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文学《去北川》:以人类学、社会学视角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基层干部群众时,勉励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总书记称赞道:“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去北川》聚焦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时代主题,以纪实笔触深刻书写了北川这一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挂念的全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自“5·12”地震整体性搬迁后,涅槃重建并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壮丽过程。
2021年至2022年,一位青年学者,挂职北川县委常委、副县长,他见证了北川的涅槃重生。在这期间,他不断观察、记录和思考,从个人体悟入手,融合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北川的人文历史、红色文化、地理变迁、风物传统、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等进行生动书写,形成了长篇纪实文学《去北川》一书。他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刘大先。《去北川》正文共计13章、21万字,全书做到了历史与美学相结合、人民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文学性与知识性相协调,是一部心怀“国之大者”、体现新时代民族融合和山乡巨变的优秀作品,也是一部表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时代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纪实文学力作。
6月12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刘大先长篇纪实文学《去北川》出版研讨会在中国作家协会十楼会议室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出席并讲话。胡平、梁鸿鹰、白烨、潘凯雄、丁晓原、孟繁华、贺绍俊、陈福民、陈东捷、刘琼、岳雯、李宏伟、陈涛、李蔚超、丛治辰、徐刚、黄德海、周芳、李壮、贺嘉钰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副主任李朝全主持。
李敬泽在讲话中表示,刘大先在《去北川》中展现了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思维,创作了一部与众不同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书融合了地方志与民族志的文体特色,采用了泛人类学与泛文化研究的学术方法,将北川这一典型的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样本放置在历史、地理、文化等多维度的学术目光中进行观察,体现出作者翱翔在天空和历史深处的独到视角。他谈到,面对当下主题性创作的繁荣发展,作家们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在写作中确保作品的文学、历史与学术价值。刘大先关于北川的书写,因其兼具个人性和思想深度而显得尤为珍贵。期待刘大先能再接再厉,深入挖掘并书写其在北川的日常生活及情感体验,与《去北川》相互补充映衬。
阚宁辉在讲话中说,《去北川》的出版,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社努力唱响团结奋斗的新时代主旋律、大力建设文学出版新高地的最新原创成果。《去北川》继承了纪实文学关注现实生活的基因,探索了纪实文学书写新时代生活的更多可能,创新了将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融入其中的纪实书写方式。现实生活与历史记忆、文化熏染与当下感触、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在这部作品的字里行间相互激荡,构建出一种宏观叙事与微观烛照两相辉映的全新表达格局。
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切入,对《去北川》的文学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研讨。
集田野调查、文学性书写与学术性研究于一体的纪实作品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胡平表示,《去北川》不仅是一部融合学术视角的田野调查报告,更是一次对北川的全方位记录,内容涵盖了羌族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多个维度,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而言具有重要价值。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学者眼光观照社会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北川的深沉眷恋与关怀。该书不仅是北川振兴的文字见证,更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独特记录,是一份理解乡村振兴的多元面向的珍贵文献。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评论家白烨说,《去北川》不仅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北川的重生历程,还生动描绘了北川人民在自然灾害中磨砺出的坚韧与乐观精神,充满深厚的人文关怀。《去北川》对北川风物做了详尽而独特的记录,从河流、村落、美食到对羌族文化的深度挖掘,无不彰显出北川的文化多样性。该书不仅是刘大先个人学术生涯中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尝试,展示了作者在实际参与地方发展后的心得与成长,更是北川的一部非官方但全面深刻的地方志。
