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君子
得知南粤有一道菜名曰“礼云子”,我不禁莞尔,这是《论语·八佾》中的句子:“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指玉帛之类的礼器吗?他用反问的语气说明,“礼”不仅只是指“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时候国与国之间交往常常以此为礼物),礼乐的根本在于敬、在于和,在于一种君子之道。一道日常菜肴中蕴含着君子之道,实属意外之喜。
“君子”出现很早,词龄很长,西周之前就诞生了。“君子”从“君”而来。《说文》曰:君,尊也。“君子”一词频繁现于先秦典籍,如《易经》中出现20次,《诗经》中出现210次,《礼记》中出现35次。这么多“君子”,其面相、身份并不相同。《尚书》和《易经》中的君子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身份称谓,也就是说,在那两本书问世的年代,一个人是否是君子取决于其家庭或家族,也就是先天决定的。《诗经》中的大部分君子也是身份、称谓,只是身份地位有所变化。随后,作为身份、地位称谓的“君子”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
将“君子”这一称谓从有位者身上剥离,使之成为兼具德才的“士”的通称,出身卑贱的人通过后天的修持也能够成为君子,是先秦诸子尤其是墨家、儒家、道家长期建构的结果。这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也是君子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的过程,经过两千多年的丰富积累和理性驱动,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蔚为大观的君子文化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功不可没。虽然不能简单地将《论语》的内容化约为某种君子论,但《论语》内在蕴涵着丰富的君子向度。你看,一进入《论语》世界,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和蔼可亲的孔子,耳边响起的是他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习”是将“学”来的知识、道理付诸实践,使之在行动中得到确认和深化,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品德和才能,因而起码含有三层意思:温习,相关知识的温故知新;练习,践行所学内容;习得,也就是掌握、应用所学内容的技能,如掌握君子“九能”。
因此,这个“习”包括思和行两个方面。“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告诉我们,思既指认知方面的内容,又含有实践方面的反思。而行不只是将所学内容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上,还包括为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不断修正的实践。因此,这里的“学”“习”可以解读为对君子这一范畴的理解、认识、认同和实践上的不断完善,既以成就君子为指向,又具体地体现在成就君子的过程之中,从而表现为“知君子”和“为君子”的统一。
孔子主张成为什么样的君子?或者说,在孔子眼里,君子的标准是什么?他的理由如下:
其一,有德。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重视“德”,是因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这些言说中,孔子把属于伦理领域的个人品行和从属于政治哲学的公共行政放在一起讨论,强调自身有德是实行仁政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仁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指出,君子和小人行为处事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思维,君子是道义优先,而小人则是利欲优先。孔子虽然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但是不义之富贵是不可取的。他还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在他眼中,君子之勇和小人之勇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君子的心中有礼义。
其三,君子不器。这是说,要成为真正的君子,必须超越具体的局限性。儒家虽然强调依仁义而行,但并非没有灵活性,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只要做得合理恰当就行。
其四,行胜于言。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说了很多,比如“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孔子的这些言论表明,要成为君子,行动须利落,言语要谨慎。此外,君子还要文质彬彬、有和合意识,重精神而轻物质等等。
在《论语》的世界,“君子”跟我们打了超过100次照面。这还不算,当我们要离开时,孔子还不放心,拉着我们的手再三叮嘱:“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最后这句话虽然没有出现“学”字,但“学”是“知”的基础和前提,再说,《季氏》中孔子还有“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这样的教导。可以说,《论语》的主旨是希望人们通过学诗知礼知言而成为君子。
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既是孔子的自我期许,也是他孜孜矻矻教育学生的目标。这一教育目标影响深远,于两千多年后还在影响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