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香港首座文学馆开馆—— 在文学的“港”湾,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来源:文艺报 | 王觅 康春华  2024年06月05日09:03

香港作为祖国大陆东南端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文脉赓续发展、传承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融交汇、绽放华彩的广阔舞台。为展示香港文学丰富面貌,推动香港文学创作和研究发展,自2004年香港文化界人士发出倡议以来,香港首个文学馆终于在今年正式落成。5月27日,香港文学馆开馆仪式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频形式致辞表达祝贺。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卢新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香港赛马会副主席廖长江,香港文学馆馆长、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等共同为香港文学馆开幕揭牌。

李家超在视频致辞时谈到,文学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香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汇的桥梁,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孕育出与众不同的香港文学。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作家,写下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让读者认识了香港不同时期的城市面貌、自然风光、人情趣味、文化风俗,以笔锋记录了香港的发展故事。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重视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大众文化素养,积极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全力发展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希望香港文学馆能够发挥好桥梁角色,将香港、内地和海外的文学界人士、文学研究者、文学爱好者以及广大市民连接在一起,让香港文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期待香港文学馆成为促进文学传承和发展、加强文学创作和活动的重要平台。

李敬泽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香港文学馆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谈到,中国作协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香港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积极支持筹建香港文学馆。“2018年,我曾随铁凝主席率领的中国作协代表团访港,出席香港作家联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铁凝主席与潘耀明先生共同向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表达建立香港文学馆之必要性与迫切性。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馆一直与香港康文署、香港作家联会等合作,联合主办作家作品展览。”

李敬泽表示,香港文学馆的开幕,意味着香港自此便添了一处文学的“应许之地”,成为连接香港文学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胶囊”。“香港文学”这个抽象的集合词开始具象地出现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城市,出现在人们手掌中的地图索引,让对文学抱有热情的,或者持有好奇的人们可以按图索骥来到这里,推门进来,在字里行间聆听香港本土的“小城故事”,感受文学前辈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香港文学馆坐落于香港湾仔茂萝街7号,占地面积超过180平方米,是集香港文学馆藏、文学传播、教育培训和文艺沙龙为一体的香港文学艺术新地标。其创立目的之一是收藏香港作家手迹、手稿、出版物版本、签名本等资料档案,并以此作为学术资料进行研究。2004年,潘耀明与饶宗颐、刘以鬯等30多位香港文学艺术和学术界名人,联名发起成立香港文学馆的倡议,在20年后终于落地实现。

潘耀明表示,围绕香港文学馆开馆所策划和举办的一系列展览、讲座,有力地说明了香港与祖国在文化上的不可分割,而文学馆的建立更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香港文学馆将通过文学的媒介传播香港文化、中华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香港的社会嬗变和历史经验。未来,香港文学馆也会在保存文学遗产、促进文学与跨界艺术的交流、推动本土文学发展和国际交流、培训文学青少年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推动香港文学发展和文化建设。

来自内地和香港的近百位作家、学者和文化界人士共同见证了香港文学馆的开幕。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在香港这片以商业为核心、寸土寸金的地方,诞生了香港首个文学馆,意义非凡,令人欢欣鼓舞,“特别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它的诞生将更加促进大湾区建设,同时也让大湾区文学有了一席之地”。香港文学馆助理馆长罗光萍谈到,香港的文化复兴之路,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支撑。香港文学馆将致力于讲好香港文化故事,也在讲好香港文学故事的同时,讲好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的故事。希望香港文学馆成为一座桥梁,将世界华文文学连接起来。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青年作家葛亮认为,香港是文学和文化的海纳百川之地,本地作家与南来作家汇聚在此,形成清晰而可观的脉络。香港文学馆的成立,对于加强作家交往、激励作家创作、汇聚文学力量等意义重大,是实现文化复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播撒文学的种子,讲述香港文学的历史变迁,同时为香港文学馆开馆预热,5月11日至20日,由香港文学馆联合香港作家联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的“南来作家手迹遗物展——走进文学时光的卷轴”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展览展出了萧红、端木蕻良、戴望舒、许地山、梁羽生、金庸、徐訏、吴羊璧等24位知名作家的手迹和物品逾330件,其中200多件为原件,包括国家级文物和首次亮相的作家手稿。

在“南来作家手迹遗物展——走进文学时光的卷轴”开幕仪式上,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参与筹办此次展览的情况,并表示,展览中的每一份手稿、每一件物品,都见证了文学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学。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束绚丽璀璨的繁花。在作家的笔记和印记中,回望过往年代作家南下香港,为香港文学增添了色彩与养分,成为香港文学的重要力量。中国现代文学馆愿意全力支持香港文学馆的建设发展,积极开展合作,共同为香港和内地文学融合发展作出贡献。

“南来作家”指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从中国内地南下定居香港的作家群体。据介绍,“南来作家手迹遗物展——走进文学时光的卷轴”是香港历年来最具规模的南来作家展,展示了作家们在香港的创作轨迹,凸显其著作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对香港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参加展览开幕仪式的内地和香港文化界人士表示,通过这次展览不仅能欣赏到作家们的手迹遗物,更能透过这些文字手稿感受作家们的创作灵感与心路历程。“南来作家”构成的独特文化现象,本身就是香港与祖国之间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的最好例证。希望此次展览成为内地与香港文学交流学习的契机,共同促进香港文学的繁荣发展。

5月27日下午,作为香港文学馆开馆系列活动之一,作家刘震云在香港都会大学举行以“文学的底色是哲学”为题的文化讲座。刘震云从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等谈起,阐释文学作品中的哲学蕴涵,并表示生活的底色是哲学,但文学绝不是生活的机械反映。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有自身的哲学意蕴,而与哲学的艰深又不同,最好的文学是用质朴的语言说出最深刻的道理。

据悉,开馆展“万物有文 文里寻花”于香港文学馆开馆当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植物为主题,通过呈现张爱玲、叶灵凤、西西、也斯等作家曾书写过的花草树木,将文学与本土自然景观结合,展现香港别样的情致。香港文学馆常设多个主题展,讲述南来作家在香港创作的历史、通俗小说的繁荣、武侠小说的鼎盛、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等主题,重点展品包括张爱玲《小团圆》手稿复刻版、萧红写给萧军的书信真迹等。馆内设有多处新媒体装置,有助于参观者沉浸式感受香港文学的魅力,涵养人文精神,激发青少年对文学和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