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她”是儿童电影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来源:文艺报 | 林阿绵  2024年07月11日14:40

1981年3月,党中央两次召开儿童和少年工作座谈会。提出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把下一代培养好,使共产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在这一重要精神指导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当年6月1日成立了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儿影厂),并委派表演艺术家于蓝任厂长。她在没有设备、没有资金的艰难情况下,团结各界人士,争取援助,创建了现代化设备的办公大楼。开创了以“儿影”为骨干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儿童电影的新里程。

建厂第一年,首次投拍的《四个小伙伴》,由于展现了新中国儿童幸福生活和高尚品德,深受国内外孩子喜爱,相继在意大利、法国和伊朗的电影节上获奖,次年拍摄反映兄弟民族地区儿童生活的《应声阿哥》及《红象》更是受到好评。1987年3月,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更名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童影厂),此后,该厂的创作和生产迈出了更矫健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童影厂独创了以往从未摄制的崭新题材。首先是拍摄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儿童戏曲片《岳云》《沧桑梨园情》《娃娃唱大戏》等片,小观众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领略到京剧艺术的魅力;还有凝重深邃的传记片《少年彭德怀》等,聂耳、孙文、鲁迅、雷锋等人物的青少年时代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银幕上,为当代儿童少年树立起人生的楷模;此外,充满幻想、探索色彩的现代童话片有了新的突破。《霹雳贝贝》令人神往的魔力使小观众欣喜若狂。《大气层消失》以环保为主题,艺术构思奇特的样式,对儿童片创作和故事片的发展有所启发;如诗如梦、美好灿烂的青春类型片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头戏,《多梦时节》《哦,香雪》等展示一代新人树立远大志向,满怀信心迎接新世纪的风采;《火焰山来的鼓手》更是颂扬兄弟民族少年成长经历的佼佼者,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198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举行了“儿童故事片剧本征文”活动,获二等奖的《豆蔻年华》形象地让青少年懂得竞争与道德的关系,尊重平凡的劳动,珍惜友情,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教育界、影视界的好评。

自1976年始,在柏林电影节举办同时还有一个儿童电影节,但十几年来,我国从未有儿童片前往参赛。直到1990年底,德国摄影师李博德先生二人来中国访问,笔者向他们介绍中国儿童电影的状况,并播放了刚摄制的《哦,香雪》影片,德国友人观赏影片赞不绝口,并一再追问:这样优秀的影片为什么不送到儿童电影节参赛?由于时间紧迫,即刻委托德国友人回国后向儿童电影节组委会洽商此事,得到对方首肯后,立刻将《哦,香雪》录像带邮寄到柏林。两周后,影片被选中入围参赛,同时给童影厂发来两份邀请函。广电总局电影局确定由原厂长陈锦俶及王好为导演二人携带拷贝参赛。

这是我国首次参加这样的儿童电影节盛会,由于组委会做了精心安排,委派女翻译做现场解说,帮助孩子了解剧情。首场的放映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观众完全被这部佳作征服。放映结束,导演与观众在会议室展开热烈交谈。一位德国老人始终站在门旁耐心等待。交谈结束,导演请翻译询问老人有何意见。老人与导演热情握手,说道:“非常爱这部影片,这样宁静,这样美丽。比起这些姑娘,我们是贫穷的,而她们是富有的。”7位成人评委的评语是:“以很高的专业水平,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以细腻的手法反映了中国一个偏远乡村同现代生活的联系。”影片获得第41届柏林电影节的第14届儿童电影节国际儿童青少年电影中心奖,影片被德方购买在全德和北欧的电视播映权。1994年德国还做了《哦,香雪》的16毫米拷贝发到各个城市,作为德国中小学的影视教材。

1991年,笔者以文学编辑身份参与拍摄了由广春兰导演的《火焰山来的鼓手》。再次将录像带寄送电影节组委会,很快得到同意参赛的答复,并寄来邀请函。次年年初,我与广春兰导演带着拷贝前去参赛,这部体现20世纪90年代新疆风情和维吾尔族少年超群出众才华的影片,深受德国孩子们的喜爱,放映时气氛活跃,笑声不绝,映后导演的见面会也很热烈。柏林国际儿童电影节共设三个奖,其中的儿童评委奖是由11名11至14岁的学生组成评委会单独评奖。那年小评委的评语是:“中国影片最大的成功是表现了儿童世界的有趣生活,塑造了一群可爱而有才华的儿童形象,歌舞美,服饰美,风土人情美。”该片荣获第42届柏林电影节的第15届儿童电影节儿童评委一等奖。

在闭幕式的领奖台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莫里茨·得·哈德尔紧握中国导演的手说:“祝贺你们荣获儿童评委奖,希望今后有更多这种为孩子们喜爱的影片参加电影节比赛。”当把奖品——一只毛茸茸的小狗熊(柏林城徽)递到广春兰手中时,全场沸腾了。这次获奖使中国电影代表团振奋,曾庆瑞团长说:“儿童评委代表了儿童的呼声,很特殊,很有意义,为中国争了气,为代表团撑了腰,感到十分光彩。”1993年,我们推荐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王君正导演的《天堂回信》参赛,这部围绕着爷孙两代深情关爱,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童真童趣、聚焦于日常平凡生活中点点滴滴温馨的小故事,再一次征服了德国小观众,并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的第16届儿童电影节国际儿童青少年电影中心奖。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儿童电影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新中国成立50周年,少儿学会决定此时到美国举办电影展,得到美国太平洋彩虹有限公司的全力赞助和支持。我和学会会长陈锦俶、北影导演王君正三人组团前往美国休斯敦举办影展。影展开幕式安排在莱斯大学媒体中心,活动现场放映了《鹤童》,数百名孩子、家长和来宾兴致勃勃地观赏了这部表现我国扎龙自然保护区小学生爱护仙鹤的影片。

优秀的儿童片是“造就我们的接班人”重要的艺术教材。截至2019年,童影厂已拍摄了132部影片,其中59部获国内外143个奖项,说明童影厂对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肩负着重要使命,童影厂把优秀儿童片推介到世界各国,1989年始,还在北京及祖国各地举办过13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余部影片来参赛参展,为中国编导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又开阔了小观众的视野。童影厂为儿童影片编导人员交流、学习,悉心培养年青的儿童影视人员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和家园,收集、整理了许多珍贵影片资料,编辑出版了《中国儿童电影80年》《百年多姿多彩的银幕形象》《中国儿童电影编年记事(1922—2011)》等具有历史价值的书籍。

由此不难看出,童影厂是推动中国儿童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基地,也成为儿童电影工作者可信赖和依托的精神家园,她的历史值得我们铭记。

(作者系文学编辑、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原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