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十余载的沪港彩虹桥
首届沪港儿童文学交流会合影
2017年秋天,香港儿童文艺协会会长宋诒瑞女士率香港代表一行10人,来沪参加第14届沪港儿童文学研讨会。团中有香港已故出版人何紫先生的女儿何紫薇,她希望拜访任溶溶先生。任老时年95高龄,很少接待访客,当听说是老朋友女儿来访,欣然允诺。那天下午我们到达任老府上,老人家已端坐桌前,虽然戴着氧气面罩,依然相谈甚欢,临别向香港朋友赠送了珍藏版《没头脑和不高兴》签名本。这次会面,距首届沪港儿童文学研讨会,过去了整整30年。
对儿童文学的“发烧友”精神
1987年,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和香港儿童文艺协会共同创办了沪港儿童文学研讨会。成立于1981年的香港儿童文艺协会,由何紫、阿浓、韦惠英和严吴婵霞等四位有识之士发起,以“关注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为己任,200余位教育、出版、写作、图书馆、音乐、舞蹈、电影、美术等领域热心人士参与,举办各种沙龙和活动,颇为活跃。
香港儿童文艺协会与上海儿童文学界的交往,与宋庆龄先生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儿童文艺协会的创会会长、山边社社长何紫先生与上海儿童文学前辈陈伯吹、任溶溶先生以及儿童时代社副主编张锡昌开始了交往,结为好友。何紫与任溶溶在广州的一次会议上相识,两位广东老乡聊写作聊美食,一见如故。1983年,何紫邀请任溶溶赴港访问,参加“83儿童文学节”,并亲自到广州来接任先生,还请他在自己家住了近一个月。1984年,何紫又邀请陈伯吹先生赴港主讲“沪港儿童书刊面面观”,在当地引起轰动。1985年10月,儿童时代社主办的首届上海儿童文学金秋笔会在苏州召开,特邀何紫先生参加。当时两地儿童文学交流才刚起步,彼此缺乏了解,故几位儿童文学前辈一拍即合,打算每两年轮流在沪港两地举行一次儿童文学研讨会,每次就一个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这一设想在双方的推动下,很快就有了进展。陈伯吹先生在香港儿童文艺协会会讯刊发的《盛会赞》中写道:1986年,由香港方面热爱儿童文学的作家们,致函上海,建议组织一个儿童文学交流座谈会,在彼此观摩交流中,取长补短。……对于香港方面的建议,在中国福利会与作家协会上海分会领导下,以及从事儿童文学工作的朋友、同志们,本来都有志于此……
1987年4月16日,首届沪港儿童文学研讨会在上海开幕,主题为“中国儿童文学如何走向世界”。当时的上海儿童文学界,正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探索派小说、热闹派童话……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作家们敏锐地感受到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徐徐新风,而对外交流的窗口开启不久,如何融入世界儿童文学大潮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香港儿童文学界同样热情高涨,研讨会约定香港代表团可派10位代表,结果协会内外的儿童工作者都争相报名。代表团由时任会长的严吴婵霞女士任团长,何紫、阿浓等17人出席,其中7位为列席代表,自费参会。会上,双方10位代表发表主题演讲,与会者们又进行了分组座谈。会后,代表们参观了宋庆龄故居、鲁迅故居、上海市少年宫,并在少儿图书馆“沪港儿童图书展览”上接受上海电视台“燕子姐姐”的采访。香港代表们被上海儿童文学界的盛情深深感染,严吴婵霞女士在会讯中写道:我从上海回来,心中一直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上海儿童文学界的朋友们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大家依然干劲冲天,兴致勃勃,上下一心地要把三亿五千万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视为一己必然的责任……她把这种精神比喻为“发烧友”精神,并从宋庆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身上”的教育思想中找到了答案。
开启两岸交流的新航程
1989年,由香港儿童文艺协会主办第二届研讨会,主题为“认识当代少年儿童,更好地以文学为他们服务”。大会主席严吴婵霞这样阐述关于主题的思考:“香港以惊人的经济发展傲视全球,我们的儿童物质生活不虞匮乏,可是我们的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生活是否健全和富足呢?”
