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戴花》创作谈
“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是那个火红的年代最流行的一首群众歌曲。一穷二白的日子里,万众一心奋勇争先的精神气质感天动地。那是一道民族复兴的钢铁脊梁,也是一个国家崛起时代的整体记忆。
虽然历史已不可复制,但是那个时代的雄伟进程、人民大众艰苦创业的燃烧岁月、改天换地的豪迈气魄,永远值得我们激情地书写。讲好那个年代生动鲜活、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应该是我们这代作家责无旁贷的历史担当。
我相信,从那个时代打拼过来的人,曾经的日子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对于我们新时期出生的年轻人,那些峥嵘的岁月对他们来说难免陌生。恰恰因为如此,物质贫乏的年代、苦中作乐的生活、不甘后人的竞争、曲折多姿的情感等等一切场景,都成为了他们心中不可思议的人间传奇。
工厂的环境和工人群体的特殊性,本身就具有某种神秘的色彩。用文学的形式真实客观、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而言,至少能引发好奇心,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鲜感,从而激发起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
这便是我创作长篇小说《戴花》的初衷。
一群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了一家电机制造厂,按当时的政策,学历和专业已全部清零,一律下放到车间当学徒工。
杨哲民无意中给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被分配到翻砂车间熔炉班,跟一位文化不高其貌不扬的老工人莫正强学徒,成为了一名劳动强度最高、职业风险最大的炉前操作工。其他学员除极少数人之外,分配的工种都不太符合本人的心愿。美丽的愿望和艰苦的岗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磨合,杨哲民发现自己的师傅莫正强绝对不可以等闲视之。这位熔炉班老班长模样粗糙外表憨厚,内心却聪明机警。为人虽然善良,却又主观武断,争强好胜。他最大的愿望是戴上一朵大红花,成为一名光宗耀祖的劳动模范。
当年工厂的设备比较落后,劳动条件相对恶劣,冲天炉时常发生惊险事故。每到危急时刻,总是莫师傅堵在前面,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国家财产,令杨哲民震惊而又感动。工会主席跟他谈心的时候关心地问他,跟了一个没文化的师傅,是不是没什么好学的?杨哲民由衷地回答说,不是没什么好学,而是一般人根本学不来。“今天炉口跑了铁水,我们用力气堵,怎么堵也堵不住。师傅病成这样了,没力气,他就拿命去堵。他舍得性命,那才叫绝技。这种绝技可不是一般人敢学的。不敢学就学不来。师傅把炉子看得比命还重要,那是一个人的本质。其他的优秀都是学来的,本质的优秀是天生的。所以我想说,这样的师傅,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
莫师傅也发现了杨哲民非常优秀,喜爱之余,心里却顾虑重重。他预见到这位大学毕业聪明过人的徒弟,总有一天会超过自己。这叫“打翻天印”,工厂里的老师傅都格外忌讳这一点,莫师傅在这方面更加敏感。杨哲民有感于熔炉班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利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坚持不懈地对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一些技术革新,莫师傅看在眼里,心里却非常紧张。
劳动模范的指标极其稀少,他担心万一徒弟当上劳模,会将自己戴花的愿望化为乌有。出于一种自然而然的抵触心理,莫师傅便有意无意地给杨哲民设置障碍,用师傅的权威和班长的权力,对徒弟进行打压。有些行为看似公正,经常令人哭笑不得,又无法违背。杨哲民理解师傅的真实想法和内心追求,但是他绝不想也绝不会停止自己的技术革新。虽然极不情愿,他还是为师傅的劳模梦做出了聪明的让步——把自己技术革新的成果算在了师傅身上。
关键时刻,莫师傅犯了一个迫不得已而又伤害名声的错误,眼看就要到手的那朵大红花,顷刻之间又与他擦肩而过。
