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晋康在新加坡2024年第二届城市阅读节上分享科幻写作
来源:八光分文化(微信公众号) |   2024年06月06日09:55

近日,在新加坡举办的2024年第二届城市阅读节上,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受《联合早报》邀请,作为特约嘉宾在南洋艺术学院举办了精彩的文学讲座,受到新加坡读者的热烈欢迎。约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上,王晋康从自己的著作《水星播种》谈起,延伸至他对中西科幻文学异同的看法,对中国科幻的展望,并与读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片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很多人都说,2024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丰收年。除了由《三体》改编的影视剧在全球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科幻热潮,今年3月,有“科幻界诺贝尔奖”美誉的雨果奖公布入围名单,中国“科幻四大天王”的作品表现十分亮眼,王晋康与何夕分别以《水星播种》和《人生不相见》入围“最佳长中篇小说”;韩松《没有答案的航程》则入围“最佳短篇小说”;改编自刘慈欣《三体》的《三体漫画:第一部》成为首次入围该奖“最佳图像小说或漫画”的中国科幻作品,《流浪地球2》也入围“最佳戏剧表现(长片)”。

王晋康《水星播种》入围2024雨果奖最佳长中篇小说

然而,王晋康在日前的讲座上坦言,“丰收的成果”其实是得益于雨果奖去年在中国成都召开的特殊背景,“大家都说,乱世出经典,世道越乱,越有精神冲击力,但是科幻不行。科幻文学要繁荣发展,必须仰赖国家雄厚的经济科技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足够的科幻迷和科幻作家。”

中西科幻的“共性大于不同”

王晋康进一步指出,科幻文学虽起源于西方,但在中国也已有百年历史,经历20世纪50年代的国家工业化,70、80年代大量翻译外国科幻作品,一路发展至今,进入充满朝气、百家争鸣的时代。

由于作家生长于不同国家,受生活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写作风格自然有别。王晋康举例,西方文明史深受宗教影响,科幻作品经常强调创世、救世论;相对来说,中国科幻则更多主张无神论。

早期的西方科幻作品也较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中国科幻的主人公则多为小人物,但根据王晋康的观察,西方科幻近年来也开始着重描写更多鲜活的小人物。

而在叙事方面,王晋康认为,或由于中西方科幻文学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科幻一般还是趋于“宏大叙事”的“入世”结构;西方科幻则已朝内心探索方向走,比如作者会花更多篇幅描述主角的生活日常和心理活动。

王晋康

不过,科幻文学是极具世界性的文学品种,因为其源头都遵循相同的科学理论,因此在王晋康看来,中西科幻的“共性大于不同”。科学不仅没有东西之分,也不应有人种之分,王晋康认为科幻小说关注的是人类整体,这或许也反映了他的创作核心。“在今天这个政治气氛日益毒化的世界,希望科幻文学充当各国人民交往的桥梁,成为世界的一帖清凉剂。”王晋康如是说。

 推动自己“出道”的居然是儿子

王晋康,1948年出生于河南,原是一名高级工程师。1993年,他在45岁时推出《亚当回归》,即获当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此后他笔耕不辍,共发表短篇小说90余篇,以及短篇小说结集60余部,获奖无数。

王晋康的《天火》《生命之歌》《西奈噩梦》《七重外壳》《豹》《替天行道》《水星播种》《终极爆炸》《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百年守望》《逃出母宇宙》《天图》等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连续19次获中国科幻银河奖,2019年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终身成就奖;多次获得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银奖;多次获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小说奖,并于2012年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此外,他也曾荣获腾讯文学奖年度小说家、京东文学奖年度科幻图书奖、阳翰笙文学奖、吴承恩文学奖等。

有趣的是,当初推动他“出道”的居然是他的儿子。王晋康说道:“当年为了要给10岁的儿子讲睡前故事,就开始编了一个科幻故事,也就是我的处女作《亚当回归》。后来我把故事变成了文字,写完后投稿给《科幻世界》杂志,从此走上科幻创作之路。”

不过王晋康也坦言,促使他创作科幻文学的真正原因,是从小种在心中的科学情结和文学梦。学生时代的他大量阅读,也曾在大学时认真创作主流小说,只是在成为工程师后暂时把写作梦想搁置了。

王晋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协科幻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元宇科幻及未来科技研究院名誉院长。同时他也是中国科幻大会旗下的星球奖发起人之一,今年(2024年)举办的星球奖首届文学奖,王晋康任评委会主席。

今年他的中篇小说《水星播种》入围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8月份终评)。而他的长篇小说《宇宙晶卵》前年在刊登于《人民文学》,是该杂志唯一刊登过的长篇科幻。

人文和科学的“殊途同归”

在讲座结束后的交流环节,有读者请王晋康针对“科幻文学”——这种看似结合两种矛盾的文学载体——发表看法。王晋康表示,文学讲究意境,科学讲究精准,但在他看来,"科学正是最深的人文”。

“说到底,文学都在探索‘我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科学则是研究人体组织、大脑构成,甚至是基因改造,所以‘人的本质是什么’,基本上只有科学才能回答。实际上,除了文学和科学,还包括哲学、宗教等不同思想,虽然从不同起点出发,但最终将汇集在一起,尝试解答共同母题,所以我说科学是最深的人文,并不冲突。”基于这个共同母题,他的作品更偏重于生物和太空题材。

王晋康观察到,科幻小说有不同流派和创作要求。对于核心科幻来说,需要作者对大自然深层机理有敏锐的感觉,对科学有信徒般的激情。另外,还要有够用的科学知识,以保证作品中不出大的硬伤;清晰的逻辑能力,以确保作品中的科幻构思自洽。至于语言、剪裁、情节构建等文学技巧,还有人文关怀思想探索,则与主流文学并无二致。

王晋康也提到,后人类时代已经开始,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科技不光改变客观世界,还开始变革人类本身,包括人性。

在这个时代生活、写作,不可能对“科技发展如何影响人类文明和文学创作”的话题避而不谈。王晋康认为,科技一直都在异化人类本身,只不过此前一直处于线性的平稳发展期,直到近几十年开始爆炸。“正如美国科学家雷·库兹韦尔说的奇点临近。这个科技爆炸时代的开端,实际可以上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克隆羊

出现,它挑战了上帝的核心机密——生物如何繁衍;还有AI战胜了国际象棋棋王,它挑战了人类最珍视的智慧。”

对科幻文学的作者和读者来说,这是一个更好的时代,还是更艰难的时代?王晋康认为:“在这个剧变的时代,善于向前看的科幻文学有其独特作用。科幻文学就是明天零点的现实主义文学, 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幸福的,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诸多便利,可以大幅扩延思想的边界;这个时代的人们又是痛苦的,艰难的,不得不面对科技爆炸带来的种种冲击,及由此带来的迷茫。”

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支持创办的“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与八光分文化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