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的路上慢慢走,慢慢画
有光线的下午 须 臾 作
不知不觉地,我在我的行业里已经摸索了整整八年余。
我的第一个合作绘本叫《远方》,当时是明天出版社看到我发在社交媒体的作品后进行的绘本约稿。那个时候是2016年,我的作品尚未完全成熟,作品中多多少少都有些许别的艺术家的影子。最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刚开始我喜欢的插画师有卡森·埃利斯、萨塞克先生(《米先生的世界旅行》的作者)、约翰·伯宁罕等,我试着去模仿他们的作品,有时候会尝试半临摹创作。时间一长,当我的绘画作品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质量也跟着发生了突破性转变,而我就此拥有了自己的风格。
风格的形成是极其漫长的。
创作绘本跟创作单张插图,或者漫画故事,又都是截然不同的。
单张插图的创作在三者之中显然是最容易的。单张插图的创作没有前后文的连续性。图像叙述故事,画面只要能烘托文字氛围,能让文字的内容跃然纸上,使其完整、清晰、流利即可。我曾为小说《住在屋顶上的熊》创作的一系列配图,就没有很强的画面连续性,每张画面都可以独立存在。小说配图跟故事绘本实际上还有很大差别。再比如我近期为《铸剑师传奇》系列作品做的配图,内容主要以人物为主,一本书有多个故事,每幅插画都是独立的存在。
单幅图像叙事的可能性偏小,但毕竟没有否认图像的叙事性,有时,单幅图片构图丰富活泼,内容也充实得热力四射,也可以在单幅影像中包含完整事件,比如《小尼摩游梦士》(Little Nemo in Slumberland),单版的一页插图被分格成连续的漫画分镜,连续的图像叙述使其在单版上就得以表达一个故事。
儿童绘本的创作跟单幅插图的创作还是有各个方面的不一样。
绘本注重图文结合,要注意文字和图画之间的协调、统一。文字和图画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作品的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获得文字信息,又能通过图画获得视觉享受和理解。比如朱成梁老师的《火焰》,故事的开头文字写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森林里传来了一些很奇怪的声音,有时候还会发生很奇怪的事情,火焰决定带着宝宝们离开这里。”文字中描述的“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就要看图,图里面有一列火车开进画面,这时读者就知道了,哦!原来是火车修建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物种,所以狐狸妈妈要带着小狐狸们离开这里。
儿童绘本在创作时要以儿童为中心,将儿童视作主要受众和读者,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创作出能够引发他们兴趣、启发他们思考的作品。在做人物设定时也要充分考虑儿童,人物的角色设计往往是亲人的、可爱的,角色的外表和性格特点要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和兴趣,让他们能够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大卫,不可以》的大卫的形象,从外表上来说,他有二头身的比例,圆圆的头和身体,稀疏的牙齿,充分表现了大卫的调皮与捣蛋。这样的形象,其实就是千千万万孩子的真实写照,孩子读这样的绘本就会备感亲切,因为有可能谈论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呢。
绘本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阅读素材,应该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故事中融入友爱、勇气、坚韧等正面品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在《南方日记》里设立的小丫,就是一个独立、勇敢、坚韧的女孩,故事的最后她回到了自己的乡村,一切都变了,村庄不再是原来的村庄,村里的人也都离开了。但她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方式,坚强又勇敢。儿童绘本里的主人公,一定是有缺点的,但也一定是正向的。
儿童绘本涉及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让绘本作品具有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比如朱成梁老师的《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里面的人种,就有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普及的是全世界人人平等的观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是不一样的,儿童绘本里若涉及这些内容,必然是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前提基础的。
创作绘本时,留白是一种重要的美学表现方式。适当的留白可以给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填补故事中的空白部分,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来,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我在《南方日记》里就运用了大量留白。《铸剑师传奇》里的插图,尽管是单张独立的插图,有很多背景我也是运用了大量留白。包括我在《一个人的意大利》和《一个人的小世界》里都有运用到相同的手法。
常常来说,编辑给的自由度越大,我会发挥得越好,比如说我配图的图书《住在屋顶上的熊》是一个充满童真的故事,这个故事文本写得很好,并且编辑给的自由度非常大,所以我画的时候也很“自由”。我会刻意去渲染每个环境的氛围,比如说夕阳西下的那一页,我就会把黄昏的感觉渲染得浓郁一些。我喜欢把光的效果,或者是文本里环境的氛围感表现出来。有时候我还会加一些细节,比如说墙上贴着一张海报或者贴着一个小纸条,小纸条里我可能暗示着什么东西,我会通过一些这样的细节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
我解决创作瓶颈期的方法是看很多别人的作品,特别是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当我构图想不出来,或者是没有思路的时候,我就会借鉴一些大师绘画的构图,比如马蒂斯、凡·高,或者其他一些艺术家的画。我会从大师和艺术家前辈的作品中去寻找灵感。
创作是一件周期非常漫长的事情,需要慢慢走,慢慢画,慢慢成长。
(作者系独立插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