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态度】(第五期):文学期刊的“自我超越”与“诗意创造” 绽放在数字时代的《花城》:创新是文学的未来叙事
主持人语
文学期刊的“自我超越”与“诗意创造”
文学既关乎寂寞高蹈的精神之旅,也链接纯粹、新潮、温暖的生活现场。作为文学传播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当下文学期刊对文学热点的关注、对服务功能的探索、对社会影响力的拓展均显现前所未有的态势。本期“有态度”专栏邀请到《花城》《小说月报》《天涯》《星火》,结合近年来发展路径与探索经验,由开展文学直播、新设栏目、专业化个性化的社交账号运营、创新活动形式、体现文学性系统性的视觉设计等角度切入,分享各自的“自我超越”与“诗意创造”。归根结底,文学期刊在纷繁万象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努力,也为现实生存之外彰显“别样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一种可能。
——栏目主持人:杜佳
绽放在数字时代的《花城》:创新是文学的未来叙事
杜小烨
文学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媒体形式,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展示平台,更是文化价值的传播者。它专注于文学领域的深耕,精心挑选和推出的每一部作品,都承载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经营了数十年的文学期刊,更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记录着文学的发展脉络,留下了宝贵的文学印记。
《花城》杂志创刊45周年LOGO
平凡人的平凡人生,平凡人有不平凡的理想。路遥《平凡的世界》广受大众欢迎,第一部即首发于1986年第6期的《花城》。
海子去世后一年,《花城》杂志(1990年第4期)发表了海子组诗《最后的诗篇》。这些诗立刻引起激烈回响,海子获得更多关注。
王小波是中国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富于想象力之余,不乏理性精神。《白银时代》《革命时代的爱情》 《2015》《绿毛水怪》等作品均首发于《花城》杂志。
《花城》作为中国老牌文学期刊,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文学期刊热潮中,在2024年迎来了她的四十五岁生日。从1979年创刊至今,《花城》一直与文学场域的多元力量携手并进,为文学作品提供相对自由的传播环境,不断雕琢、塑造着文学的独特风格与时代趋势。过去文学期刊的受众群体主要是那些对文学怀有深厚情感的读者、作家以及研究者,因此,文学期刊在内容策划和呈现上,都紧密贴合了这些群体的兴趣和需求。近几年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花城》也与时俱进地进行着新的实验,其中既有对新的文学形式和内容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对传播方式的迭代更新,通过数字化传播和建立互动性、即时性的社区生态,增强读者的参与感,为文学期刊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
人工智能来了,文学期刊还鼓励人类写作吗?
作为知识“加速主义”的主要动力和标志,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同时,也让“独创”变得更为不易。创作越来越难了,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创作,而恰恰因为此,所以愈加需要创作——今天的人类和未来的人类需要深入反思传统文 明的旧有模式,解放思想来适应这个技术支配下的多元、碎片化的新世界。过去文学期刊强调写作的原创性、艺术性、探索性、想象力和表达力等文本上的技巧,但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思考——我们未来要更关注写作的互动性,建立写作者和读者之间的链接、写作与文化产业之间的链接。
每期《花城》杂志的常规栏目里,名家、中青年作家阵容整齐。2023年至2024年,除了增设麦家、李修文等名家专栏之外,亦持续关注青年作家的创作及成长,通过在“刊-书-网-活动”等多层面多维度的专题策划,穿透不同文学的圈层,打破壁垒,以文学样态呈现青年文化。《花城》近年来开设的“花城关注”(2016年开设,主持人何平)、“新女性写作”(2024年开设,主持人张莉)等特别专栏,邀请知名评论家担任栏目主持人,借助评论家的专业眼光和宏观视野为每期策划不同主题,收录的作者近半是此前没有被批评家和传统的文学期刊所充分注意到的、传统视域之外的写作者。《花城》杂志也有关注到目前各大高校所开设的创意写作专业优秀的学生作品,与之联动的花城出版社图书选题,亦有不少青年作家的作品呈现。《花城》杂志希望打造一个具有开放性与实验性的平台,探求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边界及各种可能性,寻找更具年轻特质和创意态度的写作,发掘在传统视野外的新生力量,做一个中国文学现场的“报信人”。
文学期刊如何做得比好看更“好看”?
