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达尔林:希望每个“她”都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来源:文艺报 | 路斐斐  2023年02月23日09:15

生于成都、长于成都、工作在成都,1999年出生的达尔林走上网文创作之路与许多青年作者一样,是缘于“对现实生活的幻想”。“去小说里面做一个梦”,把期待的、向往的,还有那些生活中也许不能实现的幻想写出来,成为她写作的原动力。2022年,达尔林的小说处女作《嫁给喻先生》在番茄阅读连载完结并签约出版,这本书也成为她人生中第一次经历“漫长”的坚持而收获的果实。小说以日常、细碎的生活小事,讲述了一名曾经历过原生家庭之痛的女性在婚姻中学会爱并得到治愈与成长的故事,并因此在番茄阅读得到了不少女性读者的青睐。“我就是想站在读者的角度写一本书。”谈及写作的初衷时达尔林说,“故事最后我选择写了一个美满的大结局,希望那些曾受过伤的读者朋友们也能不纠结于过去,相信自己也会有很好的未来。”

记 者: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网文作者,你的第一部作品为何会选择写一部婚恋题材小说?

达尔林:2022年5月,我在番茄阅读同时上架连载了两本“先婚后爱”类型的婚恋题材网络小说。这主要受了当时跟朋友都在追的番茄阅读上热度很高的“相亲文”的影响。去年疫情期间我也曾居家办公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时看了很多书,一直看到“书荒”,直到找不到一本小说的人设、剧情完全符合自己的阅读期待与想象,就开始自己动手写。《嫁给喻先生》严格来讲算是我的第二本小说,但却是我第一部成功完结并获得签约出版的作品。小说共连载了36万字,连载时就收获了平台不少读者的喜爱,频频登上推荐榜,因此就坚持了下来。

记 者:第一次进行网文写作,吸引你、支持你写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达尔林:《嫁给喻先生》讲述了女主人公代替姐姐去相亲,从而认识了大自己8岁的青年教授并闪婚,并在婚姻中得到爱、学会爱的一个爱情故事。当然这是从女主视角来讲的,如果从男主视角来看,这段故事则属于“蓄谋已久”。书中两位主角的“人设”,可以说是从我以前看过的许多小说中自然“生发”出来的,其中也投射了我自己的一些“幻想”。比如很多读者在评论区里提到的,男主角喻先生特别温柔。这一人物气质与大学时教我们语法课的男老师很像。写喻先生时我多少会想起当年这位年轻的很有少年感又特别温柔的老师的形象。我个人很喜欢温柔的男生,喻先生也代表了我心目中“理想型”的样子。对于“温柔”的理解,在我而言就是对所有人都非常礼貌,面对所有事情都能保持自我,无论外界有什么样的声音,都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小说中的这些设定可能也符合了很多读者的期待,书连载到两个月的时候,开始有读者在平台发表了第一个“段评”,也当即激励了我第一次为读者“加更”。就这样,这部小说在读者的支持和自己的坚持下连载了整整3个月最终完结。反观“开书”更早的另一部小说,一方面缺少读者支持,一方面也与事先没有写故事大纲有关,小说写到快结束的时候剧情整个崩盘,最后自己也圆不回去了,只好“弃坑”停更。

记 者:《嫁给喻先生》里讲述的是发生在生活中的小事,从对日常细节的书写中去“发现”爱情的样子,这带给你怎样的一种写作体验?

达尔林:这部小说的总体风格对我而言是相对平淡的,写的都是生活中的件件小事,但基本是从头甜到尾。我自己看小说不喜欢太离谱的情节,也不喜欢那种纯靠误会而推进的“狗血”故事,这就决定了我这部小说的写作会比较“随心”。也就是想站在读者的角度写一本小说。自己想看什么,就写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先婚后爱”听起来好像特别不靠谱,但从另外的角度,发自内心地想一想,我觉得很多人其实也都幻想过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尤其我现在还是单身,想法就会更多,对婚姻、对爱情,有期待、有向往,还有一些幻想,写出来就会比较有“感觉”。比如作为一个“细节控”作者,在小说中我会用各种细节充分展现男主的温柔,例如说话,喻先生在讲完一件事情后询问女主时不会问“你听明白了吗”,而是会问“我讲清楚了吗”;夸人的时候不会只夸一个“好看”,而会注意细节,比如“今天这个发型好看,和你的衣服特别搭”等等。男主的细腻和女主的大大咧咧形成互补。小说写到中后期时,每天都能收到读者的反馈、评论,就更有了写下去的动力。在全书快要完结的时候,我又开始构思了另一部同类题材的小说,等这部小说一完结就正式开始了新书的写作。新作中两位主角的性格就比较相似,都比较强势,属于一对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故事也就更偏向于展现一种势均力敌的爱情。

