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一骑绝尘,新主流电影再度突围
说《万里归途》燃爆2022年国庆档并不为过。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10月1日—7日,《万里归途》一骑绝尘,票房突破10亿元。近些年来,新主流电影获观众认可势如破竹,《万里归途》不负众望,持续推高主旋律影片的创作水准。整部影片看下来,精益求精与勇于创新是该片取得成功的关键。
选材新颖。《万里归途》聚焦海外撤侨,这类题材在主流大片中并非首创,《战狼2》和《红海行动》都是口碑票房双收的典范之作。说其新颖,是因为《万里归途》在撤侨题材中找到了差异,首次将“中国外交官撤侨”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与聚焦军事战场上的枪弹横飞、英勇拼杀不同,文官遇到战争,侧重展现的是博弈、斡旋以及沟通的能力与技巧。《万里归途》根据2011年利比亚撤侨真实事件改编,影片在不回避战争场面的同时,重点展示主人公们在手无寸铁、不开一枪的条件下带领同胞回家。这样一来,影片文戏武戏的比例更为均衡,所展现出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心理空间更为丰满。
人物出彩。《万里归途》的主角是中国外交官,这是一群大银幕上不多见但非常值得刻画和描摹的人物。影片依然采用近些年主旋律影片常见的人物群像设计,其中主人公宗大伟作为复杂人物的塑造是尤为突出且成功的,在人性的挖掘与刻画方面可圈可点。
具体来说,其一,宗大伟不是脸谱化的类型人物,他的人物塑造是在角色的内心挣扎中完成的。作为身经百战的外交官,他身上有着强烈的国家使命和责任感,作为心怀愧疚的丈夫,他家里有高龄待产的妻子。影片伊始便两次给宗大伟抛出“回家”还是“留下”的选择题:第一次带同胞撤退时,他把自己的机票让给了中国台湾同胞,第二次面对外交官章宁的意外殉职,他又没有选择回国而是和年轻同事成朗一起去完成撤侨任务。影片情节推进中,宗大伟在艰难撤离过程中遭遇险境、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内心挣扎,在两场与叛军首领的“手枪轮盘赌游戏”中达到了高潮。其二,影片中其他角色与宗大伟的人物关系建构有力,在刻画好主要人物的目标上将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在行动线上,“老油条”宗大伟与“热血菜鸟”成朗的对手戏,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和人物成长;在心理线上,离世的章宁的精神引领,深刻地鞭策激励着宗大伟完成使命和任务。在这种深层次的人物交互与关联中,成朗、章宁等人物的塑造也较为成功。
完成度高。《万里归途》展现了出色的叙事能力,牢牢地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着观众的情绪。首先是故事情节的环环相扣和一波三折,使得叙事的动力和戏剧性强劲饱满,将撤侨故事讲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其次是故事的讲述方式新鲜巧妙,设置悬念、运用倒叙等手法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生动性。比如在影片结尾处闪回到整个故事的开端——宗大伟和成朗原本在当天就可以完成任务回国,为再次回顾这场撤侨任务提供了一个情感视角,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请大家把手上的国旗、护照举起来,我们带你们,回家!”片尾这句台词画龙点睛,让温暖掷地有声。背靠强大的祖国,《万里归途》生动诠释出“回家”两字的重要意义。当观众跟随同胞在归国航班进入祖国领空之时,跟随宗大伟穿过楼道步入家门之际,都能真切感受到心中那份自豪与踏实,这种强烈的共情、共鸣与共振,必将凝聚起更为强大、更加深沉的爱国力量。
- “新主流大片”的人本性与中国性[2022-10-12]
- 《万里归途》: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2022-10-05]
- 拍《万里归途》 王俊凯变“吃土少年”[2022-09-27]
- 《万里归途》首次揭秘撤侨幕后故事[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