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擦拭历史,人间“听漏”——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07月08日15:46

7月5日,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徐贵祥,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副处长朱昱熹,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出版处处长周凤荣,湖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张娜,湖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张龙,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古新功,武汉市文联吕兵、舒辉波,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黄国斌、章雪峰、黄嗣等,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共二十余人出席会议。长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志勇、副总经理康志刚参会,研讨会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阳继波主持。

《听漏》,刘醒龙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

现场照片

研讨会现场

《听漏》是继《蟠虺》之后刘醒龙青铜重器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二部。《听漏》以半个世纪以来考古人的生活与命运为经,以青铜器九鼎七簋承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纬,将个人命运、城乡变迁与文化传承、历史演变相结合,通过两代考古人的命运纠葛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城乡变迁,通过对考古人精神世界的揭示追问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并从丰沛的考古文物知识与对礼器制度的追溯中探讨了历史变迁中的人心与伦理。

参与现代文明进程的青铜重器

施战军表示,《听漏》的节选曾在《人民文学》发表,考古挖掘、文物鉴定是文明溯源与历史研究的基本抓手,展现了参与文明进程的力量的现代形态,重器的存在检验着人性的文化质量,《听漏》是这一类题材中不可多得的好看且耐读的长篇小说力作。听漏者不是场面上的主人公,但这个极少出场又绝技在身的人物,探听与表达有着巨大反差,甚而构成了作品结构的张力,在一个弹性空间里,历史和现实往来穿梭。作品环扣相衔、情节丰饶、舒展自如地揉进了养分丰沛的专业知识,既巧且妙地将各种疑案拿捏得隐显适当。

阎晶明表示,刘醒龙善于在小说中追溯历史,《听漏》有一套独特的处理历史、书写历史的方法,既勾连远古历史的褶皱,又深入现实人心最隐秘处,而且弥散着强烈的楚文化特色。刘醒龙通过《听漏》回应了什么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的具体关联等问题。徐贵祥认为刘醒龙的小说是追求品质、追求格调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听漏》辟了独特的叙事空间,小说书写的人、事、情都有特殊价值,小说对文物鉴定与考古挖掘的书写极富文化价值,一大批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在作品中被成功塑造。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说,多年来刘醒龙一直在不断突破自己,《听漏》这部小说是现代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表示,《听漏》是具有“青铜风格”的作品,悬念设置和叙述技巧并不是纯粹的技术行为,而是包含着刘醒龙对考古和文物的认知。中国作家协会原创研部主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胡平表示,《听漏》用小说笔法写考古,不是仅仅写文物,而是在努力通古今之变,发掘出古人的灵魂与今人加以对照,进一步关注和陶冶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体现出很大的创作格局。

听考古之漏,听人间之漏

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原副总裁潘凯雄对刘醒龙的作品有长期关注,在他看来,刘醒龙的小说兼有明白与混沌之美,《听漏》正是混沌之美的代表。小说写青铜重器,也写研究青铜重器的机构楚学院;写楚学院的研究专家,也写民间的听漏工;写专业的田野挖掘,也写民间风俗。潘凯雄认为《听漏》的涵盖面非常广,这种无所不包让小说体现出了一种混沌性。

《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认为《听漏》是2024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作品,“这部小说在历史文化深度、文学表达和趣味的结合上,非常出色,体现了作家非凡的创造力”。他说,《听漏》既是听考古之漏,也是听生活之漏,小说对生活的观察既具深度也有广度,极具烟火气。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表示,《听漏》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张力以及吸附力,整部作品不断有伏笔和悬念,体现了刘醒龙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小说看似写的考古,但是考古考的是现在的世道和人心,整部作品反复书写到很多温情和情谊,是小说动人之所在。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表示,《听漏》兼具悬疑色彩与知识意味,复杂性中含有确定性,千头万绪里有大气明朗的叙事格局。《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说,《听漏》开拓了文化小说创作新方向、新视野,小说通过对人物身世之谜的探索,融入了人间烟火气,写出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状态,并一步一步揭示出历史深处的真相。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遇春表示,从《蟠虺》到《听漏》,刘醒龙一直致力于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讲述中国当代考古故事,此即“小说考古”,由此形成的“考古小说”闪耀着强烈的知识分子精神,散发出浓郁的汉楚地域文化风味。这种“考古小说”将知识性叙事、文化性叙事与抒情性叙事相融合,打造了一种集“知识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抒情考古学”于一体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叙事新形态。

以轻写重,聆听文化的回音

《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艳表示,《听漏》显示了新时代文学的话语建构与叙事特色,揭开重器的千古之谜,牢牢立足楚文化,正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范本。《听漏》具有积极向上的能量与力量,这与时代语境、新时代文学自身的特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听漏》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彰显,鲜明表现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特色与突出的连续性。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表示,刘醒龙是在文学主题上不断“开疆辟土”的作家,《听漏》以“重与轻”为关键词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青铜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载体,代表了礼仪、制度、文化甚至是道义之重。“青铜器很重,但是听漏很轻、很静,要非常细腻,才能听到历史深处传来的回音,这体现了小说的叙事之轻。”《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小说中对古籍词语的打捞在当下显得非常难得,对人文知识分子集中所在的场域进行书写,也体现了和审美相对的“审智”判断。

《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认为,《听漏》着眼于文物,文物埋藏于地下,不开口说话;作为小说主体的考古知识分子,也缺少具体的行动,如何在这两个“没有行动”的难度上展开叙述,《听漏》的解决办法,一是制造悬念,二是提供了神秘的意象,给小说赋魅。光明日报文荟版副主编饶翔表示,《听漏》通过文物结合了地上世界与地下世界,兼顾了小说创作的实与虚,“那么敦实的青铜器,寄托着文明感、秩序感、价值感”。饶翔认为,刘醒龙在《听漏》里把历史、人心、人物身世的秘密层层剥开,叙事利落果断,体现出小说大家的艺术技艺。《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关注到,《听漏》特别关注僭越的问题,小说中的流传的许多“俗语”正是“庶人”之议。刘醒龙以此为路径,对中华文化的传统提供了深刻解答。

刘醒龙

《听漏》作者刘醒龙

专家研讨之后,作者刘醒龙对在座嘉宾表示了感谢,并介绍了这本书的缘起和成书过程。《听漏》以九鼎七簋为对象,缺失的一簋是历史留下的破绽,也是历史为小说家打开的一扇窗户。刘醒龙表示,对于小说家而言,最容易的就是守着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不断写下去,最了不起、最有味道的则是不断在新的领域进行发现。小说在成长,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一位作家也需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才能对自己有新的发现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