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粤沪携手并进,共绘文学蓝图 ——上海市作协莅粤调研座谈会在广东文学馆召开
来源:广东作协(微信公众号) | 蔡浩铨 钟如家  2024年07月19日07:58

2024年7月16日,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一行12人来粤,对文学工作、文学场馆建设运营和文学事业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

座谈会现场

7月16日下午15时,上海市作协莅粤调研座谈会在广东文学馆5楼会议室举行。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陈昆,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苏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发改处二级巡视员黄建富,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等领导,以及上海市作协研究室主任杨斌华、组织人事室主任胡斌,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等双方作协有关部门、杂志社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陈昆主持。

张培忠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上海市作协一行莅临广东全面指导、传经送宝,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文学盛会,也是粤沪两地作协开启合作共赢的一次重要契机。随后,张培忠介绍广东作协的有关工作和广东文学事业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广东作协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在一系列工作上精准发力:一是坚定“一条道路”。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度践行人民文学理念,走高扬人民性、为人民服务的文学发展道路。二是把握“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团结引领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第二个是多管齐下打造精品力作。组织作家进行深扎创作,打造“新版《人世间》”,大力扶持重点选题创作。自2019年以来,广东作家创作出版图书2000多部,扶持重点选题作品137部,一大批精品力作在全国文学界产生良好反响。三是打造“三支队伍”。打造各文学门类30名主力军方阵,打造青年作家百人方阵,邀请全国名家名刊名编对青年作家进行结对指导等,建好文学创作队伍。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创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实施签约文学评论家制度,编纂《广东文学通史》《广东省作家协会志(1953—2023)》《广东文学蓝皮书》等,加强文学研究队伍建设。通过抓理论武装、抓岗位练兵、抓业务提升、抓党性锤炼、抓纪律约束,建好文学服务队伍。四是推进“四项改革”。在《作品》杂志社基础上,组建广东文学馆(广东文学院、《作品》杂志社)。推进文学创作专业职称评审实现“三个突破”:即非会员作家、网络作家也能申报,高级职称实现破格申报。推动基层作协改革,努力解决基层文学组织“三无”(无编制、无经费、无办公场地)、“四不”(重视不够、体制不顺、基础不牢、能力不强)问题。围绕影响文学事业发展的问题,努力探索实践。五是全面推进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全力建设广东文学馆,于今年5月1日正式开馆运营,至今共有14万多名游客参观。开馆以来,组织“鹅潭夜话”系列直播活动、话剧《先生来了》演出、“大湾风流”音乐诗会等,受到好评。提供高水平文学供给,组建文学志愿服务总队和15个分队,带动指导全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学志愿活动,影响广泛。

马文运对广东省作协近年来在推动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服务以及文学馆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他介绍了上海市作协的发展历程和文学工作情况。一是加强重点文学创作扶持。近年来,上海市作协在“红色起点”纪实文学创作工程、“新时代都市现实题材创作”工程、现实题材重点创作项目(网络文学)、文学作品影视戏剧转化等方面重点发力,涌现出《七月热风:上海1921》《人间清白》《千里江山图》《恋殇》《长河千帆过——中华文化思想源流》《关键路径》等优秀作品,《繁花》《城中之城》《心居》等作品的影视化呈现广受好评。二是加大青年作家评论家扶持力度。组织青年文学创作讲习班、青年评论家高级研修班,召开青年作家创作大会,出版青年文学评论文集等,推动青年作家创作。三是助推长三角地区文学事业协同发展。成立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组织系列主题创作实践活动、长三角青年作家创作大会等,加强各省市作家的交流互鉴。四是加强文学品牌建设。组织上海国际文学周,打响上海文学品牌的金字招牌。主办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实施“上海写作计划”,加强国际文学交流,打造国际文学交流中心。五是积极推动上海文学馆建设。目前,正在推进上海文学馆展陈设计、落实机构编制等工作。

会上,与会双方还对文学馆建设运营、基层和跨区域文学组织建设、作家帮扶、会员管理、文学创作职称评审等问题作了深入地沟通交流。座谈会后,马文运代表上海市作协向广东省作协赠送书籍。

7月16日上午,上海市作协一行赴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东文学馆、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参观调研,详细了解广东文学馆建设施工、展陈设计布展和开馆运营等情况。

7月17日,上海市作协一行赴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深圳美术馆(新馆)参观调研。