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揭晓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04月26日14:53

4月13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颁奖会在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基地)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成旦红,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马文运,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宋向伟主持颁奖会

评委会主任阎晶明宣读获奖名单和授奖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度共有7篇佳作获得优秀论文奖,分别是:吴晓东的《抒情与叙事的一体化:沈从文前期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学意涵》、秦林芳的《艾青与延安后期文艺运动》、斯炎伟的《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祝词〉的起草与精神场域》、王秀涛的《代表的政治:第一次文代会〈大会提案总目〉注解》、何平的《时间的支流 近处的语法——论〈北流〉》、王一川的《直而温修辞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心史——长篇小说〈望春风〉阅读札记》、蒋述卓的《整合与策略:通向世界文学的世界华文文学》。

蒋述卓:《整合与策略:通向世界文学的世界华文文学》

授奖词:文章从现有观念出发,运用一种新的美学策略和文化策略重新看待世界华文文学,打破旧有“离散—中心”“中心—边缘”的观念,以更为平等、超越的视野,在文明互鉴的视野中重建走向“世界文学”的通道,显示出世界华文文学的大格局与大气度,开拓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新路径。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吴义勤、马文运共同为蒋述卓颁奖

获奖感言:感谢中国作协,感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杂志。非常高兴获此奖项,老同志也需要受到鼓励,所以欣然接受。从我自己来讲,这三年一直担任汕头大学《华文文学》杂志主编,过程当中一直在思考华文文学的概念,究竟是怎样提出,怎样超越的,我想从理论上做一些探讨,当时琢磨了很久写了这样一篇文章,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评论者自己的一种本能,写作的本能,我们还会不断地写作。古稀之年为什么还在写作,如马克思所讲的“弥尔顿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创作了《失乐园》”。在新时代的文学召唤下,我们会不自然地拿起笔来去写好论文,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再次感谢评委,感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杂志。

王一川:《直而温修辞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心史——长篇小说<望春风>阅读札记》

授奖词:文章从《望春风》的简蕴修辞入手,透过其语言风格的呈现方式而窥见其表意策略,层层深入,在中国式心性论传统中提炼出其心性现实主义范式特点。对作品的解读既有宏阔的文化视野,又有微观的文本细察,分析鞭辟入里,语言流畅自然,显示了论者渊博的知识体系与较强的文本分析能力。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阎晶明、孙甘露共同为王一川颁奖

获奖感言:得到这样的奖特别高兴,感谢吴义勤主编和各位编委的认可和推荐。前年我做自己提出的心性现实主义选题时,除了分析小说、电视剧《人世间》及其他艺术作品以外,还想找点相关的文学作品来分析,于是采纳年轻朋友的建议分析《望春风》,最终从《尚书》中直而温修辞传统去挖掘《望春风》中的乡村书写者意涵,指出其突出的语言艺术建树在于乡村修辞者创造出了直而温修辞方式,建构一部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心史,以中国式心性论传统中的温和之心去浸润外来现实主义所必备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批判性态度,从而使得中国式的正直书写与温和书写两大传统在当代实现相互涵濡。这篇小文能得到编辑部和评委的认可,使我在未来做文学批评时可以更有信心去坚持也让我有了如下心得:第一,文学批评应该紧紧抓住作品的独特修辞特征去立论,由此找到该作品的独特艺术世界的特别通道。《望春风》中的简蕴修辞、诗意氛围、中外经典植入以及乡村修辞者等独到的修辞特征正给我预设了这样的阐释通道。第二,可以自主地回溯古典史学的修辞传统,透过这种传统把握小说文本蕴含的潜在意义。第三,可以关注作品的独特修辞特征同当代社会生活事件的无意识的引力联系,这部小说既具备激烈而深层的社会生态忧思,又能够将其蕴藉在言简而意深的语言世界,其中生成的人际关系场和人地关系场中,令读者产生连绵不绝的联想和想象。以上是我写这篇小文前后的一点感想,谢谢大家。

吴晓东:《抒情与叙事的一体化:沈从文前期湘西题材小说的诗学意涵》

授奖词:文章对沈从文前期小说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作用于小说内景的运作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于时代、观念、个体经验的糅杂背景中将“从文式的小说诗学”勾勒出来,深入乎情,探赜其理,直击本质,对沈从文其人其文充满“了悟”与“同情”,也于“抒情”与“叙事”的理论悖逆中寻找到交叉叠合的沟通路径。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陈彦、成旦红共同为吴晓东(丛治辰代为领奖)颁奖

获奖感言:首先允许向我各位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意,我得知获奖的消息后,我当时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喜出望外”。因为我从未想过这篇研究沈从文20世纪20年代的文章会在一份当代文学研究的杂志上得奖,当然我不好意思说这体现了评委们的目光如炬,独具慧眼,但至少可以说体现出了刊物的兼容并包和远见卓识,体现出了办刊宗旨的兼容性以及开放性。因此这次获奖首先启发我思考的问题是何为当代,怎样建构当代,怎样开拓一个既具整体性又有开放性的当代研究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感受到了杂志办刊的魄力,这种魄力体现为把20世纪初以降的长时段视野都囊括在当代的范围中,或许再过三百年,整个20世纪直到21世纪,今天的历史进程都会被当代的概念所统摄,因此这次获奖也启发我思考如何打破所谓的现代当代的学科壁垒,把20世纪到21世纪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而重建新的整体性视野。

在全国所有的高校中文系中,只有北大等一两个中文系把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分成两个教研室的,这些年我一直身在现代,却心系当代,我读本科生开始就立志成为一个当代文学的研究者,研究当代文学对我来说既是初心,也是梦想,因而这次得奖就让我有了梦想成真之感,同时也有一种找到组织被肯定、被认可,被收容的感觉,我把这次得奖看成是一个新起点,因此再次感谢杂志以及各位评委,谢谢大家!