上海代表团由82岁高龄的陈伯吹先生亲自率领,香港儿童文学界反响热烈,报名参会人数陡增。可是当年办理赴港手续复杂,上海代表团抵达广州之后,陈老的赴港签证一直批不下来,不得不在广州停留数日。3月24日开幕那天,大家翘首以待,却传来陈老尚未拿到签证的消息,让慕名而来的“粉丝们”扼腕叹息。会上,上海代表的论文只能代为宣读。待陈伯吹先生一行赶到香港,已是4月2日,香港主办方专门组织了座谈,让香港朋友有机会当面与儿童文学大师交流。
第二届研讨会可谓盛况空前,除了上海代表,还有安徽的代表和广州老作家黄庆云,以及中国台湾林焕彰、谢武彰、方素珍等数位“大陆儿童文学研究会”成员,来自菲律宾的儿童工作者也受邀参加,日本翻译家中由美子女士作为香港儿协会永久会员发来贺信。尤其难得的是,英国杰出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应严会长之邀亲临会场。严吴婵霞早年留学英美,又在香港从事出版,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当她得知达尔先生途经香港,立即发出邀请,表示会上将发表研究达尔作品的论文,期待本届研讨会“East meets West(东西会面)”。时年73岁的达尔先生不负众望,偕夫人参加了25日的研讨。在分享环节,二战中留下腿伤、站立不便的达尔,坐在了主席台桌上回答提问。他认为,为儿童写作比成人难,因为儿童缺乏成人的专注力,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幽默感、活泼的想象力,才能写出充满刺激、节奏明快、富有奇想的佳作,令儿童爱不释手。
由于签证的延误,上海代表团未能目睹达尔先生的风采,陈伯吹与罗尔德·达尔两位东西方儿童文学大师擦肩而过,令人惋惜。一年以后,达尔在英国去世。
正如严吴婵霞在欢迎词中所言,“从香港儿童文学史,甚至是中国儿童文学史来看,我们这个研讨会也是特别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的”。对于上海儿童文学界亦是如此,不但加深了沪港交流,而且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航程。来自台湾的林焕彰先生如是说:“(通过与会,)不仅认识了香港儿童文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同时认识了当前大陆儿童文学的现状、问题和作家们的想法。”
从种子,到参天大树
自1987年首届沪港儿童文学研讨会举办以来,至2017年持续举办14届,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儿童文学交流的先河。30年来,沪港儿童文学界有影响的老中青作家、画家和出版人中,大都参加过交流活动,如上海的孙毅、任大霖、秦文君、陈丹燕、陆梅等,香港的潘明珠、潘金英、莫凤仪、周蜜蜜、东瑞等,百余位代表曾发表主旨演讲,与会者更是众多。除了研讨会,2007年宝山举办陈伯吹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活动,2010年《儿童时代》创刊60周年纪念活动,香港儿童文艺协会都派代表前来参加。另外,《儿童时代》推出“港台儿童文学”专栏,香港作家的作品曾荣获“儿童文学园丁奖”;儿童时代社与何紫先生主持的山边社合作出版海外版《炎黄子孙丛书》系列,影响广泛。
2006年,恰逢香港儿童文艺协会成立25周年,协会打算出版《那些温馨的日子》一书作为纪念。参加过历届活动的沪港作家纷纷撰文,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印象中的沪港研讨会是“美丽的大会”;青年作家张弘还是《青年报》学生记者时就采访过沪港研讨会,感慨“年少时遇到他们”对她文学之路的影响;香港代表麦贞美难忘主办方特意为她这位幼教工作者安排参观幼儿园……
有一位穿梭在沪港之间的特殊“使者”,是历届沪港儿童文学交流活动的重要见证者和热心参与者,她就是“阿拉自家人”宋诒瑞。宋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修印度语,早年担任中央广播电台国际部翻译,改革开放后随丈夫从上海移居香港。加入香港儿童文艺协会后,先后任理事、秘书、副会长、会长。从第一届由于名额已满,她只能作为列席人员,到长期担任协会秘书,同时兼任“翻译和导游”,每一届研讨会都少不了她忙前忙后。在香港举办的研讨会,由于协会会员都是业余儿童文艺工作者,尤其离不开像她这样熟悉两地风土人情的热心人穿针引线。而今已耄耋之年的宋老师,保存的协会工作记录就有满满几大本。她还有个保留节目,一曲优美的印度语《拉兹之歌》,让许多参加过研讨会的代表难以忘怀。
绵延三十余载的沪港儿童文学研讨会,经历了鼎盛时期,也遭遇了特殊情况下的暂时中断。除了1991年第三届未设主题,研讨的主题有:儿童文学与儿童生活(1993年);向儿童文学大师学习(1995年);沪港两地儿童的不同特点与阅读兴趣之比较(1997年);儿童文学多面体(1999年);21世纪都市儿童文学创作的走向(2002年);儿童文学与社会关怀(2006年);儿童文学中的童年精神(2008年);儿童文学环保使命(2011年);都市儿童的阅读方式(2013年);沪港童书的魅力(2015年);儿童文学与生命教育(2017年)。这些主题聚焦沪港儿童文学界共同的关注,留下了两地儿童文学发展的珍贵印迹。
岁月荏苒,在香港儿童文艺协会十任会长以及与儿童时代社合并而成的中国中福会出版社的共同接力下,一届届研讨会架起了沪港交流、促进儿童文学事业繁荣的彩虹桥。首任会长何紫先生创办协会时还是小女孩的何紫薇,在协会成立40周年之际女承父业接任了会长,并着手整理史料,更新协会网站。我们一起从老照片、回忆录以及协会会讯等资料中钩沉往事,相互印证。随着浮云渐渐散去,彩虹桥的轮廓越来越清晰。那些在彩虹桥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有些背影已经远去,新老逐渐交替,但为儿童事业奋斗的精神将会不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