文学期刊要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除了凭借文学作品传达出办刊宗旨和特色之外,还需要有独特的封面设计、排版风格等视觉元素加持,提高品牌传播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在众多文学期刊中一眼辨识。《花城》创刊之初,除吸引了国内外大批优秀作家来稿,关山月、林墉、赵朴初、李苦禅等艺术大师也相继泼墨挥毫,为《花城》封面作画、题字和插图,文字作品与美术作品交相辉映,从而奠定了《花城》在文学期刊界的艺术审美特质。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和受众审美标准的变化,文学期刊要与时代同步,要做的已经不仅是纸刊的设计,还要考虑跨平台的传播,运用新媒体视效实现视觉表达的多元化,让信息传递更加直观和生动。
《花城》杂志2024年第1-3期封面
从2023年第1期开始,《花城》杂志进行了全新改版升级,邀请了曾荣获德国红点全球设计奖 best of the best 大奖、美国印制大奖班尼金奖、“中国最美的书”的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由“中国当代13位著名书籍设计家”“华人设计100”、著名设计师与策展人韩湛宁操刀设计,为契合“花城”之“花”,每期皆以花作为封面元素,以“灼灼之花”热烈、奔放的视觉气场,用现代设计手段展现《花城》为新时代文学杂志开风气之先的担当。每期封二三展示不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内文版面首次引入双色彩页设计,内页插图特邀当代新锐插画师郑梓程操刀绘制,为读者呈现不同以往、现代先锋、舒适清朗的阅读体验。
“花城杂志”小红书号结合文学热点所做的一系列策划引发读者共鸣
“花城杂志”的多个新媒体平台注重与读者互动,选择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深受用户喜爱。其中,“花城杂志”小红书号于2022年5月30日开通,属于最早入驻该平台的文学期刊之一,第一条笔记涨粉2000+。截至2024年6月,粉丝数达2.2万。除了常规的杂志内容发布,“花城杂志”小红书号策划了多条网感丰富的笔记,例如:为纪念卡夫卡逝世100周年的《打工人的吐槽文学》,请不爱上班的卡夫卡来为周一上班综合症的打工人去去“班味”;王小波纪念特辑《我的最强嘴替:“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赛博重现王小波的生猛与犀利;《梦核?怪核?博尔赫斯早就写过啦!》,揭示博尔赫斯诗歌与在Z世代中超火的核类美学配适度……图像/视频/表情包等等丰富多样的新媒体视效为文学期刊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情感化的视觉元素可以更深入地触动受众,加深品牌记忆。
文学生态是个“圈”,要立,更要破
从单一的追逐流量驱动模式逐渐向品牌化生态化发展,也是文学期刊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大量资讯进入用户视野,有太多的新鲜事物和垂类内容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文学期刊除了要对读者群体进行拓展之外,还需要注重自身IP形象的树立和价值的延伸,通过建设文学生态社区,增加用户黏性,利用流量推送机制让不同圈层的内容流动融合。
“花城”文学品牌肇始于1979年创刊的《花城》《随笔》杂志,引领风气之先,守护精神家园,成为中国南方的一面文化旗帜。《花城》杂志与花城出版社组成了紧密的出版链条:文学期刊是筛选作者和作品的资源库;图书出版通过深度传播文学作品,培育更多的读者和作者。2023年3月,花城文学院成立。作为“花城”文学品牌影响力的延伸、文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探索,花城文学院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办院模式,聚拢全国优秀作家资源,通过名家驻馆、打造文学之夜、发布花城文学榜、启动创作项目、举办文学论坛、实现版权运营与孵化等各种形式,打造文学传播的场域,构建文学交流的平台,至今已在业界取得不俗反响。
2024年,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花城文学院联合重磅推出“花城文学课”,邀请名家学者展开讲座、对谈、分享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并在《花城》杂志官方视频号“花城文学课”同步直播。“花城文学课”旨在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知识分享平台,创造新时代的文学与城市、城市与作家、作家与读者的连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6讲,线上观看人数平均1.76万人次/场,观看次数平均1.91万次/场。
《花城》四十五周年暨第八届花城文学奖颁奖典礼将于8月在广州举行。我们希望借一台文学性极强的晚会,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者推荐给更多的人,给作家们提供交流创作经验、分享阅读心得、探讨文学问题的平台,同时也希望让读者实时参与和关注文学事件,提高文学活动的曝光度和参与度。
《花城》杂志迎来四十五周年,除了要回顾她过往岁月的成就,更要期待她在未来的新篇章。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花城》不仅要坚持文学的原创性和艺术性,更要积极拥抱变革,探索文学与科技的融合之道,通过创新的栏目设置、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以及文学生态社区的建设,不断拓宽文学的边界,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平台,成为连接每一个文学爱好者心灵的纽带。
作者简介:
杜小烨,《花城》杂志副主编。责编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特别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等荣誉,多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等国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