何平:《时间的支流 近处的语法——论<北流>》

授奖词:文章以《北流》为原点,兼及林白此前的创作,在“时间的支流”中进行互文性解读,既解读文本本身,亦解读作家本人,对于林白在四十年的写作岁月中如何通过创作一遍遍不断重述“自己”,以及通过重述建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通透细致地解读,体悟之深、洞见之妙均弥足珍贵。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白烨、张新颖共同为何平(汪雨萌代为领奖)颁奖

获奖感言:感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感谢尊敬的评委老师,感谢你们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年度论文奖给一篇林白新作《北流》的作品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读到林白的小说,那时仿佛她文学河流激荡的上游峡谷,至《北流》则是大河归海的沉静而阔大。作家作品论是文学批评的第一块基石,将心比心的作家作品论可以照亮文学的幽暗之所。我的文学批评学徒是从文学鉴赏和作家作品论开始的,至今我写得最多的仍然是作家作品论。它让我保有研究者作为普通读者的初心。我珍视这次获奖。在我的理解中,作家作品论,不只是文体分类学意义上的,更是每一次文学研究和批评实践的出发地。

秦林芳:《艾青与延安后期文艺运动》

授奖词:文章对艾青与延安后期文艺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爬梳,将艾青在延安文艺运动中的自我革命与诗歌大众化中积极助推的互动关系做整体观察,于扎实的史料史实之中索隐知微,通过重释构筑主流意识形态与个体知识分子历史之间的“召唤”“回应”与当代历史的“连贯性”,无论对延安文学还是艾青个体的研究均有推进之功。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贺仲明、何言宏共同为秦林芳颁奖

获奖感言:衷心的感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杂志和各位评审专家,是你们的推荐和鼓励使我获得了这一荣誉,此时此刻也特别感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帮助我更新了学科的观念,拓展了学科的视野,使我在现代文学30年之外注意到了更广阔的文学世界,我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接受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教育,那时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是培养博士、硕士的两个不同专业,那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内容和入学以后学习的专业课程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可以说现代文学之于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于古代文学几乎一样,我正是在这样的学科教育背景中养成了自己的学科观念,由于这种观念的作用,也由于自己的惰性,长期以来我除了在丁玲研究中偶尔涉及当代,写过一些文字以外,其余的研究则固守着传统学科意义上的现代文学领域,不管是在社团流派作家作品,和解放区文学研究等方面,均是如此。自然,学科的分类和适度细化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能够推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但学科过于细化会导致研究者视野受限,从而使对问题的认识缺乏广度和纵深度,以往我的现代文学观念正是这样一种传统的过于细化窄化的观念,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融通现当代的办刊定位和思路,引发了我对自己学科观念的反思,引导我打开了新的学科视野,并将推动我以后在学科融通中迈开新步伐。特别感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谢谢大家!

斯炎伟:《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祝词>的起草与精神场域》

授奖词:文章对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祝词》的认知作深入的历史化分析,突破了 “破”与“立”的简单化认知,将其放入新旧文艺观念剧烈交锋的历史情境遇中,将《祝词》起草的具体过程、思维转变、不同声音具体化,以史料为基,推见至隐,以审慎态度评价及介入,对深化认识第四次文代会及反思对大历史观中对常识的简单套用,均有积极的意义。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陈汉萍、王鸿生共同为斯炎伟颁奖

获奖感言:感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感谢评委会授予我这样一个尊贵的荣誉,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是一个办刊水平很高的刊物,里面的作者可以说是高手云集,每一期都有一批优秀的论文,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评委会授予我这样的荣誉,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种褒扬,还不如说是一种鼓励。这篇论文与2023年度期刊上的许多优秀论文相比,并不一定比别的论文更出彩,所以也请在座的各位专家有机会多批评多指导,接下来我会带着评委会对我的这份厚爱继续潜心学术,努力钻研,将这份厚爱转化成学术生产力,争取写出更多的好文章!

王秀涛:《代表的政治:第一次文代会<大会提案总目>注解》

授奖词:文章借鉴古文献学中以注释整理、思考学术问题的方法,对第一次文代会《大会提案总目》做材料注解式分析,形式新颖,同时旁涉此次文代会及同时期的诸多问题,强调了提案内容的丰富性及提案对于理解第一次文代会和中国当代文艺发生的重要价值,弥补了现有文学史研究中未被充分注意与展开的地方,体现出研究者的历史关切与问题意识。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2023年度优秀论文奖。

文贵良、刘艳共同为王秀涛颁奖

获奖感言:非常荣幸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肯定和鼓励,但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因为获奖了,外界的期待或者自我的要求都会变得更高,所以对我来说以后只能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写出更好的论文。获奖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史料文章,2018年也写过一篇关于第一次文代会提案的论文,发表在《南方文坛》上,但是这篇文章有一个缺憾,就是没有找到官方正式的文件,处理的是一些比较零散的提案。后来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发现了正式的第一次文代会提案的文件,所以当时花了五百块钱把这个提案买了下来,并以此写了这篇文章《代表的政治:第一次文代会〈大会提案总目〉注解》。这次获奖是因为这份新资料的发现和使用,我想这是文学史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环,当代文学史的诸多历史细节仍然需要依靠新的资料进行填补。最后,感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也谢谢各位评委,也祝刊物越办越好。虽然刊物创办时间不长,但是在学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且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既有名家,也有新人,既有文学史的厚重,也有文学史现场的鲜活,这对于一份新创办的刊物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