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调和的“细巧”之思 ——“水墨剪纸动画”溯源
剪纸动画《金色的海螺》中的精雕细刻
动画艺术家、“《葫芦兄弟》之父”胡进庆与“干撕拉毛”技术
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是1926年上映的剪纸动画《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这部以剪纸和剪影为主要造型手法的动画长片由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动画导演洛特·雷妮格导演。洛特·雷妮格出生于德国柏林,从小就喜爱中国皮影的她在1919年就完成了第一部自己的剪纸动画短片。作为剪纸动画的创始人,洛特·雷妮格的剪纸动画制作精巧、风格细密,在角色的黑色剪影中镂空雕刻出了卷曲的头发和服装上的花纹。
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诞生于1956年,在制作和风格上,同样拥有精巧和细腻感。在万古蟾、胡进庆等上海美影厂艺术家的大胆尝试下,将既能奔放、又能精巧的民俗剪纸制作成带有关节的剪纸人物,并且拍摄成了动画。作为剪纸动画的代表人物,胡进庆在1963年参与了万古蟾指导的剪纸片《金色的海螺》,担任造型设计。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青年出海打鱼,打捞到了一只金色的海螺。青年每天出去,回家时都发现桌上摆了做好的饭菜,家里也被收拾得干净整齐。原来,金色的海螺会在白天变为海螺姑娘……这部充满神话色彩的剪纸动画短片,在造型设计上采用了皮影的方式进行雕刻。胡进庆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剪纸的细密特点。海螺姑娘的发丝、发饰、服饰花纹的雕刻上疏密有致,在一些地方精雕细琢,其他地方则用大色块进行处理。在一次采访中胡进庆曾说,这是自己在艺术上追求的“细巧”之道。
20世纪70年代,剪纸动画在胡进庆的努力下,诞生了一个创新的子品类:“水墨剪纸”。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让中国的水墨动了起来,但高昂的制作成本、繁复的制作工艺和流程,都令水墨动画无法进行批量创作和生产。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胡进庆开始尝试将剪纸和水墨结合,用制作带有关节的剪纸角色的方式创造水墨角色,用拍摄剪纸片的方式拍摄水墨动画。他用心观察国画的笔触,发现了国画笔触晕染、拉丝、拉毛等特点。然而,剪纸边缘的“硬”与国画笔触边缘的“软”,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不可调和性。他首先使用纤维细长的皮纸进行剪刻,再通过在边缘处边刻边撕、拉,让边缘出现毛茸茸的纤维,模拟水墨的晕染效果,完成所谓的“干撕拉毛”过程。在多次实验之后,胡进庆终于得到了毛茸茸的、模拟水墨晕染效果的剪纸边缘。
这一技术上的创新直接促成了“水墨剪纸”片的诞生。1976年,用“干撕拉毛”方式制作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诞生了。影片中,小男孩的人物造型用毛笔绘制,边缘具有柔软的晕开效果。画面中的竹笋、母鸡,也都有了水墨晕开一般的边缘。1982年,胡进庆导演的动画短片《淘气的金丝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动物之间的故事,用“干撕拉毛”制作的金丝猴、小熊猫、小松鼠纸偶,都拥有了柔软的毛发边缘。
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美影厂开始尝试制作电视系列片,《葫芦兄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作品。胡进庆在时间、周期和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细巧”之思,在重重困难下完成了系列片的创作。他将葫芦兄弟的造型设计为只有颜色不同其他造型却相同的形象。这样既便于儿童观众记忆,也方便制作和剪刻。为了让造型通俗且带有野性,胡进庆这次又在剪纸风格中引入了赛璐珞风格——将剪纸用墨线勾边,在上色和服装纹样上融入剪纸的特点。1986年,《葫芦兄弟》动画系列片正式播出,并且在全国造成了轰动。
胡进庆的作品既有《鹬蚌相争》等在国内外获奖的、带有一定欣赏门槛的艺术短片,也有《葫芦兄弟》这样通俗的、获得儿童观众喜爱的动画系列片。他在艺术上追求的“细巧”,可谓见微知著;而他在造型和剪刻上的微创新,也成为他日后在流程和大型制作上创新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