创作中来。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卡尔•萨根,同时也是世界顶级硬科幻作家,创作了许多深具影响力的中短篇科幻小说,《接触》是他唯一的长篇科幻小说,在科幻小说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接触未来》也堪称经典之作。阿瑟·C.克拉克,英国宇航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卫星通讯技术的奠基者,更是享誉世界的科幻大师。他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改编成电影后,被评为(20世纪)电影史上最为重要的十部影片之一。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作为科学顾问,深度参与由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该片正是在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之上进行改编。我国两院院士、水工结构和水电建设专家潘家铮在取得科研成就的同时,还从事科幻小说创作,出版科幻小说集《一千年前的谋杀案》等著作。

潘家铮院士

在吴岩看来,科幻文学产生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对于科学变革的感受特别强烈,于是投入创作。如玛丽·雪莱写作《弗兰肯斯坦》。吴岩以 “科学家、科幻与未来主义”为题阐明,虽然真正从事科幻创作的科学家仍属少数,但就其面貌可总结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一,科学家的科幻未来主义常常隐含对于科学创造力未能充分发挥或对科学主张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遗憾;其二,科学家的未来主义常常承载有待成为共识的界外知识;第三,科学家的未来主义常常传达了对科学事业的热情,承载了这一事业更好服务于社会和青少年的愿望。吴岩着重强调,科幻未来主义既不是早在20世纪初出现的艺术未来主义,也不是上世纪中叶出现的科技未来学。科幻未来主义,是作家携带本土时间哲学去思索和表述未来过程中所透露出的,具有某种一致性的追求甚至意识形态。他认为,科学家的科幻未来主义是科学家从事科幻创作的重要动力,将以往的科学普及理论放置在这一语境下讨论已经过时,必须站在新的时空状态下,重新审视科学家作品的价值与作用。

戴瑶琴在教授创意写作的过程中发现科幻创作存在广阔空间,但也存在边界的模糊,她通过辨析“科幻与科普”“科幻与奇幻”两组概念,总结了中国科幻发生发展的基点,即科学性、现实性、人文性和中国特色。基于上述认识,她重点介绍了以“地球大龟裂”这个中国原创性的科学假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国科学与中国文化,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小说作品的思路。

在提问环节,线上观众与参会嘉宾活跃互动,就“假如复活古老物种成为现实,将对现实产生何种影响”“由受众角度考量,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科幻是否比科学科幻更吸引人”“科幻如何处理畅想与科学的边界”“发展赛博城市、赛博文化的内涵”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交流。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社会服务奖”演讲时曾做过生动比喻:“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来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未来已来,科幻创作中的设想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成日常与现实。创作者立足科学原理、构思新的创作视角、发掘新的创作素材与表现方式,艺术呈现人类未来的可能性指向等诉求,正呼唤着更活跃的跨界交流和思想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