“《去北川》不仅记述了北川的重建过程与历史文化,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兼具人文关怀与学术深度的作者形象”,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评论家孟繁华表示,该书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但又不拘泥于严格的学术框架,通过亲历性叙事,展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羌族文化的深刻挖掘和对人性的深入观察,揭示了北川人在剧变中不变的文化结构和精神力量。该书不仅是对北川的记录,更是对人性、文化与社会变迁深刻而诚恳的省思。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表示,近年来,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去北川》在此背景下独树一帜,是一部自有其风格的纪实文学。《去北川》的创作特色与作者的特殊身份紧密相关,在北川挂职的刘大先既是亲历者、决策者,又是任职时间有限的“临时工”,同时具备民族文学研究的专业背景,作品因此呈现出质朴接地气的亲历描述与深入理性的学术探究两种特质,成为一部集深度田野调查、文学性书写与学术性研究于一体的复合式纪实文学作品。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说,《去北川》通过详尽描绘北川的地理特征与人文传统,构建了一个立体全面、真实可感的空间,展现出北川人民坚忍不拔的精神风貌与文化传承。作品体现了作者多重身份的融合,一方面是作为亲历者与观察者的深度介入,另一方面是以自身的学术积累与生活体验为基础,对社会生活加以审视和分析,同时融入个人农村生活记忆以进行社会学对比,增添了文本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认为,刘大先通过“在路上”的叙事策略,作者探讨了时间的流动性与文化的动态性,并认为在快速变化中捕捉“现在”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去北川》既是对作者个人心灵旅程的忠实记载,更是对中国故事讲述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表示,《去北川》融合了学术著作的严谨性与非虚构文学的情感深度,展现出宽广的视角和深刻的叙事。作者不仅亲历并记录了北川的重建与变化,还将个人经历与北川的集体记忆相交织,构建出“我的北川”与“北川的我”的独特双重视角,使得作品兼具时代性、历史性和个人性。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福民说,刘大先的学者身份,使其作品在题材处理上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去北川》通过作者对生活真实而深刻的拷问,触及了个体在不同生活面向中的存在状态,展示了对生活本质的严肃思考与真诚探寻,这种对真实不妥协的追求在当代写作中显得难能可贵。
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分公司总经理陈东捷注意到,《去北川》的行文中交织着三重话语体系,一是紧扣灾后重建情况的叙事话语,不仅记录北川物理层面的重建,更深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二是学术话语,彰显作者的学者身份,展现其学术深度与个性化思考;三是个人化或文学性话语,暗含了一种知识分子主动投身基层、在实践中求知与自我塑造的精神追求。《去北川》不仅是对北川的观察和记录,也是作者作为一名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在知识、经验和精神层面上的自我重建之旅。《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也认为,《去北川》不仅是对北川重生的见证,更是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文化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彰显了知识分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与北川重建的过程,亦是写作者自我精神的“重建”
“书中所展现出的知识分子形象,可能是作者理想人格的投射,或者是对自身的某种期许,这深深打动了我”。在《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看来,《去北川》是刘大先自我探索的一次尝试。在于他展现了自己作为学者,如何处理现实与学术身份的冲突,以及如何在文本中寻得个人与地方历史的连接。她认为,作品的价值还在于,它展现出了一种非常健康、非常刚健有力的人生观。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研究处副处长李壮也认为,书中许多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映射出作者对生活本身的诚挚热爱,呈现出一种在当下的主题性写作中较为难得的温暖质地。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认为,《去北川》表现出“事”与“思”两大特点,“事”体现在刘大先在叙事时的全局视野,“思”则体现在他对北川历史、现实发展及个人角色的深刻反思与剖析。整部作品犹如一部“北川志”,记录着刘大先与这片土地的深厚联系。“大先曾提及挂职经历让他习惯了正装,这不仅是他外在形象的变化,更是一个内心认同与自我发现的过程,反映了这段经历对他个人的塑造力量”。
《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提出,当下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类型值得研究,即挂职者的写作。曾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挂职两年的他,也曾出版记录挂职工作、生活的散文集《在群山之间》。如今再看刘大先《去北川》格外亲切,“清新、简洁、客观冷静的文风,展现了民族学与文学的完美交融,为挂职写作树立了新的标杆”。他希望未来作者能对自己的个人经验与情感有更为深度的书写和展现,这不仅要求写作者在创作中要达成更深层次的自我开放,也意味着对个人成长细节更为深刻的反思与描绘。
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李蔚超认为,《去北川》在非虚构写作领域开创了新的表达形态,通过引入独特的叙事主体——一位挂职干部的视角,既体现出与传统报告文学的差异,又融入了个人身份的自我改造,展现出挂职干部形象的多种面向。作者将手中的素材文本化,尝试从边缘视角理解整体,以地方话语建构主体性,展现出理性与感性相融的强大力量。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所说 ,“《去北川》的写作,标示着从刘大先从学者到非虚构文体建设者的成功转变”。
《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说,《去北川》通过穿插其间的历史叙事,将读者引领至北川的多重维度,即古诗和史诗中的北川、震前的北川和新北川,三重北川交织,构筑了丰满的北川形象。作者在挂职干部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中寻求动态平衡,展示出对现代性与历史性的双重追求,记录和书写了在变动中不断自我塑形的北川与自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刚也认为,《去北川》汇聚了刘大先作为政府官员、学者及独立个体的三重身份,形成了独特多元的声音。
中国作协创研部助理研究员贺嘉钰则表示,刘大先以具体的工作、具体的身份、具体的行动方式为一座链接进集体记忆的县城添上一个新注释。这个注释里,有文明历史、民风的照拂,有工作、生活、人情的流转,还有属于文学的观察、看见、注视和审思。“刘大先几乎绕过那淹没一切的巨型伤痛,以清晰明亮的笔意纪录着北川的人们如何站起来,行动起来,走下去”。
最后,刘大先简要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他谈到,未来将继续秉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