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字著作权保护 《创作之伞》专题讲座在重庆沙坪坝区举行
7月10日,由重庆市文联主办,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作协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以下简称《创作之伞》)专题讲座在新华书店沙坪坝书城举行。讲座由沙坪坝区作协主席刘清泉主持,沙坪坝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石芸,重庆出版社社科分社社长秦琥先后热情致辞。沙坪坝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凌孟华,沙坪坝区各文艺家协会,沙坪坝、九龙坡区作协会员以及文学爱好者共100 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创作之伞》由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燕燕和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洪波合著,是国内首部聚焦文字著作权保护的长篇报告文学。该书以著作权法的诞生、修订和最新版出台的背后故事为主线,以作家们所经历的鲜活的版权故事、经典案例为副线,用文学形式“普法”,旨在提高广大创作者和社会公众的版权意识,以及全社会对创作者版权的重视。
石芸在致辞时表示,文字著作权的保护如同一把坚固的大伞,为广大创作者遮风挡雨,捍卫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结晶。保护文字著作权,既是对知识的崇高敬意,也是对创新精神的有力激励,更是对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推动。通过此次专题讲座,期望能加深大家对文字著作权保护的理解和重视,培育尊重知识、尊重创作的风气和氛围。同时,也期待引发大家对完善著作权保护制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很多时候,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悄然“使用”,是因为他们在热心读者的反馈中偶然得到线索。几年前的聚会上,一名初中女孩慕名与作家李燕燕交谈,称在语文试卷上看到了她的文章,而李燕燕对此毫不知情。讲座中,李燕燕首先抛砖引玉,讲述了《创作之伞》诞生背后的故事。她提到自己的小散文作品上了教辅却不知情,在庆幸作品被更多人看到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被侵权了。李燕燕进一步在网上搜索后,发现自己的散文《周子古镇》出现在多部中学教辅材料中,还经多个网站转载,有的未注明出处,有的甚至没有作者署名。也是从那时起,李燕燕开始关注著作权法。此后几年,她目睹和听闻了许多与著作权相关的故事,萌生了写一部相关报告文学的想法。2021年6月1日,第三次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正式实施之际,李燕燕的想法得到了时任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的支持,两人开启了这部特殊报告文学的创作历程。今年3月,长篇报告文学《创作之伞——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纪事》正式出版。
张洪波则从“文学艺术家版权维权与合同实务”主题入手,结合多年经手的维权案例,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为现场观众进行“普法”宣传,让大家明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维权。张洪波在实务中体会到作家面临的诸多困惑,如教辅书汇编侵权、违法网络转载、知识资源平台侵权等传统问题仍困扰着作家群体。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侵权问题给作家带来新烦恼,一些人工智能语料库、数据投喂和大模型训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文章、图书,却未获得作者授权。《创作之伞》问世后,张洪波收到许多作家的反馈。他希望每位作家都能意识到,面对违法侵权行为要有胆量,不应退却让步。
他表示,《创作之伞》展示了作者、权利人、权利人组织主动参与国家版权法制建设的成果,以及国家版权法治建设的成就,更关键的是展现了版权的价值、力量和魅力。他期待更多作家明白版权保护的意义,也希望更多人用与版权工作相关的故事,推动版权强国建设更上新台阶。
在现场互动环节,袁野、柏林、李怡伶等作家、文学爱好者纷纷踊跃提问,表达创作中遇到的难题。例如,“作为一名初入文学的学习者,如何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作品被转载侵权呢?”“在做口述历史时,不少受访者想要一定的报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张洪波与李燕燕一一解答,给出建议:“可以多上网搜索,多逛书店,主动去发现作品是否被转载侵权。”“除经费支持和访谈时间费用协调外,也可在采访前做好是否付费的协调沟通工作,避免后续纠纷的发生……”
讲座结束后,九龙坡作协副主席蒋艳表示听了讲座后收获满满。她表示,在法制越来越完善的大时代背景下,此次讲座增强了大家的版权维权意识,让创作者们能更放心、更放松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