对于莫师傅而言这个打击是巨大的,虽然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脑子也清醒了很多,精神上的冲击毕竟难以承受。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染上的矽肺病也进一步加重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社会环境也出现了巨大变化。春风化雨之中,杨哲民的进步非常显著。在师傅去疗养院治病那几个月,他临时顶替班长的职责,放开手脚对老式冲天炉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有些改革是根本性的,得到了机电局总工程师的支持与肯定。无意中他发现自己暗中的恋人迫于家属和环境的压力,也出现了离他而去的迹象。
此刻的杨哲民,由于自觉担负了更大的责任,胸怀也更加博大。感情生活不怎么顺利,他便顺其自然,更多关心的是熔炉班跨时代的技术进步。唯一令他担心的是师傅疗养回来之后,会不会否定和推翻熔炉班的技术革新成果。
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莫师傅回到厂里,面对冲天炉的各种改造大发雷霆。
客观地说,师傅也不仅是抵触徒弟的技术革新。那座冲天炉是他们白手起家、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亲手制造出来的。无论徒弟革新的效果如何,莫师傅在情感上绝对难以接受。
但是他骨子里毕竟不缺少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人的奉献精神。徒弟对技术革新锲而不舍,他内心其实是非常满意的。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心火也渐渐没那么旺盛了。
终于有一天,莫师傅感慨万千地对徒弟说:“有技术革新要搞,师傅未必真的反对你啊?”“你记住一句话。只要不跟师傅对着搞,师傅跟你当徒弟都心甘情愿。我想通了,好多东西师傅搞不来。真的还要跟你学。”他态度相当诚恳,大度得令人感动:“打翻天印又怎么不可以?带出来的徒弟要超不过师傅,那就证明我这个师傅没本事。屁用都没有。”
莫师傅嘴里是这样说的,行动中也是这样做的。他拖着被职业病折磨得站立不稳的身子,日夜坚守在技术革新的现场出主意想办法,与年轻人一道对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没多久,劳模评选工作再次启动。经过全车间推荐和厂部研究,莫师傅再一次成为了劳模候选人。但是非常遗憾,他又一次倒下了,这一次是病魔击倒了他。职业病晚期爆发,他再也站不起来了。
即使这样,当上了车间主任的杨哲民仍然坚持要选师傅当劳模。他知道,这是师傅一辈子的心愿,当徒弟的必须要让师傅如愿以偿。厂工会也支持车间的意见,一边督促医院加大治疗力度,一边将推选材料上报到了全市劳模评选领导小组。
一个瑞雪纷飞的夜晚,莫师傅让徒弟把工厂里的主要领导请到了病床前。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气息奄奄的莫师傅深明大义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也不晓得怎么回事,昨天晚上这心里头猛地一下就敞亮了……我一个快入土的人,当这个劳模,对厂里到底有好大用处呢?杨哲民当就不一样。三年多时间就从一个青工干到了车间主任,他的上进心是挡不住的。再有个三年,他头上那片天还不晓得有好宽阔。这伢儿天赋好志向也高,大家攒劲推他一把,将来肯定是块做顶梁柱的料子。”然后他讲了一句很有思想境界的话:“不是讲要放眼全世界吗?都像我这样一心只放眼自己,那还搞个鬼啊?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怎么体现嘛?以为只是一句空话啊?”
然后,这位文化水平不高、思想境界不低的老工人,最后提出了一个请求。他要在技术革新试车成功的当天,回到冲天炉跟前,亲手为新设备投产点燃炉火,“然后我就安心地去死。”
在场的领导无法拒绝他的请求,因为这个举动意义非凡。
莫师傅最后点燃的那把火,烧掉了陈旧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保守思维。一名普通的产业工人,用生命中最后的一点力气,点燃了牵引时代前进的火车头。
平凡的人将不平凡的人生汇入时代洪流之中,这是莫师傅的经历也是杨哲民的经历。更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将引领更多人生道路上生生不息努力奋斗的你和我。
更多
星辰与家园:中国科幻文学的探索与守护
科幻文学不仅是讲故事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认识世界、与自我对话的途径。愿同一星空下的我们,可以乘科幻长风,去探索星辰大海,去洞察自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