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研究话语体系构建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周芳   2023年10月30日11:43

民族文学工作既是文艺工作,也是民族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家民委与中国作协于日前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学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近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民族文学研究》40周年: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分为回顾与展望、新时代民族文学研究话语体系构建两个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回顾《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民族文学学科的建设方向和民族文学研究话语体系构建,探索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为民族文学理论研究搭建重要平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学研究也是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创办于1983年的《民族文学研究》,是由中国社科院主管、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一份国家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40年来,刊物密切联系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发展的实际,服务学术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要求,为民族文学研究、学术理论研究搭建了重要平台,对于推动我国民族文学事业的有序传承、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刊物与民族文学学科是一同成长、一道成熟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所长朝戈金表示,《民族文学研究》见证了我国民族文学学科发展的许多重要节点。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编写工作重新启动,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了口头文学的时间性、口头文本和书面文本的关系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民族文学研究》集中篇幅对这些问题进行长时间的研讨,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民族文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心逐步向口头传统转移,史诗的搜集、记录、翻译和研究进入全新阶段,《民族文学研究》在其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研讨会上,不少学者表示,《民族文学研究》在个人学术成长中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深情回忆在《民族文学研究》头条位置发表论文的经历,他将这篇论文看作是自己学术生涯中“最好的文章”。他表示,一份有学术担当的专业期刊,对于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学术梯队的培育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岳永逸认为,一本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应同时处理好精与博、政治与学术、呈现与引领等多组关系。“《民族文学研究》长期对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关注,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视,不但回应了各族作家文学的研究,也成为民族文学整体性研究的基石,更是《民族文学研究》的亮点和生长点之一。”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郝青云则表示,《民族文学研究》是各民族文学交流融合的枢纽,是各族青年学者成长的摇篮。期待新时代的《民族文学研究》为构建丰富、辽阔的“文学共同体”搭建更大的平台。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商民族文学研究话语体系构建

长期以来,民族文学研究始终坚持以挖掘各民族丰富的文学资源、探讨各民族间的文学关系、传承保护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推动民族文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民族文学焕发新的时代风采作出了贡献。

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重点就如何构建新时代民族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开展多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古代民族文学研究中的文学交融课题,一直是西北民族大学教授、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多洛肯的研究重点。他表示,当前,中国多民族文学交融与中国古代民族文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从各民族文学交融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民族文学,能反映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学理支撑。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龙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蕴含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重点民族文学作品进行了梳理与阐释,同时研究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以及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的民族题材作品。她认为这些作品蕴含和传递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认同”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凸显了新中国民族文学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追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这些作品对于探索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新路向,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都是大有裨益的。”龙珊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学的繁荣,民族文学研究与阐释在实现话语的创新中,尤其要注重开掘新特质,拓宽民族文学的内生性与丰富性,阐发共同性,画好同心圆。”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原主编包明德表示。

研讨会上,民族文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方向等议题,同样是与会专家学者探讨的一个重点。

大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李晓峰提出,新时代民族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构应重点把握“三个面向”:面向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新动态,结合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前沿问题,应重视我国民族文学学术话语的国际性;面向新时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应强化民族文学话语的国家性;面向民族文学发展的客观历史,结合中国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应开创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学学科发展新格局。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毕海从新时代民族文学批评的路径、方法及意义角度,指出新时代民族文学理论要从各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多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从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走向“文学共同体”研究,充分彰显当代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的充沛活力和重要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则从艺术人类学与民族文学研究的关系角度指出,民族民间艺术是艺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从一种整体论的视野来看,在民族民间艺术中,诗乐舞往往一体,艺术和文学密不可分。民族文学常常和吟唱、歌舞、面具等艺术形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仪式之中的有机整体。所以,民族文学的研究需要关注艺术人类学,反之亦然。”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民族文学研究者应拿出自己的成果,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丁国旗表示,民族文学研究者需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广的视野,以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等为观照,思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