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二背后新时代生态文学采风创作基地揭牌
6月13日,贵州省十二背后新时代生态文学采风创作基地揭牌仪式暨采风活动在遵义举行。此次活动由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和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遵义市生态环境局共同承办。
绥阳,因山而兴、因水而灵、因诗而名。十二背后有横跨七亿年时光的中国最长溶洞,峡谷绵延,天坑幽深,地缝神秘,温泉滋润,是喀斯特地貌的经典呈现,汇聚了洞、林、山、水密布齐全的生态组合。
近年来,国际诗歌节、溶洞诗会、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等活动相继在十二背后举办,展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为生态文学的创作和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平台。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在弘扬生态文化上出新成绩”的明确目标,强调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十二背后新时代生态文学采风创作基地将作为生态文学爱好者亲近自然、写作交流的分享平台,推动生态文学的创作、研究与传播。
千姿百态的溶洞奇观,神秘怪异的泉水奇观,古朴有韵的人文奇观……采风活动中,20余名省内外作家和生态文学爱好者穿越洞穴,感受十二背后的幽深神秘与神奇瑰丽。
“我们将以此次新时代生态文学采风创作基地创建为契机,积极参与创作基地活动,踊跃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的双向互动,行走绿色大地,深耕生态文学,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价值理念培育等时代主题进行生态书写,为美丽中国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戴冰表示。
“从2023年的雷公山、到今年的十里河滩、十二背后,两年来,通过授牌一批省级生态文学创作采风基地,举办生态文学创作大赛,推出了一大批生态文学精品,贵州传统生态文化、优良生态环境通过文学传得更深、更远。”揭牌仪式上,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生态环境监察专员王英贤说,希望该基地发挥重要作用,把当地优秀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生态环境保护生动故事、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通过文学的方式传播出去,用生态文学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