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科技时代, 应该读点科幻
来源:文艺报 | 王晋康  2024年05月27日08:07

王晋康,科幻作家、高级工程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类人》《蚁生》,短篇小说集《替天行道》《生命之歌》《豹》等。代表作《水星播种》入围2024年雨果奖最佳长中篇小说。

    王晋康,科幻作家、高级工程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类人》《蚁生》,短篇小说集《替天行道》《生命之歌》《豹》等。代表作《水星播种》入围2024年雨果奖最佳长中篇小说。

我们已经处于一个科幻的时代,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至少是这个时代的前夜。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要读一点科幻。虽然我是“写科幻的老王”,但今天的建议并非“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我的建议基于以下理由:

要对新的科技时代有一点儿心理准备,不光是孩子们,也包括成人。在弘扬科幻的文章中,恐怕很少人提到“心理准备”这个理由,但我把它放到第一位。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肯定不是永远线性的,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产生阶跃,而我们的时代就到了这个临界点上。大家不妨反思一下,一百多年前没有电脑时,那时的人类,包括最睿智最有预见力的科学家,能否想到电脑竟然如此广泛地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大数据、智能地图、网迷、手机低头族、电脑棋王、无现金社会,大模型……这些都是近30年才出现的。电脑的出现只相当于人脑硬件的强化,人工智能则相当于软件的升级,后者带来的变化要更广泛更深刻。那么50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剧变的时代,没人能准确预料明天,科幻作家也不行。更何况,人类文明不管发展到什么高度,都不可能按照规划的美好未来一步不错地走下去,人类只能用“试错法”向前摸索。所以,多读一些“向前看”的科幻小说,有点心理准备,总比没有心理准备要好。

再说点很世俗的好处。如果你对明天多一点了解,那么你的下一代、下几代高考报专业时,你可能就建议他,不要从事那些最容易被人工智能代替的行业,像司机、金融交易员、编剧、插画师、甚至医生、教师等职业都不绝对保险。从长远看,没有人工智能干不了的事,包括科学家、作家、音乐家等。但比较而言,那些更注重灵感、创造性和艺术感觉,不那么程式化的职业,那些和人有关的职业、那些和人工智能的扩展有关的职业,相对难以被取代。

要对新的时代有起码的知识准备。科幻不是科普,它本身并不负担科普的功能。但科幻尤其是核心科幻肯定含有相当的科学知识,而且它是把知识融化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向孩子们浇灌,这比看科普更有效率。就像《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它对三国历史知识的普及,要远远超过陈寿的《三国志》,两者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科幻小说更多是解除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疏离感陌生感,但比较零碎,也可能不准确,但更容易消化。当孩子们从科幻小说中得到最初的一瓢水,扎牢了根须后,再让他们接触科普书籍或专业书籍,会事半功倍。

其他文学门类比如幻想文学、奇幻文学、儿童文学等,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代替不了谁。但可以这么说,只有科幻文学是以科学为源头的,而科学本身是一个博大深邃的体系,是人类知识最重要的部分。科幻的想象是立足于知识的平台,而不是立足于虚幻或流沙。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对奇幻入迷的孩子,他们的想象力是没有营养没有根基的。而对科幻入迷的孩子,即使学无所成,至少会得到知识和思维上的锻炼。

要在读者心中从小种下对科学的爱。这一点主要是对孩子而言了。高考体制下的教育制度能够培养优秀的工匠,但很难培养大师,因为大师必须要有对科学或文学的真心的爱,这样才会全身心的投入。而学校里为了高考,老师很辛苦的教学,把知识炖烂了,嚼碎了,再给孩子们填食,常常造成孩子们的厌食心理。现在,对绝大部分孩子而言,学习知识只是升学和求职的敲门砖,目的达到后就可以毫不怜惜地扔掉。这样的教育很难出大师。

而科幻文学的优势,是把知识披上绚丽的外衣,喷上香喷喷的味道,再端给孩子,这样会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种下对科学的爱。科学本身就有强大的震撼力,因为它揭示了大自然简洁的、优美的、放之天下而皆准的机理,而科幻作家和科学家一样,对这种震撼力有先天的共鸣。科幻作家只需把这种震撼和共鸣传达给孩子就行了,就会在孩子心中悄悄种下一颗种子,以后,只要有合适的水分温度,它就会自动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我是从1993年开始写科幻的,那时的十几岁的读者今天已经三四十岁,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作为一个作家,我最自豪的不是我写了多少本书得了什么奖赚了多少钱,而是听某位年轻人说:“王老师,我是读你的科幻小说长大的”或者“是你的小说让我报了什么专业”等等。这些年轻人中不乏中科院、科研一线、著名医院的科技工作者,甚至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也包括一些年轻的科幻作家。我曾有一个疑问:是否爱看科幻的孩子更容易成材?因为他们常常思维敏锐活跃、擅长科学理性、有激情,视野广阔,知识准备比较充足。我没做过严格的统计,但应该是这样吧。

科幻也包括对科学的自省和对人生哲理性的思考。有很多人把科学和人文对立,这是不对的。我说过一句话:宏大深邃的科学体系才是最深刻的人文。这句话可能过于强势,人文主义者不容易接受,那就换一种说法:科学,人文,乃至哲学,宗教,就像是东西南北坡的登山者,走的路不同,但最终会在山顶汇聚——而且科学应该是先到者。大道至简,作为一个77岁的老人,我对世界的看法比年轻时有了明显的转变,那就是由繁入简,返本归元。哲学和人文思考的终极不外乎以下的简单问题:我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但客观地说,今天的科学不但揭示了人的本质,智慧的本质,道德伦理的本质,甚至即将创造出超过人类的智慧!而科幻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最好地糅合了科学和人文,甚至糅合了宗教和哲学,是集四者之力的一个平台。它有助于我们以上帝的慧目来看世界。

一般来说,科幻作家都是科学的信徒,他们讴歌着科学的光明。只是,他们也同样在清醒地注视着光明之后的阴影。尤其是今天,当科学已经冲击人类最为自豪的智慧,已经在改变人类物理本元的时候,科学是善是恶,或者善恶孰重,确实值得思考。科技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生命过程,并非由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今天有不少人,包括霍金、马斯克这样的名人,对人工智能的急速发展心怀忌惮,要人类停止AI的发展脚步。他们确实高瞻远瞩,先天下之忧而忧,但问题是这些建议能做到吗?人类能够来个暗地串联,八月十五杀鞑子,一下子砸烂所有电脑,能做到吗?当然不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人类的艰难推动,但当科学之车隆隆地轧过我们头顶时,我们是没办法制止它的,只能顺应。

在今天的科幻小说中,有相当多是反思性、批判性的。这一点很正常,当人类成熟,变成成人后,他的视野当然不会再是孩童的绯红色,不应该是一片光明,他应该看到生活中光明之后的阴影。既不是悲观,也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哲人的达观。就如我开篇时说的,这是我们对世界即将颠覆性改变的必要的心理准备。当然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成人而言,至于孩子们,在他们明亮的孩提时代,就让他们尽情享受科学的主旋律吧,至少,科学的主旋律是昂扬向上的、乐观的、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