记 者:作为新人作者,从架构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中你收获了哪些写作经验?

达尔林:首先就是一定要写作品大纲。其实我几乎同时“开书”的两部小说故事内容都差不多,但特别惭愧的是,第一部小说没写大纲,最终导致后来作品没办法完成逻辑自洽而宣告失败。《嫁给喻先生》写完之后虽然发现跟原来设定的大纲也“两模两样”,但有了大纲写作时心里就会比较有底,感觉就算写得不一样甚至故事崩掉了,也还可以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大纲计划重写。好多新人作者最后写不下去,其实就是心里“没底儿”。也有很多作者觉得写不写大纲无所谓,但我是坚持必须要写的那一类,否则一本书有可能我都没办法写完。而只有真正写出一个“完本”以后,你对故事的整体把控才能有一个很大提升。所以我认为,新人作者真的不要随意“弃坑”,一个故事开始了就尽量让它能有始有终。如果只是一直写又一直断掉,从来都没有写到过结尾,我觉得写作水平就很难得到提高。从1万字写到10万字和从1万字写到50万字,对“笔力”的锻炼是很不一样的。现在我愈发感到自己在写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词汇量的匮乏,经常会写着写着因为一个词卡住了,导致原本理顺的剧情也进行不下去了。这个习惯很不好,所以现在也在“疯狂”积累中,买了不少书,还有一些工具书,每天就跟小学生一样在坚持学习。

记 者:回顾作品连载的过程,有哪些同读者的交流反馈让你印象深刻?

达尔林:对每位作者来说,受到读者的喜欢就会感到特别有动力去坚持。接触网文写作后,我也认识了一些作者朋友,我们经常一起“连麦”码字,也成为彼此的读者。与经验丰富的作者不同,我码字时常常是敲敲停停删删。因为没有写作细纲,时常写着写着就“卡文”,不顺的时候会直接“卡死”。有时读者就会在评论区催更,问:今天更新了吗?你在写哪天的?所以那时我也很羡慕别的作者,一会儿羡慕他们可以一直敲键盘一直写,一会儿羡慕别人竟然已写出过一百万字的长篇,还有作品已出版等等。但是网文作者圈好的一点是,大家会互相帮助,相互间都有想去学习对方的地方,“卡文”的时候也会一起讨论一下。比如有一次我写到夜里还是卡住写不下去了,就把文章发给我一位作者朋友,结果半夜12点多她还在帮我顺剧情,聊完之后我思路一下就通畅了。所以有时我们都感到很需要别人指点一下,只靠自己闷头去想的话,思维特别容易固化。

完成这部小说的写作可以说让我收获了许多。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通过作品跟读者产生的共鸣。比如小说中写到女主原生家庭问题的那部分章节,写那段经历时我自己也写哭了,小说更新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留言,说他们有过相似的经历。其实我自己的家庭氛围是比较有爱和谐的,但由于我毕业后一直在教育培训行业工作,兼职码字,所以日常工作中我会接触到很多孩子和家长,也听过不少青春期孩子的故事,有的人会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一些伤害,这些真实的生活多多少少我都会写进书里,因此可能得到了不少读者的共鸣。故事最后我选择写了一个美满的大结局,也是希望那些曾受过伤的朋友们看到以后可以开心一点,能尽量不纠结于过去,相信自己也会有很好的未来。如果大家能从这个平凡的爱情故事中获得一些美好、力量和追求的动力,那会让我感到成为一名写故事的人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